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机制 破解企业用工难题
创新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机制 破解企业用工难题
张硕辅书记在中共xx市第四次代表大会上指出,今后五年“承接对接全方位推进,成为全省对外开放排头兵、产业承接样板区、对接东盟桥头堡”。实现上述目标,除了要破解制约工业企业发展的土地、资金、能源资源等瓶颈外,加快培养企业需要的高素质技能人才十分关键。
一、我市在企业用工、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上存在的问题
一是企业“招工难”、“用工荒”现象逐渐显现。近年来,我市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一大批工业企业落户xx,带动了我市劳动力需求持续快速增长,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出现的“招工难”、“用工荒”现象在我市也逐渐显现,部分企业缺工现象比较严重,全市规模工业企业用工缺口在3万人以上,已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重大问题。据调查,按现有的设备和生产能力,xx承阳针织有限公司现有员工1366人,缺工400人,xx卓华服装有限公司现有员工205人,缺工500人,奕坚鞋业现有员工296人,缺工250人,锦阳手袋厂现有员工120人,缺工180人,祥昱鞋业现有员工602人,缺工1400人,富弘鞋业现有员工426人,缺工550人。因“招工难”,导致企业开工不足,设备大量闲置,生产能力没有充分发挥,如承阳针织订单不得不外移到沿海生产,总部内迁计划一再延后。
二是大多数劳动者的文化程度偏低、技能水平不高。我市农村常年外出务工约130万人,农村富余劳动力约有58.9万人,劳动力资源富足,就业形势严峻。人社部门今年上半年对全市2309名劳动者抽样调查显示: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1070人,占46%、高中985人,占42%、大专及以上254人,占12%;初级技能及以下1830人,占79%、中级技能407人,占17%、高级技能及以上72人,占4%。截止2011年4月底,全市各县区缺工企业513家,动态性缺工49780人,其中:普工39500人,技工9200人。企业反映,求职的人不少,但符合要求的不多,如工种专业不对口、文化程度太低、技能等级太低。我市绝大多数企业属劳动密集型和外向加工型企业,企业需求的是熟练工人、技术工人、管理人才,而我们大多数劳动者的文化程度、技能水平等各方面素质都不高,满足不了企业的需要。特别是随着经济结构调整、产业升级步伐的加快,我市在承接产业转移对接上要从生产低端产品为主向生产高端、高附加值产品转变,从承接劳动密集型为主向承接劳动、资金、技术密集型相结合的企业转变等等,企业将会需要更多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我市企业用工存在的问题值得高度重视,加强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培养和造就大批高素质劳动者,才能破解企业用工难
创新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机制 破解企业用工难题
本文2012-06-13 23:10:49发表“调研报告”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2106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