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滑县新农村建设的成功探索

栏目:调研报告发布:2011-08-17浏览:2340下载235次收藏

滑县新农村建设的成功探索  

   

摘  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统筹城乡发展的重大决策,也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战略。滑县作为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县,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为农村工作的总抓手,科学组织,多措并举,在新农村建设工作中取得了显著的实效,积累了宝贵的成功经验。  

关键词:新农村;特色高效农业;新型农民  

   

滑县地处河南省东北部,为古黄河冲积平原,面积1814平方公里,辖9镇13乡,1020个行政村,总人口124万,是远近闻名的产粮大县,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标兵”七连冠。作为传统的农业大县,滑县新农村建设任务艰巨。近年来,滑县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农业产业化经营为突破口,以抓好试点村建设为重点,在新农村建设工作中取得了显著的实效,积累了宝贵的成功经验。  

一、科学组织领导,加大资金支持  

2005年,滑县成立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并成立了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等十一个“新农村建设专业协调组”。各乡镇、县直各单位也都成立了相应的组织。滑县县委、县政府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为农村工作的总抓手,认真研究,周密部署,强力推进,先后出台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施意见》、《新农村建设资金整合工作实施意见》和《新农村建设工作考核办法》等相关文件,为滑县的新农村建设加油助力,保驾护航。  

滑县采取规划先行、抓好试点、局委包村、政策倾斜、整合资金、建立台账、加强督导、定期交流、齐抓共管等措施,调动一切积极力量,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机制,引导人才、资金和技术等生产要素流向农村、支持农业、服务农民。滑县的帮建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各帮扶单位共为试点村投入项目资金1573万元,用于打机井、建沼气、硬化道路、植街景树、维修学校、购置图书、安装有线电视、新建文化活动场所等。市、县驻村工作队共捐助现金15万元,培训农民1.6万人次,调整高效经济作物7454亩,发展优质果品554亩,新建密集养殖区58个。  

为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滑县加大了资金支持力度。滑县农村信用社建立了三级服务网络,对农户进行信用评级,实行“一次核定、限额控制、周转使用、随用随贷”的管理办法,积极开展品牌贷款,重点支持反季节蔬菜、禽畜养殖、木板加工等项目,同事还开设大学生创业个人贷款、巾帼建功立业贷款和农村青年创业小额贷款。截止目前,各项贷款累计16亿元,其中农业贷款13.6亿元,占贷款总额的85%,受惠农户达20多万户。  

滑县按照“高起点规划、分步骤实施”的原则,已经全面完成了村镇规划修编,涌现出了越来越多的文化新村、卫生新村、安全新村和文明新村。  

二、搞好试点建设,发挥示范作用  

示范效应是最有说服力的,可以在潜移默化中改变农民的观念。农民思想保守,因循守旧,安于祖辈留下来的现状,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足,热情不够高涨。滑县通过调查研究农村的基础条件,科学规划,合理布局,选择了49个村作为新农村建设试点村,先后投入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项目190个,资金3800万元,使自来水入户率达到90%以上,绿化率达到20%以上,背街小巷硬化率达到 90%以上,村村建成了标准化卫生室、农村综合服务超市和科技文化信息大院,绘就了一幅幅乡村美景。试点村发展起来以后,与周围村庄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使农民亲眼看到了新农村建设给农民生活带来的实惠,使农民从心底拥护新农村建设。  

滑县整合力量,整合资源,倾注财力,全力打造试点村。县财政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先后筹措400万元资金用于试点村建设。2009年,滑县为支持试点村建设,又先后建立密集养殖区10个,总投资1059万元;新建龙头企业18个,总投资1.7亿元。试点村发展起来以后,以点带面,真正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充分发挥了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引领作用、带动作用和激励作用,引导条件差的村谋发展、拔穷根、建新村、奔小康,朝着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迈进。  

三、发展特色农业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滑县新农村建设的成功探索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