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在学习推广生产受控管理经验动员会上的讲话

栏目:总结讲话发布:2011-11-21浏览:2989下载194次收藏

一、大连西太石化典型经验  

刚才,文斌同志全文传达了段总的讲话精神,段总精辟地总结了大连西太石化生产受控管理经验,并分别从五个方面进行了具体阐述。  

在集团公司生产受控管理现场会上,西太平洋石化公司总经理于国文同志系统介绍了其具体的典型经验和主要做法,西太石化生产一区、技术部、设备部又分别从加强“三基”工作、编制执行操作规程及工艺卡片、强化设备管理等三个方面做了典型发言。  

下面,我着重从计划管理、技术管理、生产管理、设备管理、人员培训、班组建设六个方面介绍西太石化的主要做法。  

在计划管理上,注重传统管理和现代化管理理念的融合,确定“四有”工作法,建立了一套“制定-执行-总结-再修订”闭环计划管理体系。每年10月份,开始着手年度工作总结和下一年计划制定。计划制定由下而上,逐级审核,汇总提交总经理办公会讨论,经领导班子认真务虚,确立了指导全年生产经营工作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内容涵盖安全环保、利润、能耗、损失率、加工费、保本点、建设发展等关键指标,并在总经理的职代会报告中以年度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形式发布,成为全公司全年计划的纲领性文件。经总经理办公会研究讨论的部门计划,整理汇编,形成年度综合计划,包括生产、投资、能源消耗、技改技措、固定资产购置等各专业计划。逐级签订业绩合同,分解计划任务,各单位分别制定相应的落实措施,责任具体到人,形成了“总经理报告—综合计划—部门计划—个人计划”四级计划体系。在计划的时间安排上,建立年度、季度、月度计划以及周计划、日计划,做到长期、中期、短期的有效结合。在计划的执行上,专门制订了管理人员的“管理计划课题表”和“管理工作记实表”,执行中将“两表”内容和完成情况作为业绩考核合同的重要指标,直接与奖金挂钩,提高执行约束力。  

在技术管理上,做到既精细又有可操作性。一是引用法国道达尔操作技术,编制新版操作规程。在操作规程的编制上,按生产区分别成立编写小组,根据岗位和专业抽专人负责,每个编制小组至少由三人组成:一是有经验的操作班长、二是具体的操作人员、三是专业技术人员。操作规程在编制过程中,按分工不同,分步编制,反复讨论修改,直至小组成员无异议为止。经过生产区、技术部门、公司主管领导讨论、审核、审批,形成新版操作规程,主要包括《开停工操作规程》、《基本操作规程》、《事故处理预案》、《操作指南》、《生产区(场)级操作规程》、《操作规定》六个部分。新版操作规程的典型特点就是全面引入“稳定状态”的概念,每一操作步骤细致准确,操作过程的动作顺序严谨科学,量化性强,针对性强,使可操作性和可控性大幅增强。例如西太催化装置开工操作有2800步,停工操作有2445步;打开阀门操作,开度准确到“几扣”等等;这些都在操作规程做出了明确规定。二是建立执行方案体系。针对每一项具体工作,大到生产经营决策,小到一项作业、一次操作,都要先研究执行该工作的行动方案。编制方案中注重吸收不同层次人员的管理、操作经验,让经验变成具体确切的操作步骤,使操作过程程序化,改变了以往技术方案原则性文字过多、操作性不强的问题。  

在生产管理上,严格执行“四有一卡”,实现日常生产管理受控。在综合“四有工作法”、“操作图”的使用情况后,大连西太充分认识到岗位操作确认和监控是保证安全生产的有效措施,进而形成了“有指令、有规程、有确认、有监控、卡片化”的“四有一卡”操作管理制度。有指令,就是指操作必须下达书面指令;有规程,就是指操作过程中每一个具体行为,都要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并由操作人员检查和确认其正确性,确保准确无误;有监控,就是指员工的生产工艺操作步骤和操作点,要由横班运行工程师和相关人员进行监控,防止操作失误。卡片化,就是指把岗位工艺操作卡片落实到每个岗位和每个操作人员,确保每个操作人员都持有本岗位工艺操作卡片。工艺卡片有公司级、部门级、装置级三级卡片。公司级工艺卡片,主要是装置运行的安全指标,包括关键控制温度、压力和液位指标。部门级工艺卡片,主要是产品质量控制技术保证指标,包括主要工艺和设备运行指标。装置级工艺卡片,主要是保证装置平稳运行指标,包括工艺和设备、操作指标。与此同时,通过建立健全工艺卡片编制、审批、变更、执行、检查、监督程序体系,使得操作规程与工艺卡片互为补充、互相完善,最终实现生产操作的全面受控。  

西太还针对生产装置日常工作繁杂,重复性强,容易忘记、漏项,制定了“定期工作法”,把定期工作“台历化”。按照工艺、设备、安全环保三个专业,分班次,以日、周、月、双月、季度顺序编写成检查表,解决装置操作人员“定期干什么”的问题。把需要检查的点列表成册,逐条确认,解决巡检过程中由于检查点多而出现的“漏检”问题。定期工作“台历化”的执行,把每项工作落实到具体的责任人,做到步步确认,使得各项工作井井有条,生产完全受控。  

在设备管理上,一是建立“三个平台,两级管理”的设备状态检测系统,保障转动设备受控。“三个平台”就是:在关键大机组上安装使用在线检测系统,在主要转动设备上安装使用设备巡检系统,并利用离线数据采集系统增强对转动设备的诊断功能。“两级管理”是:设备管理部专业工程师为一级管理,生产单位和保运单位为二级管理。同时,他们充分利用dcs与在线、离线检测系统,构建完整的机械故障分析体系,积极开展条件性维修工作,既减少了设备备件消耗,又节约了维修费用。二是应用风险检验技术,坚持防腐与检验并举,确保工艺设备受控运行。成立专门的设备检验部门,集中人力物力开展工艺设备检验和防腐工作,采用在线、离线腐蚀监测仪,对高风险腐蚀部位进行连续和定期的腐蚀监测,建立腐蚀管理数据库,编制发布《防腐检验月报》,并采用合理材质升级和表面处理技术,提高设备安全稳定运行的可靠度。依靠已有操作图和rbi平台支持,编制《检验规程》,抓好在线检验、停工检验以及定期和根据情况实时检验,为及时维修设备提供依据。三是编制实施《设备检修作业规程》,使检修作业过程和质量受控。参照石油化工设备维护检修规程以及相应行业、国家有关标准和规程,详细规定单台设备检修作业的基本操作程序,标准化、量化检修内容,实现检修作业的“规范—方案—作业—确认—存档”系统受控。针对单台设备最终形成综合检修信息、状态卡、动作卡、辅助技术资料等一整套完整的技术资料。四是强化装置检修组织与管理。贯彻“应修必修,修必修好”的原则,使装置长周期运行目标受控。通过编制细致的检修计划执行网络,严格计划的收集整理、讨论审定、资金预算、物资计划填报、到货、现场交底、安全教育等各个环节系统,明确职责,编制《装置停工检修施工组织设计》,强化《设备检修作业规程》执行,确保检修质量。五是建立操作图管理系统,使设备技术数据受控。大连西太在使用新版操作规程取得明显效果的同时,全面引进操作图管理技术。把全厂的设备、管线用图形的方式进行描述,根据不同专业需求,设置不同类型的图表,完成了原理图、运行条件简图、生产总图、特殊图、运行条件总图、完整流程图、立体流程图、标记图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在学习推广生产受控管理经验动员会上的讲话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