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廉政文化建设的探索和思考
推进廉政文化建设的探索和思考
当前,人们在以推进廉政文化建设为抓手唱响反腐倡廉主旋律,这为《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所谓廉政文化,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特定的社会群体活动中所形成并崇尚的社会功德意识和正确的价值观,反映了人们对制度约束力的认同。具体指在廉洁执政方面所创造的思想、政治、法律、道德的标志水平,反映了廉政建设的变化、发展和进步状态,是政治文明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其内容应包括廉洁执政的意识形态、完善规范的法律制度和勤勉奋进的实践行为等三方面的内容。它涵盖了提高人的素质文化的方方面面,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对如何运用科学的文化理念指导党风廉政宣传教育工作,着力增强党风廉政宣传教育工作的文化含量和文化效益,开创廉政文化建设的新局面进行一些有益的探索和思考。
一、当前廉政文化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党风廉政宣传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文化建设的重要内涵。加强党风廉政宣传教育工作,当务之急是对社会上的廉政文化现象进行自为化。要通过党风廉政宣教工作的具体内容和载体不断增加文化含量,融入文化建设的过程,自觉地驾驭廉政文化、引导廉政文化,从而建设廉政文化,使廉政文化建设更好地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服务,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政治文明建设服务。但是综观现状,当前廉政文化在认识上、组织上和落实上仍有一些问题需加以解决,否则必将对新时期反腐倡廉工作全局造成不利影响。
1、认识有待提高。由于宣传层面不同,人们对何谓廉政文化的认识有待提高,对廉政文化文化的理解并不全面。一说到廉政文化,人们首先提到“上大课、做报告、树典型”等廉政教育老三篇;一问到负责部门,自然地就认为是文化局。而文化局所从事和管理的只是群众文化,只对群众文化馆(站)具有直接行政领导权和业务指导权,与廉政文化的应有之义有一定差距。理解的偏差,造成了廉政文化发展的不平衡,难以满足不同层次人们的需要。许多人不理解廉政文化也可以包括一定地域内的社区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等,导致孤立地看待廉政文化问题,把廉政文化与精神文明、教育、科普、文娱、体育等分割开来,形成人们对廉政文化固有的思维定势。
2、组织有待细化。虽然按照要求,抓党员干部队伍的廉政文化建设是全党的“共同事业”,各级党委、政府要齐抓共管,各级党组织尤其是党委必须把廉政文化建设列入“正规”议程;纪委要做好组织协调工作,特别是纪检、组织和宣传三家要既通力协作又各司其职,充分发挥党的核心部门“大宣教”合力的示范作用。而实际上,经常是纪委一家在单打独斗,有关要求和实际操作相脱节现象依然突出。主要原因在于许多人包括党政机关许多部门负责人也认为抓廉政文化建设是纪委的事,最多和文化宣传部门扯得上一点边,和他们不大相干,总是被动接受或以经费缺乏为由进行推诿,有的成员单位参加完联席会议之后也就算完成了任务。抓廉政文化建设的有关机制问题实际上成了纪委部门一厢情愿的事情,并没有纳入各部门工作机制范畴里。
3、结构有待完善。当前廉政文化结构还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表现在:一是与道德文化建设结合不紧。廉政做为一种为官之德,廉政文化是道德文化——一种公职人员的道德文化这种认识并没被人们普遍认同,主要在于当前社会中腐败呈现出普遍化、流行化、社会化的趋势,成为一种社会风气和生活方式,渗透到日常行为模式中。廉政文化也受到腐败文化的严重挑战,出现了“笑廉不笑贪”、“好的不香,坏的不臭”等扭曲现象。二是忽视与法治文化建设相交融。你做你的廉政文化建设,我做我的法律法规宣传,廉政文化建设并没有与现有的一些法律法规宣传阵地有效结合,法律法规知识也没有利用廉政文化建设载体进行大力宣传。主要在于人们没有意识到廉政文化应该是一种法治文化,在廉政文化建设过程中,既
推进廉政文化建设的探索和思考
本文2011-09-23 16:07:33发表“理论文章”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961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