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村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调研报告
某村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调研报告
某镇xx村共有3个社,315户,1458人;全村耕地面积1171亩,人均0.8亩,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400元。农村市场发育严重滞后,农产品商品率十分低下,产供销体系没有建立,资源配置无法优化;农村人口众多,农村教育水平极其低下,农村劳动力严重过剩。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居民贫富差距越来越大。为贯彻落实《万泉镇关于在全镇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的实施方案》文件精神,落实联村联户干部任务,是达到宣传政策、反映民意、促进发展、脱贫致富的目的。
一、基本情况
1、全村基本情况
近年来,在镇党委的科学领导下,村党支部主动适应新形势下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需要,积极实施“党委抓基地,支部加协会”的模式,发挥镇党委统的功能,把产业基地建起来,然后由村支部搭台,把产业协会办起来,产业协会把农户连起来,激活了农村党建工作思路,兴了产业,富了群众。xx村的蔬菜基地始建于1998年,当时在镇党委的积极倡导和大力支持下,由6名党员干部带头,在该村修建日光温室和搭建塑料大棚,开始搞蔬菜的种植和贩运,经过多年的发展,至目前,基地共有日光温室130幢占地180亩,塑料大棚610个占地380亩,种植各种露天蔬菜540亩。今年镇上共投资17.9万元,协调土地兑换、园地平整、道路通畅、农电到园,全村新增蔬菜大棚110个占地80亩,其中集中连片建成40个占地30亩。蔬菜品种主要有黄瓜、西红柿、番茄、辣椒、大葱、萝卜和各种瓜果。
2、全村贫困户基本情况
xx村贫困户有583户,贫困发生率高达40%。造成贫困的原因一是全村共有耕地面积1171亩,平均每人0.8亩,因为xx村的客观情况限制了全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缺少劳动力、缺少资金、缺少技术等一系列原因不同程度的摆在村民的眼前,2011年雪上加霜的是全村遭受到水灾、冰雹、干旱的灾害,村民的种植信心倍受打击,种植面积一度减少。正在复苏的经济发展停滞不前。我们必须看到,“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必须把握节奏,有计划、有重点、有步骤,分期分批进行,保持工作连续性,一步一个脚印,为基层解决实际问题,帮群众脱贫致富,否则就成了“应景之作”。
存在的主要问题:农民致富难。相当一部分村民由于缺乏资金和没有技术特长,只能是望富兴叹。水利设施薄弱。部分农田灌溉困难。村小学需加以改造。校舍破旧且面积小,课桌椅也很破烂,教学设备奇缺,教师办公条件也差。部分农户因病致穷,生活困难。在调查中发现,病、残是导致困难户贫困的主要原因,生病无钱医治的困难户在该村有一部分。虽然农民享受到了“新农医合”等医疗待遇,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看
某村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调研报告
本文2012-04-19 20:52:36发表“调研报告”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2075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