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制企业的下岗失业党员管理工作亟待加强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企业改革的深入,企业改制已势在必行,极大部分企业党员和其他普通职工一样也遭遇下岗的考验。一方面,人们的思想复杂、情绪不稳、言语过激,极易诱发各种社会矛盾,影响企业改革和社会政治大局稳定;另一方面,企业改制后,党员到处流动,“口袋”党员、“无家”党员增多,如不及时加以规范管理,则会造成部分党员管理上“挂空”,削弱党组织的战斗力,影响党员队伍形象。为此,对这一问题要进行调研。
一、企业党员管理的现状
新凯原有党员总数1669名,改制后,聚利达公司除录用职工党员20人,还有内退职工党员254、离退休党员902人、流动党员493人(即已经与企业解除了劳动关系但党组织关系仍然在聚利达公司存续的党员)。经过公司党委近一年的大量艰苦工作,至今也只转走了一百多人,现在聚利达公司的这批组织关系存续的党员还有301名,公司党员总数1477名。
二、企业党员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分析这部分党员管理中存在着以下问题:一、组织关系迟迟不能转走;二、党费不能及时收齐;三、组织生活很难正常开展。
经调查这三方面问题的主观原因有,1.很多党员不愿意转组织关系,总觉得在企业多留一段好,对现在的党组织比较放心。2.一些党员由于人离开了企业而忽视了组织观念和及时交纳党费,也有的是因为收入减少生活困难而交的不积极。3.对于组织生活和象当前开展的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相当一部分党员不是很愿意参加,究其思想原因还是组织观念不强,不重视这些活动。客观原因有,1.组织关系无法转移,有的单位或中介机构还没有党组织。2.有的对方单位不愿意接收,包括社区党组织。3.这些党员到处打工,有一部分人很难通知到他们来交党费和参加组织生活。4.有些党员打工确实离不开,没时间。
三、加强企业党员规范管理的对策
(一)强化思想认识,明确责任要求,增强做好改制企业党建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一是要建立领导协调机构。市委、国资委和企业主管单位要成立由组织部牵头的改制企业党建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规划,统一部署,搞好协调和指导。企业党组织、有关街道党委要成立联合工作领导小组,具体抓改制企业党组织建设和党员的归口管理。二是要定期召开改制企业党建工作联席会议,及时研究和解决改制企业党组织接转过程中的新情况、新问题。三是要明确责任。组织部门要抓全盘协调,企业主管单位党组织、企业党组织和街道党组织要具体抓落实。
(二)健全党的组织,理顺隶属关系,及时做好党组织的撤并新建和党员的归口管理工作
一是撤并重建。如果党员人数多且居住地集中,必须撤消企业原有党组织,重新建立社区党支部或党总支,党的关系划归所在地乡镇街道党委管理。
二是改建或组建。对于改制存续企业,要根据改制后企业的规模、党员人数和工作需要,同步改建或新组建党组织。对于新建企业,原企业党员被新企业成批聘用的,新企业要建立党组织。。
三是整体划转。对于改制彻底的企业,如果原有党组织确实没有存在的必要,可根据属地原则,将党员整体划归所在地乡镇街道党委下辖的社区居委会或村党支部管辖。
(三)按照“属地”原则和“便于活动”原则及时转移党员组织关系
应在企业实施改制时,同步办理组织关系转移。党委要尽快将有关要求以书面通知或通告形式采取各种联系方式告知党员本人,并将落实情况作好登记。对于与党组织失去联系的党员或在外地工作的党员,应公告请本人与原党组织或国资委联系,办理党组织关系转移。下岗职工党员因外出务工不能及时返回的,可以委托家人或本支部其他同志办理组织关系转移手续。对逾期6个月不与原单位党组织取得联系,不转移组织关系,又不参加党组织活动的“三不”党员,作自动脱党处理,由党组织宣布。
(四)完善各项制度,严格组织生活,确保党员教育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第一,教育引导企业职工党员思想上做到“与时俱进”,勇于面对暂时的困难和挫折。改革的实行,会给一部分职工带来暂时的困难,但从根本上说,有利于经济发展,符合工人阶级的长远利益。党组织要帮助每一位企业职工党员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和奉献意识,切实加强自身的党性修养,带头支持改革,做一名新时期合格的共产党员。
