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中 开展信息化服务的思考
新农村信息化是我国现代化战略和信息化战略自然耦合的结果,是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客观需要,也是全面有效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然选择。从近几年的实践来看,弥勒县供销社这些年以发展各种农产品专业合作社77个、综合服务社127个、专业协会11个,带动全县农村3200多人参以入社,成为了全县农村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的新生力量,逐步成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但是在以农产品为主线的农村信息网络建设,建立和完善新农村信息化建设服务方面值得探索思考。
一、开展信息服务工作,提高农民的素质。
(一)对农村提供信息化服务首先要开展信息培训,要加强对农产品经纪人、农产品批发市场负责人、协会、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等进行农产品信息采集、发布知识培训,提高农民素质,通过培训使之能做到每天定期采集报送各种农产品信息,为政府有关部门制订决策和农民开展农产品交易提供优质服务。
(二)创办农产品交易网,用现代电子商务开展农产品销售。每年要组织农产品经纪人参加全国各类农产品展销会,还要创建和利用先进便捷的现代技术,为农产品经纪人、专业合作社等搭建了快速交易的应用平台,也为农产品行业,尤其是特色、大宗产品提供安全、高效、多功能、系统配套的电子商务服务,提高农产品知名度,使之在销售渠道及品牌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形成信息发布,网上商务沟通,以降低了交易成本,提高经营效率。以展销、电子商务平台模式提升本地农产品的品牌和知名度,建立起远程和近程销售网络和订单农业。
(三)做好“三项服务”。即:做好专业合作社服务、行业协会服务、农村综合服务社“三项服务”,不断密切与农民的联系,强化为农服务功能。要建立以村级信息服务站为基础的信息服务网落,为农业、农村、农民开展多种多样的信息服务。坚持 “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整合资源、共建共享”的基本原则,逐步向专业合作社、行业协会、综合服务社和龙头企业延伸,形成长、中、短期建设规划,立足长远信息服务。
弥勒红农网建设得到了县委、政府的高度关注,规划从2012年至2015年县政府每年补助33万元,用四年的时间发展基层
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中 开展信息化服务的思考
本文2011-11-04 07:08:36发表“调研报告”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979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