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药监督局过去五年和2011年工作总结及2012年工作思路
一、过去五年落实市第十三次党代会、历次市委全会和十五届人大历次会议精神所做的工作。
市第十三次党代会以来,xx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认真贯彻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确定的中心工作,服务于建设富裕和谐新xx的总体要求,坚持“保护公众健康”的科学监管理念,正确履行食品药品监管职能,全面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五年来,全市没有发生一起严重的食品药品安全事件,保障了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和社会稳定,为促进我市经济社会的跨越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概括而言,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加大药械市场整治和规范力度,公众用药安全保障水平稳步提高。过去五年,我局针对药品安全形势和公众药品安全需求,不断提升监管能力,加大监管力度,使药品市场进一步呈现平稳、有序、可控的良好局面。
一是始终保持市场整治高压态势。深入开展药品安全专项整治,严厉打击药品领域违法行为,2007年以来,全市实施日常检查近四千家次,立案239件,罚没款总计184.4万元,取缔无证经营药械网点16个。发挥药品检测的技术支撑作用,2007年至今年10月20日,共利用药品检测车快检药品2025批次,完成药品监督抽验1096批次,发现不合格药品61批次。二是规范药品生产经营秩序。在药品批发企业开展打击“挂靠、走票”违法经营活动;实施“小药店”药品质量规范与提升工程;加大基本药物的质量监督检查和监督抽检力度;分别对药械生产、经营企业实施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制度;加强外地药师管理、严厉打击药师挂职现象;扎实开展医疗机构药械使用监管。三是深入解决药械监管热点与难题。结合外地药害事件,迅速行动,开展问题药品专项检查与排查,防止了药害事件在我市的发生;做好甲型h1n1 流感疫苗质量监测与不良反应监控,开展相关药械质量专项检查;在宁波大市率先推进医疗机构药械规范化管理,经过两年努力使辖区医疗机构药械使用管理水平明显提升;对免费体验类医疗器械经营企业、乙类非处方药店、厂校医务室等监管薄弱点开展专项整治,消除监管盲区;加强药械广告监测和监管,对各种媒体实施不间断监控,五年来移送处理违法药械广告18件。
(二)积极履行食品综合监督和协调职能,食品安全综合控制能力有所增强。积极履行市食安办的食品综合监督和协调职能,采取有效措施,确保辖区内食品安全形势平稳可控。一是加大食品检验检测力度。逐年增加食品检验检测数量,从2008年开始全市食品定量检测批次连续三年达到上年底辖区户籍人口总数的4‰;食品安全评价性抽验工作机制日益完善,2007年以来完成评价性抽验3844批次,检测结果的录入与分析利用得到加强。二是牵头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严格食品安全整顿工作责任落实与追究,组织实施对各地各部门督促检查和评估考核,开展食品安全“暗查暗访”,确保食品安全整顿各项工作任务的完成;协调组织开展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等专项整治;加强问题食品应急处置,成功开展问题乳粉清查、“地沟油”综合治理和“含铅”油条质量改造工作,取得良好社会效果。三是加强综合协调解决监管难题。在《食品安全法》实施后与机构改革到位前的衔接过渡时期,充分发挥食安办作用,加强调研、积极协调、提供参谋,部分解决了食品安全监管中存在的职责不清现象,避免了监管失位;开展了全市餐饮服务情况调研,掌握了大中小餐饮单位基本情况,为承担餐饮服务活动监管积极准备。
