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县级财政局“十二五”发展规划

栏目:工作计划发布:2011-08-08浏览:2830下载182次收藏

一、“十一五”期间财政发展回顾  

 “十一五”期间,我县财政工作在省市财政主管部门的关心支持,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保增长,促发展”的工作目标,在增收优势和劣势并存,机遇与挑战同在的总体形势下,尤其是2008年以来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峻考验挑战,全县广大财税工作者以强烈的责任感和担当感,深入贯彻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全力心赴抓收入,千方百计促增长,实现了财政的稳步增收,为推动全县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经作出了重大贡献,为我县“十二五”经济和社会事业向小康迈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十一五”期间财政收入增长情况表  

                                              单位:万元  

年度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地方财政总收入  

7412   

10824   

16358   

23502   

27956   

增长率(%)  

33.4   

46.03   

51.13   

43.67   

17.16   

地方一般预算收入  

6050   

8538   

11563   

15386   

18983   

增长率(%)  

40.14   

41.12   

35.43   

33.06   

32.58   

1、财政收入快速平稳增长。“十一五”期间,我县财政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定不移地贯彻“生态立县、旺市融城、兴工促农、科学发展”的发展战略,坚持“以项目支撑发展,以发展增加收入”,工作成效显著。一大批重点工程项目相继开工建设,投产运营,财政收入实现高速、稳步增长的良好态势,2006年至2010年,地方一般预算收入累计完成60520万元。  

2、财政支出结构明显优化。“十一五”期间,我县财政一般预算支出累计为190528万元。财政投入向“三农”、卫生、教育、文化、社保等民生领域倾斜,向城乡基层倾斜,公共财政的职能日益凸现。2006年至2010年安排农业专项经费、卫生专项资金、教育专项资金、文化事业专项资金、社会保障和就业专项资金逐年增长,平均增长率在30%以上,县各行政村和居委会的运转经费到2010年分别达到4万元和2万元,村专职干部工资提高到每年4800元。全县干部职工津补贴达到15000元/年。  

3、财政收入结构日趋合理。“十一五”期间,我县积极加快培植税源建设步伐,每年县财政安排新型城镇化引导资金、现代农业发展引导资金、新型工业化引导资金近2000万元,有力地撬动了产业的发展,壮大了地方税源。全县规模工业企业总数达到35家。2009年底,规模工业企业完成工业实缴税金达到了5100万元,占地方一般预算收入的35%,工业对地方财政的贡献能力大大增强,特别是金大地公司、铜电公司和中方电力公司三家骨干企业已成为推动全县财税收入大幅度增长的中坚力量。2010年税收收入完成14898万元,占一般预算收入的比重达78%。  

二、“十二五”财政发展规划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一)“十二五”发展规划指导思想  

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生态立县、旺市融城、兴工促农、科学发展”的发展战略和“一年一大步,三年一大变”的阶段性目标,坚持以人为本,按照构建和谐社会要求,明确“十二五”时期财政工作的主要目标和政策措施,提出符合中方实际,具有科学性、前瞻性、可行性、指导性的中长期财政发展目标和政策措施,为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科学发展、促进旺市融城、加速中方崛起提供财力保障。  

(二)“十二五” 规划编制基本原则  

一是坚持立足实际,着眼长远。根据县域经济发展的新要求,以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和城市建设实际为基础,围绕生态立县发展战略,深刻把握我县财政发展面临的新问题、新矛盾,进一步理清中长期发展思路,充分体现规划的宏观性、战略性和前瞻性。二是坚持统筹兼顾,突出重点。总揽全局、科学筹划,正确把握和处理好速度与质量、投资与消费、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等重大关系,准确把握财政工作的着力方向,合理确定财政发展改革的重点领域。三是坚持转变方式,服务经济。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在发展壮大现有规模工业企业的基础上,大力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着力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支持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和绿色经济发展,将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作为财政发展改革的重要任务,促进经济结构优化调整和产业提升,积极打造全国生态示范县。四是坚持以人为本,保障民生。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理念,用活用足财政惠民政策,把财力保障的重点项目与群众的切身利益紧密结合起来,最大程度地满足人民群众的公共需要,推进社会和谐发展。  

三、“十二五”财政发展目标   

1、财政收入目标。全县地方财政总收入按年22%的年平均增长率增长。其中:2011年为34106万元,2012年为41610万元,2013年为50764万元,2014年为61932万元,2015年为75557万元。全县地方一般预算收入按年均25%的增长率增长。其中:2011年为23729万元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县级财政局“十二五”发展规划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