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统一战线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考

栏目:理论文章发布:2011-09-27浏览:2666下载285次收藏

统一战线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考  

(梁平县龙门镇人民政府  刘晓波)  

   

内容摘要:十六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高度重视。统一战线作为同和异的矛盾统一体,体现和追求的也是一种和谐,与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非常密切的内在联系。我们要进一步统一思想,发挥统战工作的独特优势和作用,努力找准统战工作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结合点,充分发挥统战工作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统一战线   和谐社会  思考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十五届五中全会将促进社会和谐作为“十一五”时期我国发展的重要目标和必要条件,十六届六中全会又专题研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问题,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是党中央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高度重视。统一战线是我们党在革命和建设事业中不断取得胜利的一个重要法宝,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和包容性,有着沟通感情、协调关系、化解矛盾、加强团结、凝聚人心的独特优势,体现和追求的也是一种和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积极发挥统一战线的重要作用。  

一、统一战线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系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种充满创造活力、各方面利益关系不断得到有效协调、社会管理体制不断创新和健全的稳定有序的社会。统一战线作为同和异的矛盾统一体,在本质上是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一致的。  

1、统一战线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相辅相成的关系  

一方面,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统一战线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创造了宽松的社会环境,提供了良好的社会条件。如构建一个和谐的社会,能够形成社会阶层之间良性的、公平合理的互动结构,即实现社会阶层之间的相互开放和平等进入;社会各阶层之间保持一种互惠互利的关系,这些正是统一战线正确处理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关系所必需的。另一方面,实现统一战线内部的和谐,既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又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效途径。有我国当今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统一战线通过推进各政党之间的和谐,各民族之间的和谐,信教和不信教群众之间的和谐,各阶层、各群体之间的和谐,大陆同胞与港澳同胞、台湾同胞和海外侨胞之间的和谐,推进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也是奠定了整个社会和谐的基础。  

2、统一战线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因素  

新世纪新阶段,爱国统一战线已经发展成为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联盟,具有空前的广泛性和包容性。统一战线的内部构成是社会结构的反映,统一战线的内部团结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可以说,没有统一战线的团结就没有全社会的团结,没有统一战线的和谐就没有全社会的和谐。统一战线的本质是大团结、大联合。通过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前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不断巩固社会主义劳动者之间的团结,充分发挥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工人阶级、广大农民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根本力量的重大作用;必须不断加强同包括新的社会阶层在内的全体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的团结,鼓励和支持他们为经济社会发展积极贡献力量;必须不断搞好同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和海内外各方面爱国力量的团结,共同为祖国统一和民族振兴而奋斗。  

3、统一战线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效途径  

一个社会是否进步,取决于全体人民能否各尽所能、各得其所;一个社会是否和谐,取决于整个社会能否和而不同、和睦相处。特别是我国这样一个有着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的历史条件下,社会的多样性特征更加突出,各种差异明显扩大,有工农、城乡和地区的差别,有党派、民族、宗教的差别,又有新出现的建设者与劳动者、爱国者的差别,“一国两制”条件下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的差别,利益关系和社会矛盾日趋复杂。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通过有效途径来实现我国社会一致性和多样性的有机统一,达到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相互冲突。新时期的统一战线具有广泛性、包容性、多样性等特点,能够通过求同存异、体谅包容、平等相待、民主协商的方式,为在全社会形成谅解宽容、团结互助的良好风尚和平等友爱、融洽和谐的人际环境作出积极的贡献。  

4、统一战线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实践  

从历史上看,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高度重视统一战线,妥善协调和解决了民族资产阶级、党派、民族、宗教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极大地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不仅很快恢复和发展了国民经济,社会面貌和社会风尚也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整个社会空前团结、和谐。1957年后,由于“左”的错误思想影响,把社会主义社会中一定范围内存在的阶级斗争扩大化和绝对化,最终导致了“文革”的十年内乱,统一战线也被摧残得七零八落。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总结历史经验,实行拨乱反正,进一步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形成了目前我们国家政通人和、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的大好局面。实践证明,什么时候重视发挥统一战线的作用,我国社会就更加和谐、稳定;什么时候忽视统一战线的作用,我国社会就会缺乏活力,矛盾加剧,甚至导致社会动荡。  

二、统一战线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统一战线是协调关系、化解矛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法宝。  

1、统一战线是凝聚人心、汇集力量、实现团结的重要途径,能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强大的力量源泉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依靠方方面面的团结,最广泛地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统一战线的主题就是大团结、大联合。其优势在于,在坚持共产党领导的前提下,实现全国各民族、各党派、各阶层、各方面力量最广泛的联盟。统一战线可以最广泛最充分地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把全民族的意志和智慧凝聚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个目标上来。  

 2、统一战线具有协调关系、化解矛盾、维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统一战线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考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