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县2011年度总结表彰暨2012年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在全县2011年度总结表彰暨2012年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春节刚过,县委、县政府就组织召开全县2011年度总结表彰暨2012年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会议,充分体现了这次会议的重要性。借此机会,我首先代表县“四大家”领导班子向大家拜个晚年,祝同志们新春愉快,工作顺利,阖家安康!向受表彰的先进单位和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奋战在全县各条战线上的广大干部群众致以诚挚的问候!
今天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全面总结2011年经济社会工作,贯彻落实中央及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安排部署今年的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动员全县上下倍增信心、再鼓干劲、不畏艰难、奋勇赶超,努力开创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稍后,陈书记还要作重要讲话,请大家认真领会,抓好落实。下面,根据会议安排,我讲四点意见。
一、总结工作,肯定成绩,切实增强发展信心
2011年是我县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深入实施“农业稳县、工业强县、旅游活县”发展战略,抢先机、争政策,夯基础、谋发展,全面完成了年初制定的各项目标任务,获得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单位”,全省“‘三农’发展先进县”、“法制宣传教育和法治建设先进县”、“湖北省平安县”等系列荣誉。
经济指标大幅提升。2011年,全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20.9亿元,同比增长15%;规模工业总产值167.1亿元,同比增长60.6%;规模工业增加值47.35亿元,同比增长26%;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61亿元,同比增长56.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08.53亿元,同比增长38.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9.04亿元,同比增长16.96%;外贸出口2.59亿美元,同比增长25%,各项经济指标增幅均高于年初计划。
工业经济快速壮大。市场主体迅速成长,大力实施“市场主体倍增工程”和“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市场主体新增4931户,累计达2.95万户;成功申报“成长工程”企业39家,全县2000万元以上规模工业企业达到158家;外贸出口主体进一步发展,出口企业总数达到23家,年出口过1000万美元的达9家。园区经济发展加快,县经济开发区累计引进项目26个,开工建设16个,建成投产9个,新增投资17.7亿元,实现工业总产值12.33亿元。闽商石材工业园新增规模企业4家,新增投资6.4亿元,实现工业总产值23亿元。镇(场)特色工业园已达12个,新增入园企业39家,新增投资7.8亿元。支柱产业支撑明显,农产品深加工、专用汽车及零部件、石材加工、纺织服饰等产业集群快速成长,四大支柱产业实现产值148.23亿元,同比增长60.94%,对规模工业总产值的贡献率达到88.70%。品牌战略深入推进,累计创建省著名商标8件、市知名商标11件,裕国菇业“大洪山牌精制干香菇”被列入湖北名牌产品系列。
农业地位不断巩固。深入开展“三万”活动,全力抗旱保收,粮食产量实现“八连增”,唐县镇马铃薯再创全省千亩连片单产最高纪录。以荒山和低产林改造为重点,木本油料林和菇耳林两个5万亩基地建设快速推进;以巩固基础设施为重点,完成天河口、青林、龙脉等9座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同时完成了2010年3.8万亩国家小农水和现代农业省级小农水项目建设,项目区基本达到“旱能灌、涝能排、渠相连、路相通”的标准。大力推行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种植、小区化养殖,不断壮大十大特色农业板块基地,品种结构更加优化。通过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带动和发展订单农业,农产品生产基地与大型企业、连锁超市有效对接,农民增收效果明显。深入实施农产品加工“四个一批”工程,创建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家,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3家,累计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435户,农产品出口创汇2.43亿美元。加大“三品一标”创建力度,创建国家级有机农产品1件、绿色食品12件、省级无公害农产品13件,云峰山**州芽茶、洪山三黄鸡成功申报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唐县镇(马铃薯种植)被评为省农业标准化示范乡镇,全县农产品品质进一步提升。
