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关于我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的调查与思考

栏目:调研报告发布:2012-03-01浏览:2717下载251次收藏

    我市于2010年2月份组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将各职能部门分散管理的建设工程招投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产权交易、政府采购等公共资源交易统一纳入该中心,按照政府引导、市场公开、规范运作的原则,对交易进行全程统一监督和管理。该中心的成立,是市委、市政府进一步加强公共资源交易管理,从源头预防和治理公共资源交易领域腐败的一项重大改革。这一改革力度大、涉及面广、触及热点难点多,备受社会各界关注。该中心成立一年多来,共完成进场交易项目1015个,成交总额67.39亿元,增收节支9.97亿元。

  一、基本做法

  (一)实行监、管、办三权分离,夯实长效治理的体制基础。过去,建设工程招投标、政府采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国有产权出让等交易分属不同的职能部门管理,各部门规则不一,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特别是少数代理公司暗箱操作,使得投标人报名渠道不畅,对围标、串标的投诉时有发生。在此背景下,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应运而生。我市在综合考量、反复权衡之下,参照省内外公共资源交易机构的运作模式和经验,结合我市实际,实行了具有xx特色的“三权分离”模式,成立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委员会,由市长兼任管理委员会主任,行使重大管理决策权,下设监督、管理、办事三个机构。市纪委监察局专门设立公共资源中心监察室,对公共资源交易全过程进行监督,查处违纪违法行为;相关职能部门行使管理权,履行本行业相关竞标交易活动的执法监督职能;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是具体办事机构,履行交易的组织和服务职责。交易中心的设立,将各行业主管部门的招投标和交易活动从原主管部门剥离出来,实现了监、管、办三权分离和交易场所、信息服务、交易规则、运行程序、专家评委库“五统一”,构建起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机构和运行机制,为交易中心实现阳光操作、高效运行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实施精细化管理,确保公共资源交易规范运行。在交易业务上,该中心进一步修订和完善了各项业务流程和操作规程,初步建立了以项目分级分类管理、业务质量考核、业务监督体系、对标研究、调查研究和流程+表单为核心的“六位一体”制度体系。在关键环节上,突出加强了对评标专家的管理。评标专家对评标质量具有决定性的影响。为此,该中心建立了评审专家自动抽取语音通知系统,并采用密码纸打印,使投标人无法在正式评标前知晓评标专家名单。对评标活动进行封闭管理,专家一旦进入交易现场,在投标结束之前都不再进出。进一步规范了评标专家管理制度,建立了专家的约束、退出机制,对评标专家实施一标一评、动态管理、定期考评。在交易现场上,建立了一整套电子管理和监察系统,建立了视音频监控系统,对所有开评标、拍卖、谈判等交易现场活动进行全过程监控,并全程录像。在信息发布上,初步构建了“法定媒体+网络媒体+信息库”三者并行的信息发布渠道,进一步扩大了交易信息覆盖面,吸引更多的市场主体参与交易,实现了交易效益最大化。如备受注目的国际太极拳文化交流中心暨全民健身中心体育场工程施工项目,在中国采购与招标网等信息平台上发布信息后,有效引入竞争机制,经过一系列公正透明规范的评审程序,最终以2.65亿元的价格中标,比招标控制价3.01亿元降低了3600万元。

  (三)坚持服务创新,确保公共资源交易高效运作。降低交易成本,提高市场效率,始终是资源交易市场不变的定律。遵循这样的定律,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不断创新服务方式,拓展服务领域。一是创新交易模式。该中心敢于先行先试,在全省首家利用互联网竞价对实物资产进行公开处置。今年4月26日,该中心通过网络竞价交易平台对24个标的物进行公开竞价,平均溢价率115%,最高溢价率达444%,打破了我市实物资产增值的最高记录。二是拓展进场交易项目。除中心建立之初的四大类交易项目外,该中心还不断拓展交易内容和交易品种,开展了土地整理、司法涉讼资产全面进场交易,启动了排污权交易试点工作。目前,该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关于我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的调查与思考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