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农村小学班级文化建设的调查与分析

栏目:理论文章发布:2011-11-07浏览:2825下载154次收藏

  一、背景分析
  2006年,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通知》。通知要求“以优化、美化校园文化环境为重点,以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推动形成厚重的校园文化积淀和清新的校园文明风尚,使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接受先进文化的熏陶和文明风尚的感染,在良好的校园人文、自然环境中陶冶情操,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我校非常重视校园文化的打造,在规划学校发展时,结合我校的特点,确立了学校整体发展的省级课题《个性化学校文化的建设与思考》,在校园文化建设上投入了大量精力与财力,该课题成果获得2007年浙江省创新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该课题引领下的子课题《农村小学校园环境文化开发的实践研究》于2008年获宁波市规划课题优秀成果二等奖。
班级是学校工作的细胞。目前,我区农村多数小学校舍新,硬件足,与城区小学差距小,但是缺乏对班级文化建设与发展的细节关注,不少班主任相互参照,“千班一面”的状况依然存在。鉴于此,在校园文化建设与研究的同时,我们开展了班级文化建设调研活动。为了进一步建设班级文化,使班级呈现出蓬勃的生命活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我们采用了边建设边调查的方法,以期对当前班级文化建设现状有一个深入了解,制定出相应的对策,从而有效地推进学校的班级文化建设,同时也可以给同类的农村小学在班级文化建设方面提供借鉴。
  二、调查对象和方法
  1、调查对象:小港中心学校一至六年级共24个班级
  2、调查方法:
  问卷调查法:设计针对在校学生147名(四至六年级各一个班级)、全体班主任(24名)和家长(家委会成员)的问卷,问卷以选择题为主,内容体现了班级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活动文化等方面,题型设计上有现状类调查和师生心理倾向性调查,采用数理统计法。
  观察法:在自然状况下,深入班级,观察师生关系、教育氛围、学生素质等。
  座谈法:对部分学生、教师和家长代表进行座谈。
  三、调查结果和分析
  1、班级精神文化建设调查分析
  班级精神文化是指班级所形成的价值观、道德观、行为方式、人际关系、集体舆论以及各种认同意识所表现出的文化形态,是班级文化的最高境界。
  通过对学校许多老师的座谈,我们感觉到:有的班生机勃勃,有的班死气沉沉;有的班严谨规范,有的班自由散漫;有的班透出一股活力,显出一股拼劲,有的班班风消极,对什么都无所谓……在学生的调查问卷中也客观地反映出这一现状。
题号 调查内容 评价选项
a b c
1 你班有明确的班集体奋斗目标吗?
a.有     b.不清楚      c.没有    76人
51.7% 58人
39.5% 13人
8.8%
4 你们班有开展过班级形象设计活动,如制定班训、班徽、班级网页等吗?
a.都有 b.只有一部分 c.没有    19人
12.5% 36人
25.4% 92人
62.1%
7 你对班级同学有感情吗?
a.有很深的感情     b.有点儿感情      c.没感情 111人
75.2% 28人
19.3% 8人
5.5%
10 你喜欢来你班上课的各位老师吗?
a. 都很喜欢 b. 喜欢,但有个别老师我不喜欢   c.一个都不喜欢  87人
59.3% 59人
40.2% 1人
0.5%
16 你的老师与你的家长有联系吗?
a.经常联系   b.偶尔联系   c.不联系 91人
62.2% 54人
36.4% 2人
1.4%

 
  由此看出在48.3%的班级中,还没有健全“班集体奋斗目标”这一内容。“班级形象设计活动”这一项受忽视了。“你对班级同学有感情吗?”,有75.2%的学生答“有很深的感情”,说明了学生对班级还是有归属感的,学生间比较热情,师生关系也是友好、融洽的,老师在家校沟通方面还是重视的。
  在对各班的实地检查中,我们发现,虽然每个班级墙上都贴有奋斗目标,但都是类似于“文明 守纪 团结 好学”这样的“千班一面”,缺少班级个性,体现不出班级的精神文化。在教师卷中一题“你认为接到一个新班有必要制定班级奋斗目标,以激发学生的上进心?”,60%的教师答“有必要,还没做”,只有36%的老师回答已经有制定,当然这方面的工作与学校的管理有密切关系,教导处、师训站在引导班主任成长方面还要做大量细致的工作,使更多的班主任能以科学、高效的方法投入到班级文化建设中去。
  2、班级制度文化建设调查分析
  班级制度文化是指班级集体中以规章制度、公约、纪律等为内容的,班级全体成员共同认同并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以及监督机制所表现出来的文化形态。班级规章制度虽然是班级制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班级制度的制订并不等于自然而然地形成了班级制度文化。当一个学生的某种行为通过反复的调整之后成为一种习惯,当大多学生都按一个大致相同的标准而就某种行为形成同一习惯的时候,这种集体习惯便会升华为一种制度文化。
学生的调查项目中有4项涉及班级制度文化建设:
题号 调查内容 评价选项
a b c
3 你所在的班级制定了班级公约吗?
a.有     b.不清楚      c.没有    147人
100% 0人
0% 0人
0%
6 你的班级设有班级一日常规吗?
a.有 b. 不清楚   c.没有    83人
56.5% 51人
34.4% 13人
9.1%
8 你班级的班干部有明确的管理职责吗?
a. 很明确 b. 不太明确,常常是班长一人管 c. 不明确,不知道他们各管什么 71人
48.4% 49人
33.6% 27人
18%
14 为了激发你们的积极性,班级有活动的奖励评比措施吗?
a. 每次都有 b. 有时候有 c.基本没有  96人
65.2% 38人
26% 13人
8.8%

 
  在制定“班级公约”栏中,100%的学生回答“有”,说明在制度的制定上班主任是非常重视的。在教师问卷中“您觉得您班级的班级公约对学生学会自我管理上教育意义大吗?”有42%的老师认为班级公约在具体实施上还是有些随意。在班干部的管理上,班干部的职责和能力培养尚有欠缺。在班级奖惩制度上,班主任基本上都能采用适当的奖励措施,让学生在成功中成长,在激励中内化习惯。
在对各班晨会谈话课的检查中,我们也发现,有一部分班级并没有在晨会十分钟时间内对班级学生进行经常性教育,而是占用为处理作业,违背了课程设置的初衷,忽视了晨会课的教育功能。
  3、班级物质文化建设调查分析
  班级物质文化是指通过对所在班级环境的设计、布置以及在此过程中的相关要求而形成的一种文化形态。它是班级文化建设的“硬件”,也是班级文化的表层。从某种程度上说,它是一个班级精神面貌的具体反映,也是衡量一个班的班级文化的最基本的尺度。
在学生问卷中,有3项题涉及班级物质文化建设:
题号 调查内容 评价选项
a b c
9 你班级的环境美化是由哪些人参与的?
a.老师和同学一起布置 b.全是同学布置的 c.全是老师一个人布置的     68人
46.2% 12人
8.3% 67人
45.5%
11 你认为你班的教室环境布置得美观大方吗?
a.美观大方 b. 还可以再美一点 c.一点都不美    121人
82.5% 23人
15.4% 3人
2.1%
12 你认为班级墙上的名人名言对你有激励作用吗?
a. 很有激励作用 b. 看是看见的,但没往心里去 c. 从来不去注意,不关心 93人
63.4% 39人
26.6% 15人
10%

 
  从问卷可见,广大师生都很重视身处的环境,都在努力去做环境美化这一工作,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农村小学班级文化建设的调查与分析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