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社会管理创新和维护社会稳定的调查与思考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维护社会稳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是满足人民群众新期待的重要举措,是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变化的内在要求,也是新时期我县建设苏皖边界现代化中等工贸旅游城市的重大任务。今年2月19日,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明确指出提高社会管理水平、推进创新社会管理是一项事关社会全局的重点工作。5月21日,罗志军、李学勇、李小敏同志在全省创新社会管理、加强群众工作会议上分别作了重要讲话,同时下发了省委、省政府《关于实施社会管理创新工程切实加强群众工作的意见》,就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和新时期的群众工作提出明确要求。通过前期调研、结合工作实际,对我县社会管理创新作了一些思考。
一、加强社会管理创新、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改革创新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持久动力。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制度创新和社会管理创新,全力维护社会稳定,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全县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我县在连续6年荣获全省“社会治安安全县”的基础上,被表彰为全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县”,并荣获“法治宿迁建设先进县”、全省信访工作“三无”县等称号,全县人民群众的安全感逐年攀升,幸福感和满意度逐步提高。一是社会稳定的总体形势稳步好转。坚持以“大调解机制提升年”为抓手,通过深入开展“三项排查”活动,积极探索建立多元化矛盾纠纷调解机制,建立健全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实现稳评工作对全县重大事项的全覆盖。青阳、梅花等22个乡镇被市委、市政府授予“社会治安安全乡镇”,归仁、太平等7个乡镇被市委、市政府表彰为“法治宿迁建设先进乡镇”。二是信访工作平稳可控。坚持以人为本,信访为民,努力构建和谐信访,实现稳定促和谐、和谐促发展的良性态势,全县信访总量不断下降。三是平安泗洪建设初见成效。全县违法犯罪得到有效控制,连续五年实现命案全破目标。按照“提升技防,扩大人防,完善物防”的要求,社会防控网络得到进一步完善,构建了公安中心网、社会防控网、农村联防网。四是法治创建有效推进。全县行政机关负责人行政诉讼出庭应诉率100%。全县10项法治建设实事项目全部推进到位。五是基层基础建设得到强化。不断深化“省级综治基层基础示范县”建设,着力推进乡镇政法综治中心和村级综治办、警务室规范化建设。探索出乡镇政法综治中心一站式服务、一元化管理、一条线运作的“三个一”工作模式。
我县在加强社会管理创新、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是,与市委、市政府的要求相比,与我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形势相比,与广大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需求相比,我县在社会管理的体制、机制和方法上仍存在着很多薄弱环节。
加强社会管理创新,是贯彻上级要求、满足群众期待的需要。
社会管理是人类必不可少的一项管理活动,社会管理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就必须不断创新。在当前经济社会形势发生深刻变化的情况下,创新社会管理,首先是又好又快推进“两个率先”的需要。胡锦涛总书记对江苏发展提出了“六个注重”的要求。省委十一届十次全会提出,以重点实施“八项工程”来又好又快推进“两个率先”。社会管理创新既是“两个率先”的重要内容,也是又好又快推进“两个率先”的重要保障。创新社会管理也是满足人民群众新要求新期待的需要。泗洪经过近年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在新的发展阶段,人民群众对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愿望更加强烈,对社会公平正义的期待更加强烈,对社会平安稳定的需求更加强烈。回应和满足这些新要求新期待,创新社会管理、建立完善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至关重要。
加强社会管理创新,是实现泗洪跨越发展,实现更大突破的需要。泗洪要实现跨越发展,实现更大突破,必须有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当前,我县既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又处于社会矛盾凸显期。随着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利益格局、思想观念发生深刻变化,新老矛盾相互交织,给社会和谐稳定带来了不可低估的影响。我们面临着一系列新情况和新挑战,突出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一是社会稳定工作压力较大。当前我县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期和关键转型期,因土地流转、征地拆迁、医患纠纷、非法融资及侵占农民工工资等引发的矛盾和问题仍然突出,化解难度不断加大,处理不当极易形成影响社会稳定的热点问题。
二是治安形势依然严峻。刑事犯罪增幅虽然有所放缓,但仍处在高位运行,严重暴力犯罪和盗窃、抢劫等多发性犯罪时有发生,一些治安秩序混乱的重点地区没有得到彻底整治,新型犯罪、流窜犯罪日益突出。同时,少数干警执法简单,重实体轻程序以及执法不规范现象依然存在。近期,入室盗窃现象有所抬头,人员密集场所聚众斗殴事件时有发生。
三是新的社会事务大量产生,社会管理难度不断增加。近年来,我县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不断增加,行业管理、社会组织管理、社区管理、物业管理等产生的社会问题以及信访、土地征用、民生保障等方面的纠纷大量出现,而社会管理体制相对落后,一些社会纠纷和社会矛盾不能及时解决,影响全县的安定团结。以我县的小区管理为例,目前,我县小区主管部门是县城管局,而在小区内部,物业公司是管理主体,部分物业公司没有尽到管理服务的责任,甚至只收费不服务。小区居民之间的矛盾处理无人过问,小区居民的党员生活、文化娱乐以及计划生育等更是无人问津。小区居民对物业公司意见很大。不少物业公司对所在社区的工作不支持、不服从,而居委会又无权对物业公司进行管理,更不可能介入小区的内部管理,使得小区出现城管管不住、社区管不了、物业不想管的管理真空。
四是基层基础工作存在薄弱环节。部分乡镇村(居)委员会作为一线组织、最基层组织不能发挥“属地管理”的应有作用,工作机制不健全。少数乡镇村居干部素质低下、能力较差,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纪律性不强,与新时期我县社会管理要求相比还存有一定差距。
五是网络迅猛发展但监管缺乏。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发展,手机、电脑在群众中基本普及,而政府有关部门在对网络虚拟社会的管理方面既缺少专门管理人才,又缺少有效管理手段,一些网络恶意炒作、鼓吹煽动现象不断。广大网民迫切希望通过网络参政议政,而我们相关部门对此漠不关心,不
关于加强社会管理创新和维护社会稳定的调查与思考
本文2011-08-18 12:10:00发表“调研报告”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947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