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人大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调研报告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党中央正确把握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新特点,解决当前社会管理中突出问题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全国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人大作为国家权力机关在这项重要政治任务中必然不能缺位。本文就地方人大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中的地位作用、根本任务及对策建议作一些粗浅的思考和探讨。
一、地方人大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中的地位作用
地方人大要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中有效发挥职能作用,首先要准确认识地方人大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中的地位作用问题。在这个问题上,有些同志错误地认为中央确定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中,没有提到人大,没有人大什么事。有些同志则模糊认为,人大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中的地位作用只是体现在“社会协同、公众参与”上,和社会其他团体所处地位一样。我们认为,中央确定的社会管理格局是针对社会管理事务的直接、具体参与者来讲的,而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作为国家的权力机关,它管理国家事务、社会事务,不是直接具体去介入,而是通过依法接受党的领导,并对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的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行使法定职权而发挥作用的,所以社会管理格局中自然不可能具体点到人大。因此,对地方人大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中的地位作用,不能只是从中央确定的格局中简单、生硬对号入座。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的性质,决定了它在国家的政治、社会生活具有重要地位作用,社会管理就是社会生活的最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在社会管理中必然具有同等的重要的地位作用。对社会管理格局中的直接参与者来说,有以下重要的作用。
1、是实现“党委领导”核心作用的重要途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党的执政地位则是通过对国家政权机关的领导来实现,并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原则。党的主张要经过人大的法定程序,形成法律,才上升为国家意志,或形成各级国家权力机关的决议决定,变为全体人民的共同意志。党组织推荐的人选要经过人大的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政权机关领导人员。因此,党在社会管理中的核心作用的发挥与各级人大职能作用的发挥紧密相连。
2、是落实“政府负责”主导作用的重要推力。我国《宪法》规定,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由同级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人大负责,受人大监督,人大及其常委会与同级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之间是决定与执行、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政府在社会管理中的重大事项必须报同级人大决定才能实施,政府在社会管理中每个环节必须接受人大监督,政府社会管理职责履行状况必须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报告,接受审议。因此,各级人大对各级政府在社会管理中主导作用发挥具有支持、监督和促进作用。
3、是凝聚“社会协同”合力作用的重要支撑。毋庸讳言,目前地方人大行使地方国家权力机关职权时,在程序性方面比较到位,实质性方面还需随着民主进程不断推进逐步实现。现实生活中,地方人大往往是作为一套领导班子的角色,对社会管理事务的发挥作用,更多的是通过参加研究各种事项的决策会议或是对社会各方面的影响力体现。从这个意义上说,除了党政班子以外,其他班子在社会管理中作用更类似于“社会协同”部分,那么,各级人大自然是处在“社会协同”最顶级的部分。同时,各级人大领导由于资历深、阅历多、德高望重,对社会各组织在社会管理中的作用发挥也有着重要的影响力。
4、是发挥“公众参与”基础作用的重要力量。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力量在基层,基础在群众。人大代表来自各行各业,根植于群众,熟悉民情,了解民意,社会管理存在什么问题代表能最直接最及时感受到。同时,许多代表还是各行各业的领头人,他们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对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有许多好的思路和办法,一些代表还是直接参与社会管理的领导干部。此外,人大代表在带动其他群众参与社会管理方面也具有很强的凝心聚力作用。
二、地方人大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中的根本任务
社会管理是个老话题,人类形成社会形态后即存在社会管理问题。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则是中央基于目前我国正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与社会矛盾凸显期相叠加的特定历史阶段而提出的新课题。而且,由于当前凸显的社会矛盾大多是不容易解决的顽疾,因此,社会管理工作的加强和创新,并不是一项简单工作,必须加大前瞻性、系统性、持续性和体制性思考和研究,准确把握社会管理规律,寻求治本之策。地方人大作为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中,要克服各种浮躁心态,杜绝形式主义的“折腾”创新,准确把握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中根本任务,使职能作用发挥更具针对性,体现有效性。我们认为,只有以法治理念为指导,以法制体系、法治程序和规范为支撑,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才能真正实现最佳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效益,大力推进民主法治建设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的工作,是地方人大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中的根本任务。
1、加强民主法治建设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崇尚与追求法治。古人就有“无法无天”的说法,把“法”与“天”并列。“天”在中华民族是至高无上的,连皇帝自称“天子”都还是借“天”的威望号令天下。中国共产党人更是历来重视民主法治。毛泽东在回答黄炎培提出的怎么跳出“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 历史周期律时说:“我们已经找到了新路,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要让人民起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邓小平同志在回答意大利记者法拉奇提出的如何避免类似“
地方人大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调研报告
本文2011-08-18 12:06:19发表“调研报告”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947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