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某县基层群众自治组织防治腐败工作现状及对策

栏目:调研报告发布:2011-07-24浏览:2369下载300次收藏

   作为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的村委会(社区)是最贴近人民群众的一级基层政权,在政权建设中起着基础性和关键性作用。村委会(社区)干部工作在第一线,是新时期党在农村各项方针政策的具体执行者,是农村各项工作的组织者、指挥者,是党的形象在农民群众中的重要体现者,也是搞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直接责任者。他们和农民朝夕相处,既肩负着贯彻落实党和政府路线、方针、政策的使命,又承担着组织农民发展生产、改善生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任。目前,社会主义农村建设正在各地如火如荼开展,随着小城镇建设步伐的加快和农村集体经济的不断壮大,村干部手中的权力也越来越大, “村官”腐败案件涉及的款物主要涉及救灾、抢险、扶贫、防汛、退耕、移民安置费、土地补偿款、合作医疗保险费等,均与农民切身利益息息相关。为保护农民权益,发展农村经济,维护农村社会稳定,我们要深刻认识到农村基层反腐倡廉工作的重要性,就必须认清农村基层干部腐败的现状及成因,针对存在的关键问题和薄弱环节,结合农村基层干部群众思想观念落后的实际,以加强思想教育、制度建设、落实和权力制约为目标,积极创新机制,找准农村基层反腐倡廉工作的有效载体,大胆探索构建新时期农村腐败的预防体系,有效地从源头上预防农村基层腐败的发生。

一、xx县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建设现状及成效

xx县位于云南省东南部、文山州东北部,地处滇、桂、黔三省(区)交界处,是集老、少、边、穷、山为一体的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革命老区县和云南省重点扶持县。全县国土面积7810平方公里,辖18个乡(镇)、174个村委会(社区)、2714个自然村,3112个村小组;居住着壮、汉、苗、瑶、彝、回等11种民族,总人口77.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占95%、少数民族人口占62%,农民人均纯收入2626元,农业产业化程度仍很低,小农经济占据农村经济的主要部分,工业和第三产业仍不发达,财政不能自给自足,是典型的农业人口大县。2010年村两委换届后,全县基层群众组织建设到进一步加强和巩固。

(一)民主选举得到全面推行。在2010年村级换届选举工作中,村“两委”班子全部由差额直接选举产生,民主程度高,选举程序也不断规范。2010,全县174个村委会(社区)选举产生了党组织书记167人,副书记130人,村委会主任167名,副主任173名(副主任兼文书122人),文书21人。新一届村“两委”委员共1278人,其中,村“两委”班子成员交叉任职518人,占委员总数的40.5%,实现村党组织书记与村委会主任“一肩挑”的村122个,占建制村总数73.1%;村“两委”中,有女委员234人,占委员总数的18.3%,其中:女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21人,有53个村有女干部,占建制村总数的33.3%;村“两委”班子成员中,大专以上69人,高中(中专)372人,初中以下837人;35岁以下的干部352人,占委员总数的27.5%,平均年龄39.5岁,比上届下降了0.9岁,有致富能人1116人,比上届增加了28人,占委员总数的87.32%,村“两委”班子结构进一步改善。

(二)村民参加村务管理的能力明显改善。全县174个村委会(社区)认真落实了“一事一议”制度,凡涉及本村发展和全体村民利益的重大事项,都召开村民代表大会进行专题讨论,广泛听取意见和建议,在集思广益、形成共识的基础上决定实施。近年来,村民普遍反映,村里的事让他们知道得多了,找他们商量得多了,村里的决策更加科学合理和切实可行,从而减少了工作上的失误和阻力。坝美镇大寨村和莲城镇法棚村紧紧围绕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注重以点带面,点面结合,整体推进。在推行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中立足实际,改革创新,形成了 “六步走”的议事决策机制:第一步是村民提议,第二步是议事会议题,第三步是在议的基础上村两委会就村民提议的事项进行研究并提出初步方案,第四步是召开党员会讨论,形成初步的决策意见,第五步是把初步决策意见提交村民代表会议讨论表决,三分之二以上通过的,形成决议,第六步是把村民代表会议形成的决议在村务公开栏中向全体村民公开,接受全村村民的监督,没有大的异议的正式形成决策,并组织实施。

(三)农村财务管理进一步规范。自2009年在全县范围内开展村级会计委托代理服务工作以来,严格控制村级组织非生产性支出,切实制止村级组织不顾自身经济条件和承受能力的举债行为,遏制农村新债增加,逐步化解旧债,减轻农民负担。将各项支农惠农资金置于监管之下,消除侵占、挪用农业补贴资金等违法违纪行为,确保中央和地方扶农惠农政策全面落实到位,有效地防止收入不入账,私设小金库,搞账外账等不良现象,保障了村级集体资金的安全。通过统一制度、统一票据、统一审核、统一公开,在制度上和财务收支环节上完善管理,堵塞财务漏洞,充分发挥民主理财小组和村民的监督作用,对农村财务管理由事后监督转变为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的监督,有效地遏制了公款私存、白条抵库、贪占挪用、挥霍浪费等现象。

(四)村级民主监督得到不断完善,监督范围得到进一步扩大。2010年,各乡(镇)严格按照村务监督员的聘用条件,对拟聘人员进行严格筛选、考查,把政治思想好、群众威信高、办事公正的人选聘为本村的村务监督员。全县共聘用174名村务监督员,其中:男村务监督员159人,女村务监督员15人;大学文化1人,中专文化12人,高中文化23人,初中文化134人,小学文化4人;30岁以下的有20人,30至39岁的有56人,40至49岁的有60人,50至59岁的有31人,60岁以上的有7人,平均年龄为42.6岁;共有中共党员122人,入党积极分子2人,群众50人。自聘用村务监督员以来,174名村务监督员认真履职,积极参与本村的各项事务,大胆监督,半年多来,共参与监督事项336次,提出意见建议数461条,被采纳323条,调解农村各类纠纷401次。

二、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发展中遇到的主要问题

xx县是典型的农业大县,做好农村工作、解决好农村工作中的突出问题和困难,对于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某县基层群众自治组织防治腐败工作现状及对策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