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南部县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对xx县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xx县委党校课题组
内容摘要:搞好新农村文化建设是解决“三农”问题的着力点,是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新型农民的必由之路,是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深入了解当前农村文化建设的状况,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措施,对于推进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健康稳定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 键 词:新农村 文化建设 思考
新农村文化建设是解决“三农”问题的着力点,是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的必由之路。农村文化发展可以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然而,农村是我国文化建设最薄弱的环节,农村文化建设是新农村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难点。笔者在农村调研中发现,很多地区的农村文化相当贫乏,与日益发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极不适应。因此,广大农民在经济“脱贫”的同时,也亟待文化“脱贫”。深入了解当前农村文化建设的状况,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措施,对于推进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健康稳定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我县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
xx县现有72个乡镇,2个街道办事处,1051个行政村,全县总人口131.2万,其中,农业人口108万,占全县人口的80%。近年来,在县委政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部署下,农村文化建设正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
(一)文化设施不断完善,阵地建设进一步巩固。文化设施是开展群众文化活动、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2000年以来,我县加大投资力度,不断完善各种农村文化设施。有线电视、有线广播“村村通”工程全面完成,“上传下达”信息通道实现全覆盖。乡镇综合文化站56个,图书室26个,行政村文化活动室305个,农家书屋747家,农民体育健身场所120个。乡镇广播站68个,广播通村率达到96.5%,有线电视覆盖率为97.5%。基本形成了以县属文化单位为龙头、乡镇文化中心(站)为枢纽、村级文化活动室为基础、个体文化经营户为补充的大文化网络,全县农村文化阵地得到了巩固和加强。逐步构建起了县、乡(镇)、村三级农村文化服务网络,为丰富农民文化生活提供了条件,为繁荣发展农村文化夯实了基础,为统筹城乡文化一体化创造了机会。
(二) 文化队伍初具规模,工作开展有了保证。经过近几年的努力,全县以县文体局,各乡镇文化中心为主体,基本形成了一批业务娴熟、基本稳定的基层文化队伍,为农村文化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保证。在重点抓好农村文化管理队伍、文艺创作队伍、群众业余文化队伍等三支队伍建设的同时,按照“业余自愿,自娱自乐,形式多样,健康有益,积极有为”的原则,大力加强农村文化队伍建设,力求形成一批特色优势明显、具有一定规模和影响、群众参与面广且相对稳定的活动群体或团队组织,不断扩大文化团队的覆盖面。有的乡镇以村(社区)文化爱好者、骨干、积极分子为主体,建起了各具特色的文化团队,如舞蹈队、合唱队、腰鼓队、秧歌队、书画队、摄影队等。全县成立了6个民间职业剧团,38个群众义务演出队。我县在积极组建文艺团队的基础上,还开展了社区文艺团队与农村文艺团队结对活动,形成了资源共享、优势互助、文化共建的良好互动机制,促进了城乡文化同发展共繁荣。
(三) 大型文化活动带动,农村文化活动蓬勃发展。我县为庆祝升钟湖国际钓鱼节、中国桂花节,连续2年与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合作,举办大型文艺演出,对群众活动起到了极好的示范作用。中央电视台“欢乐中国行”栏目走进xx,更是让群众受到鼓励。2010、2011年,我县举办“xx县电视歌手大奖赛”,2万多人报名参赛。大型文艺活动极大地激发了我县群众的文化创作和演出热情。近两年,全县共举办各类群众性广场文艺活动近50场,观众约15万人次;电影进村进社区共放映近14000场,观众人数超过101万人次;组织较大规模文化下乡活动10余次,送春联5000余条,送图书10000余册,送科技资料20000余份。
(四)特色文化异彩纷呈,农村文化彰显活力。各乡镇立足自身优势,大胆创新,努力发展特色文化。水音乡的“梨花节”、望月村的“桃花节”、四龙乡的“荷花节”年年举办,名声远播。火峰乡城隍垭村、寒坡乡四房嘴村开设了“农家乐”、“乡村游”等项目,不仅搞活了经济,而且还优化了环境。建兴镇、定水镇、伏虎镇每年下半年农闲时都要举办农民运动会,比赛项目为插秧、负重跑、修剪果枝,在娱乐村民的同时,更和谐了村民关系。同时,我县长期坚持举办灯谜展猜、广场文化艺术节、诗词吟唱会、书画展览、文学笔会、文艺晚会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文体活动大大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
(五)传统文化得到有效保护和传承。我县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文物遗存丰富,民间文化艺术品种繁多,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我们以全国性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为契机,对全县文物遗存和民间艺术进行了整理、保护和利用。一是加强历史文物保护。西河文化经过千百年的历史积淀,留下了丰富的人文史迹,丘垭醴峰观、桐坪永安庙、光中报恩寺、神坝砖塔、保城古西水县抗元遗址、宋家坪古村落、升保起义遗址、大桥古新井县三陈故里等众多的文物遗存,增添了我县文化的博大内涵。二是做好民间文化艺术的收集和整理。川北民间艺术源远流长,而以“傩戏、皮影、剪纸、地灯”为代表的xx民间艺术“四绝”更是享誉川北地区,有着深厚群众基础和较高的艺术欣赏价值,成为xx本土文化的重要标志。但是,随着民间艺人的年岁增长,后继无人,民间艺术‘四绝“面临灭绝。我县拨出专项经费,迅速启动非物质文化保护工程,尽力抢救和保护我县宝贵的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三是加强农村民俗文化的保护和利用,注重文化特色,发挥其文化价值。如宋家坪村,该村的古祠堂、古民居、古城寨、古井、古树等历史遗存为我们展示了一个较为完整的古村落,而地灯、民歌、根雕以及龙灯狮舞等民间艺术的完整传承,又为宋家坪增添了厚重的文化内涵,宋家坪以丰富的文物古迹和浓郁的乡土文化,构筑起一道独有的川北民俗文化景观,成为我县“文化的名村”的代表。马王乡、保城乡因此而被命名为全省“特色文化之乡”。
二、我县新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我县新农村文化建设虽然呈现了不少特色与亮点,但面对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的繁荣发展的新课题,不少制约的因素和亟待破解的难题仍然
对南部县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本文2011-12-14 15:35:41发表“调查报告”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200927.html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
- 乡2024年度基层党建工作总结(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