(三)坚持依法行政和监管技术建设,科学监管能力不断提升。一是提高依法行政能力。进一步拓展政务公开领域,完善行政执法工作机制,提高行政执法规范性;完善行政审批运行规则,规范受理行政审批事项,按时办结率和群众满意率都达到100%;重视群众举报投诉,通过投诉电话、局长信箱、网站公众留言等途径受理举报投诉和咨询,做到件件有回复。二是提高食品药品监管技术支撑能力。开展监管信息化建设建成内部办公自动化(oa系统),全面推行网上办公;建成药品网上监管系统,与药品经营企业、医疗机构联网,运行药店药师在岗可视化巡查系统、仓库温湿度远程监管系统,实时监测药品流通使用情况;购置药品快检车,增加药品检验专用仪器等执法装备的更新配备,检测能力进一步提升。三是提高食品药品安全基础保障能力。先后开展的农村药品“两网一规范”、食品安全示范县、药品安全乡镇(街道)、食品药品“四无社区(村)等创建工作都取得了实效。2008年10月通过省级农村药品“两网一规范”建设示范县创建验收;2009年5月通过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县验收;2010年底有4个药品安全乡镇(街道)通过验收,50%的社区(村)通过食品药品安全“四无社区(村)”验收。今年底将全面完成药品安全乡镇、“四无社区(村)”创建工作。此外,我市深化监管网络建设,构筑起市-乡镇-行政村-分户长(自然村)的“多层级”立体监管网络,提高了基层食品药品监管水平。四是提高食品药品安全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完善食品药品应急管理机制,制定完善食品药品安全应急预案,建设应急信息传递平台,进一步提升了食品药品安全事件处置能力,成功处置了“三鹿奶粉”等食品安全事件。建立健全药械不良反应(事件)监测网络,药品医疗器械不良反应(事件)监测报告数量逐年增加。加大食品药品安全宣传工作力度,组织开展多种宣传活动,提高了公众食品药品安全意识和依法维权能力。
二、2011年工作及成就。
2011年,我局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完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制机制,认真解决食品药品安全方面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积极应对机构改革、职能调整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克难攻坚,开拓思路,各项工作保持了平稳发展态势。
(一)围绕“两再”和“创先争优”活动抓好队伍建设。
一是开展“解放思想再跨越、转变作风再落实”学习实践主题活动。确定陕西省延安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009年度“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为先进标杆,找差距、拟措施,学习赶超;局党支部和党员进行了新一轮公开承诺践诺,局长代表我局做了“一把手”创新创业承诺;确定“提升基层食品药品安全监管能力、做好农村食品药品监管工作、提高药店药学服务水平”等三项难题并积极破解,取得了实效。二是开展廉政风险防范机制建设。梳理廉政风险防范点225条,确定风险等级与防控措施;编制全局所有岗位的分类目录和职权运行流程图并公开,全面推进阳光政务建设;加强岗位廉政教育和风险预警,落实了风险防控制度。三是开展“公述民评”活动。以机关执法科室和稽查大队的四位负责人为述评对象,以我局服务、监管相对人为主选定33位民评代表,通过9月9日的民评会议,现场听取了述评对象的述职述廉并进行了评议,共回收测评表33份,统计表上报市纪委;会后,局党组召开专题会议通报了评议结果,述评对象根据自查和征集到的问题制定了整改措施,并在全局范围内进行公示,促进了机关作风的改善。四是克服机构改革带来的影响。坚持做好机构改革期间的人员思想稳定工作,做到早准备、早调研、多沟通、勤协调,及时组织开展有针对性的思想教育活动,做到了队伍不乱、工作不断。
(二)围绕年度工作重点抓好日常监管。
1.有力推进两个创建工作。推进药品安全乡镇(街道)与食品药品安全“四无社区(村)”创建工作,是强化基层食品药品监管工作的重要举措。在去年创建的基础上,今年一是完善监管网络,对协管员、信息员重新登记梳理;二是加大培训、宣传力度,提高乡镇协管员、信息员业务能力,促进工作的顺利推进;三是结合“小药店”长效机制建设,加大对民营医疗机构的检查力度,督促基层医疗机构提高配送率,加强基本药物质量管理,排查了安全隐患;四是加强工作指导,对示范乡镇(街道)进行了通报命名,并通过现场走访、电话沟通、修订资料、定期
食品药监督局过去五年和2011年工作总结及2012年工作思路
本文2011-11-13 12:22:33发表“年终总结”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984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