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烟叶生产可持续发展之构想
发展山地生态特色烟 推进原料保障上水平
——***市烟叶生产可持续发展之构想
当前,我国的烟叶生产进入了新的发展方式,从注重数量增长向注重质量品质提升转变,从满足企业原料需求向满足品牌扩张需求转变,从生产主导向需求主导转变。面对烟叶生产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如何围绕围绕行业“卷烟上水平”的目标要求,贯彻落实国家局有关战略部署,做好“生态、安全、特色、优质、高效”烟叶生产基地,推进现代烟草农业建设,是各烟区各级党委政府以及烟草部门关注和亟待研究解决的重要问题。***市具有得天独厚的发展烟叶生产的自然生态条件,要推进原料保障上水平,必须充分利用自身优越的自然生态条件,抢抓机遇,以更加饱满热情的精神状态,采取更加有效有力的措施,转变传统烟叶生产模式,扎实推进现代烟草农业,积极发展山地、生态、特色优质烟叶。
一、***市烟叶生产发展现状
(一)***市发展山地生态特色烟叶的有利条件
1、自然生态条件得天独厚。***地处湖南西北部,澧水中上游,东接常德市石门、桃源县,南邻怀化市沅陵县,西与湘西自治州永顺县、龙山县相邻,北与湖北省鹤峰、宣恩两县接壤。人文景观闻名遐迩,是旅游观光、休闲避暑度假的理想胜地。全市总面积9516平方公里,境内有1638个行政村,15588个村民小组,总人口约160万人,位于北纬28°52′~29°48′,东经109°40′~111°20′之间,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喀斯特地貌,雨热同期,立体气候特征明显,光热充沛,四季分明,年均气温17℃~19℃,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625~1897h,≧10℃的活动积温4900℃左右,无霜期267天,气候温和,冬暖夏凉。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1430~1690毫米,多集中在5-8月,降水水质无色、无臭、透明,ph值稍偏低,多属弱酸性水,为优良的农业灌溉用水。土地资源丰富,土壤条件好,以黄壤为主,成土母质为沉积灰岩类,土壤土层浓厚,耕作层厚度一般在40~80cm,上细下粗,层次分明,土质粘度适中,土壤属微酸性,ph价值在6.5~7.0之间,氮素含量及有机质含量较高,保水保肥性能好。烟区山峰起伏,田地分布在山间盆地,通风透光良好,烟叶生产季节,正是雨热同步,极利提高香气质,香气量和降低烟叶有害成分。其所独特的水、温、光等自然条件和丰富的土地资源令很多到过***指导工作的烟草专家赞叹不已,称***是我国发展优质烟叶不可多得的一块宝地。2009年在湖南省开展新一轮烟草种植区划研究工作中,***被列入全省烟草种植最适宜区之一。
2、种烟历史悠久,所产烟叶质量上乘,市场前景广阔。***市境种植烟草已有300多年历史,自建市以来尤其是通过近几年的发展,在地方政府和厂办基地的扶持下,烤烟生产发展迅速,烟叶生产逐步发展成为***市农民增收、地方增税的农业支柱产业。***这种得天独厚的自然气候和适宜的土壤条件,生产烟叶外观质量好,正反面色差小,成熟度较高,叶片结构疏松,烟叶身份适中,油分和色度较好。内在化学成份协调,香气质好,香气量足,山地优质烟叶特色风格显著,香气浓偏中间香型,香气优雅、细腻,气味醇和,余味舒适,浓度中偏高,透发性、成团性好,有较明显的甜润感,配伍性好,工业可用性高,烟叶质量得到了诸多国内知名烟草专家及众多卷烟工业企业的高度评价。2001年、2003年,我市***县、***县先后被列入原长沙烟厂和常德烟厂的紧密型烤烟基地,现已稳定进入湖南中烟芙蓉王、白沙等优质高档卷烟品牌的主配方。2007年、2008年,我市***县相继被纳入国家部分替代进口烟叶和特色优质烟叶开发项目区,且均以高分通过国家局项目组考核验收,期间多次受到国家局、中国烟叶总公司有关领导的高度评价,在省内外有关专家的多次评吸中,名列前茅。2009年,国家局又将为期3年的典型生态植烟新区开发项目安排在我市实施。目前,我市常年产烟20万担左右,主要销往湖南中烟、广东中烟、安徽中烟、黑龙江中烟和甘肃中烟等工业企业,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3、迈向山区现代烟草农业的发展之路初露端倪。近几年来,***积极探索现代烟草农业建设,加大投入力度,山区现代烟草农业发展之路初露端倪。