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县农村客运市场的几点思考
近年来,城市的道路旅客运输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实现了旅客运输的多样化,形成了连接大中城市、沟通乡村、四通八达的客运网络体系,极大地方便了广大群众的出行。而农村客运由于受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的制约,有的仅能够满足群众日常出行的需要,有的连日常出行都不能满足,这与客运的公共化、规范化、网络化要求还有不小的差距,随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推动农村客运发展已显得尤为重要。现就xx县农村客运现状进行分析,探讨发展的对策。
一、xx县道路客运现状
xx县总面积3451平方公里,山区面积约占全县面积的98%以上,13个乡镇,187个行政村,全县常住人口45.86万人。全县境内拥有公路5514公里,其中省道75公里;县乡公路591公里;村级公路3426公里。现有客运车辆260辆,其中:公共车18辆;出租车100辆;班线客车132辆,客运班线33条,其中:县内21条;县际7条;市际5条。各乡镇均有汽车客运站,投入使用7个。全县乡镇村均通公路。
二、农村客运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在农村,特别是山区,公路客运存在着以下问题。
1、农村客运运力与运量配置不平衡。由于农村人口是自然居住,运量相对分散,且时限性较强,相比来说,过年、过节、农忙季节和集贸市场赶集日等客流量比较集中;其余时间客流量小,运力过剩,造成运力资源的浪费。
2、农村客运发展滞后。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推进,全县乡村公路等级提高,农民收入稳步增长,对出行需求增长,而乡村间目前尚无客运班车,农民出行、赶集主要靠步行、搭农用运输车辆、摩托车,与经济的发展极不协调。
3、运输秩序有待规范。由于农村客运受运行模式的限制,运输出现“真空”,部分机动农用车、面包车、摩托车等车主受非法利益的驱使乘虚而入,满足农村乘客的需求,如石洞寺到云凤公路路口,每天都有摩托车在路口等待拉客,凤城嘉恒大酒店路口、凤城茗都商城路口等每天都有部分面包车、农用车,开往清水河、荣尚、红塘等村。而这部分车辆无客运从业资格证,安全系数低,车主和农村乘客安全意识淡薄。运政执法部门虽然每年都严厉打击,但因取证困难,仍屡禁不止,不但扰乱了客运市场秩序,而且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三、农村客运发展对策
目前,国家汽车下乡政策实施后,乡村农户
对我县农村客运市场的几点思考
本文2011-11-04 07:09:19发表“调研报告”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979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