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工商户生存状况的微观案例分析
个体工商户是改革开放的产物,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发挥了不同的作用,是推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支基础力量。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个体工商户的市场优势正逐步丧失,弱势竞争地位越来越明显。为此,笔者选取xx模具行业个体工商户群体作为研究对象,利用今年个体工商户验照的机会,对该群体的发展状况进行调查和分析,希望能窥一斑而览全豹,以此为案例,从微观的角度关注整个个体工商户群体的生存状况。
一、xx模具行业个体工商户的相关基本数据
本文基本数据来源于三个途径:一是市场准入数据库和验照数据库查询获取,数据采样的时间为2010年9月28日;二是通过随机抽样调查获取,时间基本贯穿整个2009年度验照期间;三是xx模具工业协会提供的相关数据。
第一,整体情况。xx区模具行业市场主体总数3155家,其中个体工商户1357家,比例为43%。
第二,主营业务及行业细分。在1357家个体工商户中,从主营业务角度看,主营模具的856家,占63%,兼营模具的501家,占37%;从具体行业看,模具制造、加工 1281家,占94.4%,模具配件、模具材料零售61 家,占4.5%,模具设计、测绘服务15 家,占1.1%。
第三,投资及产出情况。在从事模具制造、加工的 1281家个体工商户中,从投资规模看,投资10万元以下(包括10万元)1023家,占79.9%,1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包括50万元)249家,占19.4%,50万元以上9家0.7%;从产值来看,年产值10万元以下(包括10万元)495家,占38.7%,1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包括50万元)710家,占55.4%,5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包括100万元)65家,占5.1%,100万元以上11家,占0.8%。
第四,市场主体区域分布情况。新碶区块226家,占17.6%,大碶区块872家,占68.1%,柴桥区块107家,占8.4%,小港区块36家,占2.8%,白峰区块40家,占3.1%。
第五,市场主体数量动态变化情况。2009.1.1——2009.6.30:新设72家,注销19家,净增53家;2009.7.1——2009.12.31:新设66家,注销17家,净增49家;2010.1.1——2010.6.30:新设130家,注销28家,净增102家。
第六,从业人员的情况。笔者在验照期间,随机抽查了50家模具行业个体工商户就其从业人员的具体状况进行调查,该50家个体工商户共有从业人员247人。从从业人员的数量看, 5人以下(包括5人)的39家,占78%,5人以上10人以下(包括10人)的8家,占16%,10人以上的3家,占6%;从从业人员文化程度看,初中以下(包括初中)的168人,占68%,高中58人,占23.5%,大专及以上21人,占8.5%;从接受培训情况看,接受过专业模具培训的62人,占25.1%,未接受过专业培训的185人,占74.9%。
第七,参与行业协会的情况。笔者在调研的过程中,走访了xx模具工业协会,该协会当前共有会员148家,其中个体会员只有21家,比例只有14%。
根据上述基础数据,可以将xx模具行业个体工商户的特点总结如下:
第一,从市场主体数量来看,个体工商户占据了xx模具行业市场主体的近半壁江山,且在近两年呈逐步递增的趋势;
第二,从经营内容来看,主要单纯从事直接的模具制造加工,特别是标准模具配件加工,很少涉及跟模具相关的上下游产业;
第三,从市场主体规模来看,大部分个体工商户的规模偏小,投资规模及产值均不大,从业人员数量少,经营灵活,但抗市场风险能力差;
第四,从从业人员情况来看,受教育程度偏低端,大部分从业人员没有接受过专业模具培训,主要以学徒的方式进入该行业;
第五,从区域分布来看,受块状经济聚集效应影响,主要集中在xx大碶区块,跟整个行业市场主体分布的情况趋同。
二、xx模具行业个体工商户面临的发展困局
xx模具业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起步,90年代以后发展迅速,有“压铸模之乡”、“中国压铸模制造基地”之美誉。但经过近20年的高速发展,整个xx模具行业发展的瓶颈开始凸现,而该行业的个体工商户则面临更大的困难,其中既有整个行业瓶颈所带来的压力,又有其本身特点所造成的问题,分析如下:
第一,继续发展的空间不足。随着xx模具行业的发展迅速,整个行业的规模快速扩张,对于建设用地的要求十分迫切。但现实的情况是:一方面,整个工业用地的利用已接近饱和,即使有新的发展用地,也首先要满足大型模具企业的需求,个体工商户群体很难从中分得一杯羹;另一方面,xx模具行业发展带有很强的自发性和随意性,分布比较混乱,缺乏科学规划,这在个体模具企业中表现尤为突出,许多甚至就在农村家庭住宅中开办,其结果是导致这部分经营户无法充分利用已有的基础设施,进一步压缩了其发展空间。
第二,缺乏专业人才的技术支撑。模具工业是技术附加值较高的行业,高素质的技术人才对于模具工业的发展至关重要。模具工业不断应用新工艺新技术,因此对技术人员的知识更新要求也比较高。从目前实际情况来看,高端技术人才基本聚集在主要的大型模具企业。懂技术的高学历人才在个体模具企业中非常罕见,大部分个体从业者未能定期接受专业培训以获取行业发展的最新技术和最新信息,师徒间的传授是技术获得与传承的主要方式。上述状况的直接后果是个体模具企业难以建设自己的骨干技术队伍,技术人才后劲不足,生产处于小规模、低档次的状态,根本谈不上技术创新。
