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对改善山区农民精神文化需求状况的建议

栏目:调研报告发布:2012-06-13浏览:2420下载158次收藏

对改善山区农民精神文化需求状况的建议


农村文化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民的物质生活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对精神文化生活有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近年来,基层党委、政府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发展活跃农村文化,满足农民精神文化需求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但与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全面小康农村的总体要求相比较,还存在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1、思想认识有偏差。部分乡镇领导对农民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思想认识存在偏差,往往“说的是大话,计划墙上挂,目标很伟大,就是执行没办法,不完成目标也不怕”。重经济发展,轻文化建设;重物质利益,轻社会效益;重上一级“一票否决”的工作,轻可做可不做的工作;重立竿见影的工作,轻见效甚微的工作,对农民文化需求的状况估计认识不足,认为农村文化工作没有搞头,没有甜头,更没有赚头,只是“搭头”,文化工作成了被人遗忘的角落。

2、农村文化阵地依然脆弱。由于区乡两级财政基本上是“吃饭”财政,中央关于“各级政府的文化投入不低于财政支出的1%”的规定无法落实到位,乡镇文化事业处于严重“贫血”状态,文化阵地依然还很脆弱。不少乡镇文化站名存实亡,一些乡镇电影院如水口山电影院早已拆除改为它用;农村图书馆廖廖无几,农家书屋形同虚设,村级文化活动室道路漫漫;大多数偏远农村只有小型卫星接收设备观看电视节目,收看到的电视频道极不清晰;曾经深受农民群众欢迎的农村广播由于种种原因,目前绝大多数没有安装,个别村广播虽然存在,但也基本上是“聋子的耳朵”。农民看书难、看戏难、听广播难、上网难等问题依然不同程度地存在。

3、乡镇文化专干不专。据调查,零陵区每个乡镇文化站有人员2-5名,但都没有从事专职的文化工作,大部分文化辅导员因待遇低,人心浮动,情绪低落,思想动荡不安,无法安心工作,有的长年在外打工,连一天文化工作都没有从事。更令人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对改善山区农民精神文化需求状况的建议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