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对推进我市粮食生产合作化发展的几点建议

栏目:调研报告发布:2012-07-24浏览:2432下载127次收藏

我市地处湘中南部,土地总面积15303平方公里,境内辖五县两市五区,183个乡镇,4881个行政村,农业人口569.57万,耕地面积567万亩,其中水田464万亩,旱土104万亩。2011年粮食播种面积823万亩,总产323.5万吨,其中水稻生产面积736.9万亩,总产302.3万吨。粮食总产位居全省前列,是我省重要的农业大市、产粮大市。其中衡阳县、稀南县、衡东县、衡山县、祁东县、常宁市、耒阳市7个县市均为全国产粮大县。  

一、我市粮食生产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  

(一)数量不断增加。至2011年,全市粮食生产合作社96个,比2009年末的54个增加42个,增78%。衡南县泉湖、东冠农技农机合作;大广整村成建制机械化作业流转;衡阳县安邦公司化运作茧自缚;耒阳洲陂以组为单位分区流转;衡山拓塘整村统一作业分户管理;衡东、祁东、常宁县乡村组干部及农技农机人员流转水田等大户、合作组织、公司化运作种植模式发展迅速。据2012年初步统计,全市共流转水田159.6万亩,占水田面积的35%。全市30亩以上大户和合作组织12059个,共流转水田97.5万亩,占全市水田面积的21.3%。  

(二)链条不断延长。粮食生产合作化组织,功能在扩展,链条在延长,从以前单纯的机耕机收已经发展到机插机防,从农资配送、采购、技术服务发展到粮食生产、加工、销售等,如安邦公司,通过与金鲲米业、现代米业、角山米业等粮食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在台源镇基地种植1.1万亩,金兰种植1.2万亩优质稻,延长了从农资到粮食生产、加工、销售的产业链条。  

(三)主体呈现多元。全市粮食生产合作组织的创办主体日益多元,从开始起步时的大户带动到站所创办,目前已形成企业老板、村两委、站所职工、乡镇干部、龙头企业等多元化创办主体的发展态势。  

   (四)发挥作用巨大。一是推动了规模经营。在粮食合作组织的带动下,种粮大户不断增多,土地流转不断加快,推动了粮食生产的规模经营。如衡南县28家农机专业合作社承租面积达到6.8万亩,开展的社会化服务达到21.3万亩,代管面积达到8万亩;西渡镇梅花村富农优质稻种植合作社法人代表刘准2010年流转土地1000亩,2011年流转土地达到5019亩。二是减轻了劳动强度。由于合作组织实行农业机械化操作,减轻了种粮的劳动强度。人工种田,一天最多插秧1亩,收割0.7亩,而通过合作组织的规模经营,高速插秧机一天可作业40亩,大型收割机一天可作业40亩以上,极大地减轻了农户的劳动强度,有利于农村劳动力转移至二、三产业。三是提高了种粮效益。随着粮食合作化的发展和机械化的应用,提高了生产效率和复种指数。通过全程机械化操作,每亩机耕、机种、机收、统防统治成本在320元左右,比人工作业成本减少150-180元。四是促进了生产方式转变。从粮食生产合作化的发展实践来看,凡是有粮食生产合作社的地方,粮食生产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应用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高,双季稻生产面积大。如衡南县三塘镇大广村的双季稻种植面积达88%,机械化率达92%,全村合作农户率达95%。同时由于合作社全面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机械统防统治,不仅转变了粮食生产方式,还减少了化肥用量,降低了农田有毒物质。五是优化了服务平台。粮食生产合作组织的兴起,给乡镇农口站所发展和转变服务职能创造全新的平台。衡南县泉湖镇农技站和农机站,通过牵头创办合作社,积极探索服务“三农”的有效方式,对农户开展统一农机作业服务,农技、农机站站员包2—3个村,联3—4户种粮大户,统一实行机耕、机插、机收、病虫害防治,提供全程机械化服务近9000亩,并带动了县市农业局、农机局、经管干部深入基层、深入合作社面对面服务,促进了工作作风的转变。  

二、主要工作  

(一)抓调查研究,提出建议。近年来,农业部门结合市“十万干部百乡千村万户大走访”等活动,深入乡镇村组和农户,调查研究土地流转等情况,针对土地流转存在的瓶颈问题,及时提出建议和解决方案,有力促进粮食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如针对耒阳市洲陂乡在“留好口粮田分区流转大户种植”的整组土地流转时部分农民担心由大户种植后,为了便于机械化操作,改变原有水田形状,而提出由相关部门把现有水田绘制成图,承包期满后恢复原有水田形状的解决方案,从而理顺了相关矛盾,促进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  

(二)抓政府引导,激发活力。各级政府积极引导,鼓励粮食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充分调动干部,农民领办创办粮食专业合作社积极性。一是创新了服务模式。目前主要发展了三种服务模式。承租经营,针对无耕作能力,劳动力外出务工短缺及无种植意愿的农户,合作社与之签订租赁合同;有偿服务,主要是开展订单作业,对水稻耕、种、收、病虫害统防统治实行全程机械化作业,收取适当的费用;委托代管,主要由农户负责种子、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合作社负责技术指导田间管理和机械作业。二是创新合作模式。站所领办模式。如衡南县的泉湖农技农机合作社和东冠农技农机合作社。村两委牵头模式。如大广模式,该合作社由村两委牵头,实行本村农机大户带机入户,成立大兴农机农技专业合作社,本村作业服务以保本为主,跨区作业以盈利为主。大户带动模式:如衡阳县西渡镇梅花村的种粮大户刘准,易商从农后在本村带动创办了梅花村农机合作社。干部带办模式:如衡阳县演陂镇分管农业的副镇长李朝辉为破解粮食生产难题,联合农技站长创办了粮食生产合作社。祁东县实行“三项保留、三项优先、三项特奖”鼓励农技农机人员领办粮食生产专业合作社。2012年,有39名农技农机干部参与其中。公司创办模式:如衡阳县的湖南安邦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参与成立的衡阳县安农优质稻专业合作社和衡东长江雨米业有限公司参与成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对推进我市粮食生产合作化发展的几点建议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