一是烟区基础设施有了明显改善。近年来,***市局(公司)抢抓机遇,以着力解决烟叶生产后期水肥调控、改进烘烤工艺和改良土壤为重点,从落实中央“三农”工作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高度,持续加大对烟叶基层基础建设的投入力度,加大涉农资金整合力度,有效整合了国土整理、农业综合开发、水利建设、扶贫、通村公路建设、农村电网改造、烟基建设等项目的资金,提高了建设项目的综合配套水平,有力地改善了烟区的烟叶种植条件,增强了烟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夯实了烟叶发展基础。2005年至2010年,全市累计投入资金2.236亿元用于烟叶基础设施建设,完成建设项目14324个(处),其中,新修水窖水池8372个(总容量26.78万立方米)、整治小塘坝208处(总容量70.03万立方米)、新修沟渠311条(260.98千米)、铺设管网159条(427.62千米)、新建提灌站2处,新建密集烤房3174座,普改密1639座,烟田受益面积达8万亩,集约化烘烤面积达6万亩,提高烟田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和综合生产能力。二是集约化、规模化种植初步形成。近几年来,***市采取政策引导,技术支持、增加补贴和烟基项目倾斜等措施,积极培育发展种烟专业乡、专业村和种烟大户。目前全市种烟超万担的有4个乡镇,种植20亩以上达?户,种植30亩以上达?户。三是专业化服务有了一定基础。近两年来,在建设现代烟草农业试点工作中,按照“政府引导、烟草扶持、烟农主体、创新管理”的工作思路,积极引导成立合作社,大力培育发展育苗专业户、机耕专业户、烘烤专业户和建设职业化的烟叶分级队伍,使育苗、机耕、起垄、烘烤、分级由专业化服务组织来完成,烟叶生产基本实现了统一机耕、统一起垄、统一育苗、统一移栽、统一烘烤,有效提升了烟叶生产的集约化水平。四是烟叶市场拓宽。目前,我市烟叶除重点保证省内两大骨干品牌需求外,还销往广东、安徽、甘肃、黑龙江等多家名烟中烟工业企业,建立起互惠互利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共创烟叶生产基地,形成相对稳定的产销关系和供货渠道,推动厂办基地的发展。
4、加快推进特色优质烟叶发展的良好环境已形成。***市建市较迟,所辖***、***二县均是国贫、省贫县,也是农业大县,烤烟逐步发展成为各级政府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乡镇财政增长的优势产业,加快推进***烟叶由传统向现代转变,发展山地生态特色优质烟叶,用烟草农业现代化带动现代农业,推进新农村建设,已成为各级干部群众的共识。部分乡镇党委政府把农业和农村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尤其把烟叶生产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推行“烟上干部上”的激励机制,看重发展规模的同时,注重烟叶质量效益,加速推进现代烟草农业进程和发展特色烟的良好氛围和宏现环境已逐步形成。
(二)当前影响山地生态特色烟叶发展的制约因素
1、雨水分布不均匀,自然灾害频发。***市雨量充沛,但时空分布不均匀,往往是早春阴冷干旱,影响烟田移耕;7-8月份往往雨水较集中,不利于烟叶后期生长和烘烤,甚至有冰雹灾害和洪涝灾害发生,这种季节性、区域性的缺水和灾水,严重影响烟叶生产稳定发展。虽然,我们目前在防灾减灾上做了大量尝试,基本建立了覆盖全市烟区的人工增雨和防雹体系,且在烟叶遭受毁灭性自然灾害后,经上报、核损后,烟农能从烟草部门领取到600-700元/亩的补偿,但与烟农的期望收入相差甚远,烟农对此心有余悸,烟叶生产仍具有一定的风险系数。受山地烟区条件限制,信息较为闭塞,科技力量不足,山地烟生产应对措施研究尚欠缺,适合山地烟区烟叶生产特点、较为成熟的工作措施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探讨,制约山地烟生产发展的一些难题仍有待于进一步解决
市烟叶生产可持续发展之构想
本文2011-10-16 00:18:38发表“调研报告”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968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