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民族乡镇基层组织建设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及对策

栏目:调研报告发布:2011-11-16浏览:2349下载176次收藏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其号召力、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关系和影响着党和国家路线、方针、政策在农村能否得到贯彻落实,这一情况在少数民族乡镇显得更加突出。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农村民主政治建设的不断加强,民族乡镇基层组织建设面临许多新问题和新挑战。如何不断适应新的形势,加强民族乡镇基层组织建设,这是摆在民族乡镇各级党组织面前的重要课题。笔者自2006年11月份以来一直在**土家族乡担任乡党委书记,对乡里存在软、弱、涣、散等问题的3个村级党组织进行了整治,见证了该乡3个村级党组织由差变好、由弱变强、由后进变先进的历史蜕变。为此,本文试图就民族乡镇基层组织建设面临新情况新问题及对策,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土家族乡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概况  

**土家族乡位于贵州省德江县东北部,乡政府驻地距县城 29公里 ,东面与沿河夹石镇相守滔滔乌江水,北面与沿河土地坳对视马蹄河,西面与稳坪镇接壤,南面与长堡乡、稳坪镇相连,全乡国土面积93.75平方公里,辖25个行政村1个社区,172个村民组(其中一类贫困村24个,二类贫困村2个,三类贫困村1个),总人口2.9万人(其中,以土家族为主的少数民族人口2.8万人,占总人口的98%以上),是贵州省100个重点扶贫开发乡镇之一。全乡现有党支部34个,党员392人。  

近年来,**土家族乡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特别是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乡党委中心工作,结合基层党建示范点工程建设,抓先进、抓示范与抓整顿、抓后进并举,对各党支部现有制度进行了“废、改、立”,规范了各支部的“三栏三室”,在县委组织部的支持下为各村配齐了远程教育设备,定期或不定期的加强督导检查,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大力推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全乡基层组织基础工作不断规范,重点工作不断突破,特色工作不断涌现,整体工作不断提升,农村基层组织的号召力、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不断增强,农村党员的先进性不断巩固,有力地促进了全乡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和经济建设,为全乡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其中,被列入整顿的3个村当中,黎明、毛岭2个村党支部在2009年分别被评为地、县级“五个好”党支部,二友村党支部带领能力也得到了极大提升。  

二、**土家族乡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受地域环境、自然条件和生产方式的制约,相对其他兄弟乡镇来看,**土家族乡基层党组织既存在着民族乡镇普遍具有的如经济基础比较薄弱、党员的人数比较少、基层党组织分布比较散、组织化程度比较低等共性问题,也存在着一些个性的问题。  

(一)群众整体素质偏低,不适应当前农村发展需要。根据统计,全乡目前有总劳动力19781人,其中,文盲半文盲6917人,小学文化程度7078人,初中文化程度5541人,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821人。要从学历文化上配齐配强村、支两委班子十分困难。例如整顿前的二友村,全村共有5名党员,其中农民党员5名,初中以上文化2人。同时,有的村党员干部在思想观念、工作作风、工作方法等方面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突出表现在:思维观念老化,宗旨意识淡薄,服务意识不强,工作方法滞后,科技意识和发展意识较差,明显滞后于市场经济时代要求。在具体工作中,存在“等靠要”思想,有致富要求,无致富思路。有的干部工作无热情,甚至私心杂念比较重,在“权力从何来”“干部为谁干”问题存在模糊认识。  

(二)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多,党员发展存在一定困难。由于乡域经济发展基础弱,发展路子不宽,全乡初、高中以上文化的年轻人要么升学,要么参军,要么外出务工经商,真正综合素质高、能力强、有致富本领在家的相对较少。如整顿前的毛岭村,全村有劳动力972人,其中18-45岁的青壮年常年在外务工经商的648人,优秀人才不断流失, 党员干部队伍后继乏人,年龄偏大、作用偏弱等问题突出,对发展党员和队伍建设重视不够,没有长期的发展规划,工作随意性较大。同时,受到市场经济的影响,很多年轻人缺少受教育的机会,对党的政策理解不深,学习不够,农村经济落后,村干部物质待遇差,想入党的人很少,党员队伍缺乏新鲜血液。农村中的少有的能人强人因经济待遇等原因,不愿卷入繁杂的农村事务,也不愿当村干部,村干部只好从在家的党员中“矮个当中挑高个”。  

(三)“无钱办事”问题突出,基层党组织的威信不高。从全乡25个村1个社区党组织集体收入现状来看,有集体收入的村1个,集体经济“空壳村”25个,村级集体经济薄弱,无集体经济积累,村里的修桥、铺路、改水改厕等社会公益事业无钱去办、无力去办,党支部缺乏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必要的物质条件,久而久之,影响了村级党组织在群众心中的威信。  

(四)农村落后文化有所抬头,党员存在价值、信仰错位。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社会经济成份、组织形式、利益主体、就业方式日益多样化,导致了部分党员的思想观念、道德意识、价值取向、文化认同趋于多样化并产生了错位,一些不良倾向有不同程度的抬头。农村宗族观念、神权观念、等级观念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存在,赌博和封建迷信肆意任行,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一些错误思想滋生蔓延,思想阵地建设跟不上时代的步伐,缺乏学科学用科学和“大胆试、大胆闯、大胆干”的创业精神。主要表现在:一方面,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利益群体重新分化和组合,宗族观念、家族意识有所复苏,一些群体基于对共同利益的追求和维护,往往通过党支部的选举争夺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权,影响了基层党组织工作的开展以及其领导核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的发挥。另一方面,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农村相当数量的党员的市场观念、商品观念、利益观念日益增强,在追求利益的过程中,许多党员不可避免地受到市场经济中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负面影响,部分党员重利益轻理想,实用主义、利已主义至上。社会上客观存在的部分党员领导干部腐化堕落,对农村党员的信念和感情,也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和伤害。再一方面,在实际工作中只注重要求党员履行义务,要求他们在计划生育、义务出工等多项工作中带好头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民族乡镇基层组织建设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及对策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