旅游发展势头强劲。充分发挥生态、文化优势,发展旅游产业,全年接待游客329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24.6亿元,旅游经济增长速度明显加快。炎帝神农故里风景区启动三期工程建设,成功举办了辛卯年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和2011年炎帝文化庙会,炎帝文化品牌的影响力进一步提升。玉龙温泉汽车越野拉力赛场、大洪山火山地质公园景区综合楼、西游记漂流、明玉珍故里纪念园、桐柏山太白顶许畈门等景点景观和配套建筑相继建成,旅游景区基础设施和功能不断完善。创建省“旅游强县”工作高分值通过验收,炎帝神农故里风景区高票入选“2011灵秀湖北十大旅游名片”,玉龙温泉被评为湖北省服务业标准示范企业,旅游名镇、旅游名村、星级饭店、星级农家乐创建工作齐头并进。
项目建设强力推进。继续紧抓省、市对口帮扶的历史机遇,加大项目策划、包装申报和组织协调力度,共争取国家、省级项目334个,到位资金14.88亿元,实现了争取“资金、项目、政策”三重突破。成功争取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单位、千亿斤粮食产能规划项目县、全国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现代农业省级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等一批重大项目和县生活垃圾处理场、污水处理厂、农村电网改造、县人民医院、中医院、公检法司业务用房等一批基础性建设项目。积极探索承接产业转移新途径,狠抓招商引资和全民创业,全县完成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97.29亿元,其中民间投资达79.17亿元,民间投资逐步成为新增投资的主导力量。工业项目成为投资热点,“高大外新”项目不断增多,炎帝科技、天星粮油、锦程汽车、联飞翔等一大批过亿元、过5000万元项目相继建成投产,拉动工业经济快速发展。
城乡建设步伐加快。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新县城,着力推进行政中心综合办公楼、炎帝大道、烈山湖风光带、*县二桥、县直单位自建办公楼群、神农国际大酒店、拆迁还建安置房、行政中心路网、厉均公路等工程建设。以创建“楚天杯”为载体,着力实施“百镇千村”示范工程,扎实开展全国“文明村镇”及湖北省“特色镇”、“重点中心镇”、“文明镇”等创建工作,集镇基础设施不断加强,环境持续改善,功能不断完善。认真抓好“饮水、道路、沼气、环境”四项工作,改善农村生活条件,让农民喝上清洁水,走上干爽路,用上方便气,享受好环境。积极落实**南六镇31个村和**中沿316国道六镇(场)24个村及**北沿312国道、**小省道、牛程省道六镇21个村“新农村示范村”建设,打造了一批富裕新村、和谐新村、文明新村、宜居新村。
财税金融保障有力。科学制定预决算计划,量入为出,财政收入稳定增长,保工资、保运转目标顺利实现。积极争取上级补助收入和专项资金,科学调配财力,全年一般预算支出达7亿余元,确保了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家电汽摩下乡补贴等惠农资金顺利发放,小型水库除险加固、通村公路维修养护、丹江口移民安置土地整理、退耕还林等工程顺利实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养老、医保、低保和防灾减灾等工作顺利进行。继续创建省“a级金融信用县”,金融生态环境得到改善,顺利争取省农发行贷款4.4亿元。积极搭建政银企合作平台,为企业办理动产抵押贷款3亿元,办理股权出质登记融资5000余万元。以县城投公司为载体,融资7.5亿元,确保了县经济开发区和新城区基础设施建设顺利实施。
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坚持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全面完成“五五”普法工作。组织开展“利剑”系列专项行动,命案必破,黑恶必除,人民群众的安全感不断增强。整合执法资源,依法行使行政执法职能,确保市场秩序稳定。强化计划生育管理,开展打击“两非”案件专项行动,稳定低生育水平。加大污染物减排力度,保护农村生态环境,保障水源安全,全县环境质量稳步改善。大力推进土地综合整治和新农村建设,严格落实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坚守耕地红线,发展用地保障有力。在重点领域建立专业性矛盾纠纷调解委员会,建立健全“三级联调”机制,以安全防范为源头,完善情报信息网络,定期研判社会治安形势,加强应急处置工作,严格落实信访突出问题包保责任制,建立社会管理创新和维稳形势分析制度,确保了全县社会和谐稳定。
民生工程落到实处。做好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强化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工作,搭建就业服务平台,全年新增就业3452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7315人,就业局势基本稳定。五项保险新增参保人数2556人,征收社会保险费1.57亿元,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城乡低保对象由建县初的3.83万人增加到4.49万人,全年发放低保资金近5000万元和临时价格补贴资金330多万元。协调发展社会事业,扎实开展科普工作,推动科技创新和新技术产业化,科技工作实效不断提高。大力改善办学条件,优化教师队伍,规范办学行为,继续完善教育协作区工作机制,践行新教育,全县教育质量不断提高。继续推进县图书馆、镇(场)文化广场等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全力保护炎帝文化资源,科学管理文化市场,着力推进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完成镇(场)卫生院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全面实施基本药物制度,新农合参合率达到98%以上。改善生产条件,指导发展产业,移民后扶工作扎实有效。妇女儿童权益得到进一步保障,民族宗教、群团事业持续发展。