第三,市场生存能力更趋脆弱。90年代中期以后,xx模具行业的发展出现了新的趋势。先行发展起来的大型模具企业或者开始向高精尖方向发展成为全能的模具企业,或者向“模具+产品”方向发展相继进入如家电、电子、汽车配件、通讯器材等行业,无论上述哪个方向,后期的巨额资金投入是基本的要求。对于规模小、实力弱的个体工商户,显
一、xx模具行业个体工商户的相关基本数据
本文基本数据来源于三个途径:一是市场准入数据库和验照数据库查询获取,数据采样的时间为2010年9月28日;二是通过随机抽样调查获取,时间基本贯穿整个2009年度验照期间;三是xx模具工业协会提供的相关数据。
第一,整体情况。xx区模具行业市场主体总数3155家,其中个体工商户1357家,比例为43%。
第二,主营业务及行业细分。在1357家个体工商户中,从主营业务角度看,主营模具的856家,占63%,兼营模具的501家,占37%;从具体行业看,模具制造、加工 1281家,占94.4%,模具配件、模具材料零售61 家,占4.5%,模具设计、测绘服务15 家,占1.1%。
第三,投资及产出情况。在从事模具制造、加工的 1281家个体工商户中,从投资规模看,投资10万元以下(包括10万元)1023家,占79.9%,1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包括50万元)249家,占19.4%,50万元以上9家0.7%;从产值来看,年产值10万元以下(包括10万元)495家,占38.7%,1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包括50万元)710家,占55.4%,5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包括100万元)65家,占5.1%,100万元以上11家,占0.8%。
第四,市场主体区域分布情况。新碶区块226家,占17.6%,大碶区块872家,占68.1%,柴桥区块107家,占8.4%,小港区块36家,占2.8%,白峰区块40家,占3.1%。
第五,市场主体数量动态变化情况。2009.1.1——2009.6.30:新设72家,注销19家,净增53家;2009.7.1——2009.12.31:新设66家,注销17家,净增49家;2010.1.1——2010.6.30:新设130家,注销28家,净增102家。
第六,从业人员的情况。笔者在验照期间,随机抽查了50家模具行业个体工商户就其从业人员的具体状况进行调查,该50家个体工商户共有从业人员247人。从从业人员的数量看, 5人以下(包括5人)的39家,占78%,5人以上10人以下(包括10人)的8家,占16%,10人以上的3家,占6%;从从业人员文化程度看,初中以下(包括初中)的168人,占68%,高中58人,占23.5%,大专及以上21人,占8.5%;从接受培训情况看,接受过专业模具培训的62人,占25.1%,未接受过专业培训的185人,占74.9%。
第七,参与行业协会的情况。笔者在调研的过程中,走访了xx模具工业协会,该协会当前共有会员148家,其中个体会员只有21家,比例只有14%。
根据上述基础数据,可以将xx模具行业个体工商户的特点总结如下:
第一,从市场主体数量来看,个体工商户占据了xx模具行业市场主体的近半壁江山,且在近两年呈逐步递增的趋势;
第二,从经营内容来看,主要单纯从事直接的模具制造加工,特别是标准模具配件加工,很少涉及跟模具相关的上下游产业;
第三,从市场主体规模来看,大部分个体工商户的规模偏小,投资规模及产值均不大,从业人员数量少,经营灵活,但抗市场风险能力差;
第四,从从业人员情况来看,受教育程度偏低端,大部分从业人员没有接受过专业模具培训,主要以学徒的方式进入该行业;
第五,从区域分布来看,受块状经济聚集效应影响,主要集中在xx大碶区块,跟整个行业市场主体分布的情况趋同。
二、xx模具行业个体工商户面临的发展困局
xx模具业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起步,90年代以后发展迅速,有“压铸模之乡”、“中国压铸模制造基地”之美誉。但经过近20年的高速发展,整个xx模具行业发展的瓶颈开始凸现,而该行业的个体工商户则面临更大的困难,其中既有整个行业瓶颈所带来的压力,又有其本身特点所造成的问题,分析如下:
第一,继续发展的空间不足。随着xx模具行业的发展迅速,整个行业的规模快速扩张,对于建设用地的要求十分迫切。但现实的情况是:一方面,整个工业用地的利用已接近饱和,即使有新的发展用地,也首先要满足大型模具企业的需求,个体工商户群体很难从中分得一杯羹;另一方面,xx模具行业发展带有很强的自发性和随意性,分布比较混乱,缺乏科学规划,这在个体模具企业中表现尤为突出,许多甚至就在农村家庭住宅中开办,其结果是导致这部分经营户无法充分利用已有的基础设施,进一步压缩了其发展空间。
第二,缺乏专业人才的技术支撑。模具工业是技术附加值较高的行业,高素质的技术人才对于模具工业的发展至关重要。模具工业不断应用新工艺新技术,因此对技术人员的知识更新要求也比较高。从目前实际情况来看,高端技术人才基本聚集在主要的大型模具企业。懂技术的高学历人才在个体模具企业中非常罕见,大部分个体从业者未能定期接受专业培训以获取行业发展的最新技术和最新信息,师徒间的传授是技术获得与传承的主要方式。上述状况的直接后果是个体模具企业难以建设自己的骨干技术队伍,技术人才后劲不足,生产处于小规模、低档次的状态,根本谈不上技术创新。
第三,市场生存能力更趋脆弱。90年代中期以后,xx模具行业的发展出现了新的趋势。先行发展起来的大型模具企业或者开始向高精尖方向发展成为全能的模具企业,或者向“模具+产品”方向发展相继进入如家电、电子、汽车配件、通讯器材等行业,无论上述哪个方向,后期的巨额资金投入是基本的要求。对于规模小、实力弱的个体工商户,显
个体工商户生存状况的微观案例分析
点击下载
本文2011-11-07 11:54:24发表“理论文章”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98072.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或者 注册
最新文档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