第二,健全流动党员定期联系汇报制度。对长期外出且有固定住所或服务场所的流动党员,要督促他们及时转移党的组织关系。对那些下岗短期外出打零工、党组织关系无法转移的党员,要摸清联系地址、联系电话及联系方式,以便及时联系。对外出流动党员除了发放流动党员管理证外,还可采取签订责任状的形式进行管理。
第三,健全发展党员和党费收缴工作制度。对那些勇于创业、带头就业并有入党要求的下岗职工,要搞好培养教育,及时接纳符合条件的优秀职工入党。改制企业的党员,重新安排了工作的,要以工资为基数按比例交纳;对外出打工、有比较固定的月工资收入的,要按实际收入比例足额交纳党费;对流动性大、收入不固定的,可由自己申报或党组织根据实际情况估算后再定;对那些确实因下岗、贫病而找不到工作,没有什么收入的特困党员,可视同农村党员对待,按每月0.2或0.5元的标准收取。
第四,健全处置不合格党员工作制度。对长期不交党费、不参加组织生活、不向组织汇报自己的思想、工作情况,外出后不遵纪守法,甚至违法犯罪,确实丧失了一个共产党员的基本条件的党员,党支部大会应按党章有关规定给予劝退或除名的组织处置,并将处置结果及时上报上级党组织批准。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要注意工作方法,事先应通知本人,交流意见和思想,做好工作,限期改正。对诫勉无效、拒不履行党员义务的再进行从严处置。特别要注意做好处置后的思想工作,避免激化矛盾和造成不稳定的因素。
第五,要结合实际,积极开展各种组织活动,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改制企业的党员重新挂靠或改建的党组织,应根据党员的实际特点,积极探索党组织的活动内容,活动方式和工作方法。注意灵活多样,讲求实效,使他们广泛欢迎和接受这些活动,党组织要从思想上、政治上、工作上、生活上多关心他们。对一些党组织开展活动经费难以筹集的问题,要通过多种渠道加以解决,特别是对于我们这样的没有生产经营的企业党组织,可以把党员的党费大部分或全部作为活动经费返还给这些党组织,以解决活动经费不足的问题,在开展一些重大活动时国资委组织部可从党费中适当拨补一部分。
太原聚利达通用机械有限公司 张 凯
一、企业党员管理的现状
新凯原有党员总数1669名,改制后,聚利达公司除录用职工党员20人,还有内退职工党员254、离退休党员902人、流动党员493人(即已经与企业解除了劳动关系但党组织关系仍然在聚利达公司存续的党员)。经过公司党委近一年的大量艰苦工作,至今也只转走了一百多人,现在聚利达公司的这批组织关系存续的党员还有301名,公司党员总数1477名。
二、企业党员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分析这部分党员管理中存在着以下问题:一、组织关系迟迟不能转走;二、党费不能及时收齐;三、组织生活很难正常开展。
经调查这三方面问题的主观原因有,1.很多党员不愿意转组织关系,总觉得在企业多留一段好,对现在的党组织比较放心。2.一些党员由于人离开了企业而忽视了组织观念和及时交纳党费,也有的是因为收入减少生活困难而交的不积极。3.对于组织生活和象当前开展的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相当一部分党员不是很愿意参加,究其思想原因还是组织观念不强,不重视这些活动。客观原因有,1.组织关系无法转移,有的单位或中介机构还没有党组织。2.有的对方单位不愿意接收,包括社区党组织。3.这些党员到处打工,有一部分人很难通知到他们来交党费和参加组织生活。4.有些党员打工确实离不开,没时间。
三、加强企业党员规范管理的对策
(一)强化思想认识,明确责任要求,增强做好改制企业党建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一是要建立领导协调机构。市委、国资委和企业主管单位要成立由组织部牵头的改制企业党建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规划,统一部署,搞好协调和指导。企业党组织、有关街道党委要成立联合工作领导小组,具体抓改制企业党组织建设和党员的归口管理。二是要定期召开改制企业党建工作联席会议,及时研究和解决改制企业党组织接转过程中的新情况、新问题。三是要明确责任。组织部门要抓全盘协调,企业主管单位党组织、企业党组织和街道党组织要具体抓落实。