成绩令人鼓舞,这是全县上下辛勤努力的结果。但我们也要充分认识到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我县经济总量小、财力薄弱、发展不足的现状还没有根本转变;农业产业链不够完善,工业产品附加值较低;城镇化水平低,县城建设任务繁重;少数政府部门和公务人员思想解放不够、开放意识不强、服务不到位的问题还比较突出。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继续发扬“解放思想、实干兴县、艰苦创业、迎难而上”的*县精神,更加坚定发展信心,不断调整工作思路,切实创新方式方法,勇于破解发展难题,夺取新的更大的胜利。
二、明确任务,创新思路,突出抓好重点工作
今年是我县新一届政府开创工作新局面的起始年,抓好今年的工作,对于实现县一次党代会和县二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今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中央、省、市经济工作会议及县一次党代会、县二届人大一次会议精神,围绕打造“活力*县、魅力*县、和谐*县”的总体目标,加紧实施“农业稳县、工业强县、旅游活县”总体战略,以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型为主线,加快农业现代化、新型工业化、旅游产业化、城乡一体化进程,切实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发展社会事业,保障改善民生,统筹推进全县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为全面建设小康*县打下坚实的基础。
今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6%以上,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25%,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增长3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6%,外商直接投资增长25%,外贸出口增长2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1%,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0%,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以内,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1%,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下降2%和1%。
围绕今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要突出抓好以下八项重点工作:
(一)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壮大工业经济
完善工业发展平台。县经济开发区要加快实施二期道路建设和316国道扩改配套工程,启动新区3 平方公里基础设施和5公里园区道路建设,力争新引进3000万元以上项目10个,其中过亿元项目5个,新增投产项目8个,实现工业总产值15亿元、利税1.2亿元。闽商石材工业园要加快110千伏变电站项目建设,硬化园区道路,完善配套设施。各镇(场)工业园区要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精心引进一批经济实力强、市场前景好、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重大项目,着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改造提升传统产业。要按照“集群发展、壮大规模、提高效益”的思路,大力开展技术创新,推动特色农产品深加工、专用汽车及零部件、石材加工、纺织服饰四大支柱产业提档升级。加快发展粮食、食用菌、肉禽蛋等特色农产品深加工业,重点支持裕国菇业、联丰食品、耀兴大海、宝珠峰、天星粮油、炎帝科技等一批龙头企业提高精深加工水平。抢抓省部共建“专用汽车之都”机遇,推进专用汽车及零部件业实行技术革新与规模升级,增强与国内外知名企业的配套生产能力,带动产业整体实力提升。重点抓好中航工业动赢(*县)新能源专用车产业园、上汽集团湖北跃进工程车生产线等一批大项目,确保项目早日投产达效。推动石材加工业加大科技开发力度,由资源开采型向精深加工型转变,提高石材资源综合利用率,创建产品附
在全县2011年度总结表彰暨2012年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本文2012-02-14 16:46:45发表“指导讲话”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204898.html
- 2025 年《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考卷一.pdf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