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关注民生浅谈村村通建设
构建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也是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选择,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任务,对加快交通公路事业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交通公路事业必须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观,做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和谐发展,以自我行动来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形成和继续发展。
作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谐公路就是能够适应构建和谐社会要求的公路,能够满足广大人民群众需求的公路,能够让广大人民群众对公路整体服务满意的公路。这是我们公路行业人员一切工作的立足点和出发点。从大的方面说,构建和谐社会,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和谐社会是以人为本,同样和谐公路也必须以人为本。所谓以人为本,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高度关注民生。以人为本,高度关注民生包括很多方面,而农村公路建设是其中一个极其重要的部分。这是因为,农村公路是农村地区最主要甚至是一些地区唯一的交通运输方式,是关系到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关系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是服务现代农业、服务农村小城镇建设、方便农民出行的重要条件,直接关系到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稳定。可以说,农村公路工程不仅是农村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惠民致富”工程,更是党和政府联系农民群众的“民心民生”工程。然而受经济条件制约,我国农村公路整体发展水平一直不高,公路建设落后。
新时期以来,党中央、国务院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特点,做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的决策。这一重大决策为农村公路建设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加快农村公路建设正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体现到具体实际中,就是近年来蓬勃发展的村村通公路工程。村村通公路工程,简称“村村通”,是我们国家为构建和谐社会,支持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大举措。国家投入大量资金,力争在5年时间实现所有村庄通沥青路或水泥路,以打破农村经济发展的交通瓶颈,解决9亿农民的出行难题。2003年这项工程启动以来,农村公路建设成为交通发展的突出亮点,农村公路建设步入了我国历史上发展最快、最好的时期。它的实施,能极大地改善农村地区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当地小城镇建设。村村通公路,使偏远闭塞地区的群众出行不再困难,方便了农民的出行,更能切实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步伐,改善农村交通基础设施的面貌,早日实现农村奔小康致富的目标,促进社会的健康和谐发展,有着很多的现实的意义。“十五”期间,地处江淮分水岭腹地的国家级贫困县长丰县为改变大部分农村地区不通路的状况,共修建农村砂石公路205公里,使农村公路密度每百平方公里达到70.53公里。“十一五”期间,长丰县又计划建设“村村通水泥路”项目210个计720公里,通自然村沙石路项目2
从关注民生浅谈村村通建设
本文2011-10-21 10:43:25发表“理论文章”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971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