(二)健全党的组织,理顺隶属关系,及时做好党组织的撤并新建和党员的归口管理工作
一是撤并重建。如果党员人数多且居住地集中,必须撤消企业原有党组织,重新建立社区党支部或党总支,党的关系划归所在地乡镇街道党委管理。
二是改建或组建。对于改制存续企业,要根据改制后企业的规模、党员人数和工作需要,同步改建或新组建党组织。对于新建企业,原企业党员被新企业成批聘用的,新企业要建立党组织。。
三是整体划转。对于改制彻底的企业,如果原有党组织确实没有存在的必要,可根据属地原则,将党员整体划归所在地乡镇街道党委下辖的社区居委会或村党支部管辖。
(三)按照“属地”原则和“便于活动”原则及时转移党员组织关系
应在企业实施改制时,同步办理组织关系转移。党委要尽快将有关要求以书面通知或通告形式采取各种联系方式告知党员本人,并将落实情况作好登记。对于与党组织失去联系的党员或在外地工作的党员,应公告请本人与原党组织或国资委联系,办理党组织关系转移。下岗职工党员因外出务工不能及时返回的,可以委托家人或本支部其他同志办理组织关系转移手续。对逾期6个月不与原单位党组织取得联系,不转移组织关系,又不参加党组织活动的“三不”党员,作自动脱党处理,由党组织宣布。
(四)完善各项制度,严格组织生活,确保党员教育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第一,教育引导企业职工党员思想上做到“与时俱进”,勇于面对暂时的困难和挫折。改革的实行,会给一部分职工带来暂时的困难,但从根本上说,有利于经济发展,符合工人阶级的长远利益。党组织要帮助每一位企业职工党员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和奉献意识,切实加强自身的党性修养,带头支持改革,做一名新时期合格的共产党员。
第二,健全流动党员定期联系汇报制度。对长期外出且有固定住所或服务场所的流动党员,要督促他们及时转移党的组织关系。对那些下岗短期外出打零工、党组织关系无法转移的党员,要摸清联系地址、联系电话及联系方式,以便及时联系。对外出流动党员除了发放流动党员管理证外,还可采取签订责任状的形式进行管理。
第三,健全发展党员和党费收缴工作制度。对那些勇于创业、带头就业并有入党要求的下岗职工,要搞好培养教育,及时接纳符合条件的优秀职工入党。改制企业的党员,重新安排了工作的,要以工资为基数按比例交纳;对外出打工、有比较固定的月工资收入的,要按实际收入比例足额交纳党费;对流动性大、收入不固定的,可由自己申报或党组织根据实际情况估算后再定;对那些确实因下岗、贫病而找不到工作,没有什么收入的特困党员,可视同农村党员对待,按每月0.2或0.5元的标准收取。
第四,健全处置不合格党员工作制度。对长期不交党费、不参加组织生活、不向组织汇报自己的思想、工作情况,外出后不遵纪守法,甚至违法犯罪,确实丧失了一个共产党员的基本条件的党员,党支部大会应按党章有关规定给予劝退或除名的组织处置,并将处置结果及时上报上级党组织批准。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要注意工作方法,事先应通知本人,交流意见和思想,做好工作,限期改正。对诫勉无效、拒不履行党员义务的再进行从严处置。特别要注意做好处置后的思想工作,避免激化矛盾和造成不稳定的因素。
第五,要结合实际,积极开展各种组织活动,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改制企业的党员重新挂靠或改建的党组织,应根据党员的实际特点,积极探索党组织的活动内容,活动方式和工作方法。注意灵活多样,讲求实效,使他们广泛欢迎和接受这些活动,党组织要从思想上、政治上、工作上、生活上多关心他们。对一些党组织开展活动经费难以筹集的问题,要通过多种渠道加以解决,特别是对于我们这样的没有生产经营的企业党组织,可以把党员的党费大部分或全部作为活动经费返还给这些党组织,以解决活动经费不足的问题,在开展一些重大活动时国资委组织部可从党费中适当拨补一部分。
太原聚利达通用机械有限公司 张 凯
改制企业的下岗失业党员管理工作亟待加强
点击下载
本文2012-01-08 09:54:38发表“理论文章”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202654.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或者 注册
最新文档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