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事干部下基层送政策、送温暖、送服务典型材料
某事干部下基层送政策、送温暖、送服务典型材料
根据中央开展创先争优活动要求和省委“十万干部下基层,排忧解难促和谐”活动部署,从2010年12月开始,xx从市、县、乡三级选派干部23690名,组建19个工作团、4646个工作组,深入全市18个县(市、区)和xx经济技术开发区、290个乡镇(街道)、3751个村(社区)和895家规模以上非公有制企业,深入开展“送政策、送温暖、送服务”工作,提升了群众工作科学化水平,促进了经济社会加快发展、转型发展。
一、开展“送政策、送温暖、送服务”工作的初衷
“送政策、送温暖、送服务”工作一头连着千家万户,一头连着各级干部。其主要内容:一是送政策。将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计划生育、新农合、山林权益、证件办理等各项政策汇编成《政策法规简明问答读本》,免费送到各家各户,引导帮助群众了解政策、运用政策,合理合法地表达诉求。二是送温暖。将五保户、困难党员、上访户、贫困户等作为重点对象,组织干部与之结对帮扶,帮助解决就业、就医、就学、住房、发展产业等实际问题。三是送服务。整合单位资源,发挥干部自身优势,做好“六服务”,即服务农村发展,服务就业创业,服务社会和谐,服务社区建设,服务企业经营,服务组织建设。“送政策、送温暖、送服务”工作内容既涵盖物质层面,又涵盖精神层面;既立足当前,又着眼长远;既坚持为群众谋福祉,又注重夯实基层基础,构成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
xx之所以开展“送政策、送温暖、送服务”工作,主要源自三个方面的考虑:一是新形势下做好群众工作需要有效抓手。受市场经济快速发展、改革开放纵深推进、人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群众民主意识不断增强等影响,群众工作出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如,一些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群众观念淡薄、宗旨意识不强;有的地方工作条件好了、路宽了、通讯发达了,群众见干部却更难了,导致上情下不去、下情上不来,出现“信息时代信息不通畅”的现象,等等。这些对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推动xx科学发展提出了新挑战,必须有效应对。二是深化创先争优活动需要有效抓手。党组织和党员的先进性是具体的,党的执政理念应当通过具体的实现形式和实实在在的工作来体现。否则,理念再好也难落实。xx应勇于担当、大胆探索,找到符合xx实际的活动载体。三是传承弘扬苏区优良传统需要有效抓手。xx是苏区精神发源地,曾孕育了以“密切联系群众、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为核心的苏区干部好作风,当年“有盐同咸、无盐同淡”的干群鱼水关系深植于干部和群众心里。传承弘扬苏区优良传统,需要合适的载体推进、展现。基于这些考虑,市委经过调查研究,作出了开展“送政策、送温暖、送服务”工作的决定。
二、开展“送政策、送温暖、送服务”工作的主要做法
市、县、乡成立工作领导小组,主要领导亲自抓、负总责、作表率,扎实推进“送政策、送温暖、送服务”工作深入开展。
1、派干部驻点包户。以县(市、区)为单位组建工作团,由市级领导任团长,县(市、区)委书记任常务副团长;向乡镇(街道)下派县级领导或副县级后备干部,担任乡镇(街道)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向村(社区、企业)下派工作组,由正科级干部任组长;每20户左右群众为一个单元,安排一名干部联系包扶,从而实现干部联系服务群众广覆盖、网络化。下派干部都是经过严格挑选的优秀干部,联系包扶对象以五保户、贫困户、困难党员、计生困难户、上访户等为重点。通过驻点包户,“送政策、送温暖、送服务”工作覆盖全市所有乡镇(街道)、行政村(社区)、规模以上企业,覆盖农户1711491户、城市居民46437户、企业职工35800户。有些县(市)把干部驻点包户与大学生村官“包组联户”、基层党员“定区联户”结合起来,进一步扩大工作覆盖面。
2、帮群众排忧解难。下派干部经常上门走访群众,摸清包扶对象的家庭情况、收入状况、愿望诉求等,广泛收集民情民意,及时记入《民情日记》,汇集建立“民情台账”。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能当场解决的现场解决;不能当场解决的,由村、乡、县、市逐级上报,做到分级负责、归口管理、限期解决、责任到人,确保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已经解决的问题在“民情台账”上及时销号,没有解决的专项督办。到目前为止,全市下派干部共建“民情台账”24072本,涉及有关基础设施、就业创业、产业发展、危旧房改造等问题12.86万个,现已销号12.65万个,销号率达98.4%。
3、建机制推进促动。一是强责任。明确各工作团长、各领导小组组长、各工作组长为第一责任人,要求定期研究问题,强化责任落实。二是重指导。各领导小组通过召开流动现场会、选树典型深入一线宣讲等,指导面上的工作。各工作组通过召开每周例会、定期汇报会、专题座谈会等,指导下派干部抓好工作。三是抓考评。坚持工作组每月考评、乡镇(街道)领导小组每季考评、县(市、区)工作团每年考评,进行排名通报,好的表彰,差的批评。宁都县工作团围绕抓好信访工作,坚持“一月一重点、一季一主题”,成功脱掉了全省信访工作重点管理县帽子。信丰县乡镇领导小组坚持“一事一表”上报、“一会三单”(即交办会,交办单、承诺单、整改单)办结机制,确保群众反映的问题及时得到解决。南康市家具产业工作组建立“入企听诉”机制,优化了家具产业发展环境。
4、让群众监督评议。下派干部向包扶群众发放联系牌、连心卡,将各自承诺事项、工作措施、完成时限在报刊、电视、网站、党务公开栏等进行公示,接受群众监督。驻点包户年度工作任务完成后,下派干部向当地群众述职,接受满意度测评。对群众评议满意率低于60%的,给予批评并要求限期整改。提拔重用下派干部时,到其联系包扶点进行考察,组织群众民主推荐和满意度测评。宁都县湛田乡古富村农民宋学福说:“没想到提拔干部还要听我们的意见,这票我一定要投好。”
5、对干部明察暗访。制定严格的请销假制度,要求下派干部平时坚守在点上,吃住在农家,节假日轮休,一般不请假。推行市领导随机督查、市县“送政策、送温暖、送服务”工作督查组明查暗访、新闻媒体跟踪曝光、群众监督举报等制度,对下派干部到岗到位、联系服务群众等情况开展督查。省委常委、市
某事干部下基层送政策、送温暖、送服务典型材料
本文2012-02-14 17:00:12发表“经验信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2049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