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人社局过去五年工作总结及2012年工作安排

栏目:年终总结发布:2011-11-13浏览:2200下载185次收藏

一、2007年以来的主要工作成效

2007年以来,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始终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大力实施人才兴市战略,努力服务民生、改善民生,全面推进了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城乡统筹,经过五年艰苦细致的工作,覆盖全市城乡的人社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建立,干部、人才管理机制更加优化,城乡各类人员就业更加充分,社会保障全面覆盖,劳动关系总体和谐稳定,基本实现了一年一个台阶,五年取得显著成效的目标。

(一) 重点工作跨越式发展

1、人事人才工作

五年来,我们紧扣人才兴市战略,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理念,用改革的思维建立完善干部人才管理机制,吸纳引进了一批高层次人才,促进了干部和人才队伍建设,各类专业人才的管理不断规范,人才资源配置进一步优化,有效激发了干部队伍和人才资源活力。一是通过搭建创业平台、创建大学生实习基地和实施“2009•千名大学生进xx”引才工程等工作,引进硕士研究生20余名,引进各类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1479名,帮助28名大学生自主创业并吸纳60余名高校毕业生就业,接纳近300名大学生实习并帮助其就业。二是建立完善了公务员信息管理系统,推进了公务员队伍规范管理,已全面完成公务员登记和参公管理申报、登记工作,始终坚持公务员“凡进必考”原则,面向社会和应届高校毕业生公开考录407人。三是扎实稳妥推进了乡镇机构改革,从乡镇职能界定、事权划分、管理体制等方面着手,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乡镇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实现了乡镇机关、事业机构、行政编制和事业编制的分类管理,推动完成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工作,健全完善了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规范了评聘工作程序。四是稳步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根据《公务员法》要求,对全市1.1万余名财政供养人员全部进行了工资套改审批,全面完成公务员第一、第二步津补贴规范工作,出台并全面落实《xx市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实施办法》和《基层公共卫生医疗卫生机构绩效工资实施办法》,推动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工作深入开展。

2、就业促进工作

五年来,我们从清理、落实、兑现就业优惠政策、加大就业投入、优化就业服务三个方面全面推进就业促进工作,实现全市城镇新增就业16841人,动态消除了“零就业”家庭 ;城乡劳动力技能培训20546人,创业培训748人;公共职业介绍机构为城乡求职人员提供免费职业介绍17123人次,直接组织劳务输出12626人次;发放小额担保贷款955万元,帮助200余人创业成功,为13700余人次灵活就业人员发放社保补贴1413余万元。至今,就业服务城乡统筹初步形成,失业保险、失业救济、技能(创业)培训、就业(创业)指导、职业介绍、农村劳动力转移等“一条龙”服务体系初步建立,城镇登记失业率从2006年底的4.5%逐年降低到4.1%以内,全市就业局势持续稳定。

3、社会保障工作

五年来,通过全力争取,我市先后列为国家新型农村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试点县,全市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从政策层面实现全覆盖,享有社会保障人群的范围快速拓展,社会保障水平大幅提升。一是参保人数大幅上升。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五大社会保险的参保人数达到29.68万人次,是2006年底的5.72倍;二是基金征缴连创新高。全市五大社会保险基金当期年征缴额达1.84亿元,是2006年底的3.07倍,至今,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五大保险已形成全面推进的良好势头,基金累计结余1.21亿元,其保障能力不断增强;三是保发放的“双百”成果全面巩固。07年以来,企业职工养老金经过数次调整,人均月增资719元,企业离退休人员月人均养老金从2006年底的655元增加到2011年1374元,实现了翻一番的目标,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和生育保险待遇按时足额兑现,社会化发放率均保持100%。

4、劳动关系调整工作

    五年来,全市劳动保障维权体系建设不断加强,其装备水平和维权能力都明显提高,已初步形成劳动保障监察日常巡查、专项检查、劳动者投诉举报、劳动争议仲裁调解裁决等多措并举的维权局面。一是全面贯彻了《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劳动保障法规政策,劳动合同制度是深入推进,切实提高了劳动合同签订率;全面清理和取消了针对农民工进城就业的歧视性规定及不合理限制,进城务工农民的劳动环境更加和谐。二是进一步完善了劳动争议调处体系建设和劳动保障纠纷行政大调解体系建设,从装备和人员素质两个方面大幅提升了劳动保障监察效能,完善了劳动保障维稳、信访信息报告制度和维稳工作预案,畅通了来信来访、集体劳动争议、信访突出问题的调处通道,规范了涉企监察执法行为,涉劳突发事件均及时介入、妥善处置,以调解方式处理的涉劳案件大幅提升。至今,全市劳动合同签订率稳步提升,在规模以上企业已达93%,全市无一例恶性涉劳案件发生和劳资关系严重对立等恶性案件发生,劳动关系总体和谐稳定。

(二) 涉及社会保障的主要历史遗留问题妥善解决。

五年来,我们充分发挥部门职能,积极挖掘潜力,在全面加人社制度建设和推进主要业务目标的同时,积极推进历史遗留问题稳妥解决,取得了显著成效,至今,涉及社会保障的主要历史遗留问题已基本解决。一是把具有我市户籍的3000余名原城镇集体企业超龄人员及机关、企事业单位已离职的原超龄人员纳入了养老保险统筹,解决了这一群体的养老问题;二是全面稳妥地解决了原川交四处职工、原下乡知青、原参加三线建设的民兵团人员等共计2000余人的养老保险和工龄认定问题;三是全面落实了已征地人员参加基本养老保险政策,将全市2009年以前的被征地农民全部纳入了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体系;四是妥善解决了全市关闭破产国有企业离退休人员参加医保问题,将全市原关闭破产国有企业离退休人员2200余人全部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统筹;五是妥善解决了全市200余名企业“老工伤”人员纳入工伤保险统筹问题。

(三)自身建设不断加强

    五年来,我们积极加强人社部门自身能力建设,其执政能力、服务水平显著提升。

1、队伍建设不断加强。07年以来,我们将加强人社队伍建设摆在日常工作的重要位置,先后开展了“先进性教育”、“机关干部作风整顿”、“机关效能建设”、“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向李林森同志学习”等集中学习教育活动,把政风、行风作为改进机关作风的重点,通过深化“三优”窗口创建、完善机关制度、规范业务流程、狠抓业务素质考核,推动实现主要业务工作规范、便捷,全面增强人社队伍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塑造了人社部门的良好形象。

2、覆盖城乡的人社公共服务体系初步建立。在市级,按照机构改革要求,去年12月,整合原人事局和劳动保障局职能,完成组建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工作,通过三定方案明确了人社局机关内设10个股室,挂靠军转办,下设人事考试交流中心、劳动保障监察大队、人力资源开发培训中心和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等4个直属事业单位和就业局、社保局、医保局、机保局、农保局等5个二级经办机构,全面承担起统筹负责从最基层的劳动者到最高端的专业技术人才的开发、使用与管理,承担起事关群众最基本的就业、养老、医疗、失业、生育、工伤等社会保障工作,承担起全市劳资双方利益的维护,发展和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重任。在乡镇,全市52个乡镇全部建立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8个社区建立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站,371个行政村全部明确了协办员。去年底以来,全市各乡镇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统一匹配了电脑、打印机等办公设施,对业务经办人员集中进行了业务培训,将新农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人社局过去五年工作总结及2012年工作安排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