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稳健货币政策下县域银行业支持经济发展存在的难点及对策

栏目:调研报告发布:2011-07-24浏览:2642下载271次收藏

    今年以来,国家为了宏观调控的需要实行了稳健的货币政策,从全国来看已取得初步成效,但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在新一轮宏观调控下,由于产能滞后、政策传导机制不畅、银行信贷规模管理从严以及贷款新规操作难度较大等原因,出现了一些新的困难和问题,影响了县域经济的发展,为此,丽江银监分局组织人员进行了调研。

一、    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规模管理从紧,季节性资金投入不足。今年,农村信用社省联社年初一次下达本年信贷规模计划,并要求各区县联社建立贷款规模预警机制,按日监测规模使用情况,县级联社理事长为本级联社贷款规模管理责任人,不得突破。由于县域企业多数为农特产品收购及加工,季节性资金需求集中,而农村信用社现行规模管理,没有考虑县域企业资金需要季节性突出的特点,使企业资金需求与银行资金供应发生了较大的矛盾,影响了县域企业的资金有效供给。

(二) 受托支付过严,企业操作难度加大。贷款新规是保证银行贷款进入经济实体的重要手段,但对于边远贫困的县域企业而言,面对的大多是农产品加工、收购中的个人农户,其资金需求分散、季节性强而且都要现金交易,给贷款受托支付增加了新的难度。同时受托支付对借款人和贷款人而言手续办理麻烦,贷款人为了获得现款可能会伪造交易合同、购销凭证等交易资料以获得贷款,这些可能会产生新的信贷风险。

(三)传导机制不畅,宏观政策效应脆弱。国家宏观货币政策是通过中央银行、货币市场、金融机构、企业及个人,最终作用于国民经济,因此货币政策的效果取决于各个环节的经济行为。边远贫困地区由于信用环境状况欠缺,再加近年来商业银行业务范围向城市集中,县域信贷资金萎缩,造成了政策传导机制上新的弊端,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国家宏观政策的有效传导,国家宏观政策执行效应明显滞后。    

(四)金融产品欠缺,县域信贷投入单薄。县域经济中“农户”贷款多数用宅基地或集体性质土地抵押,其担保不符合银行信贷担保条件,给银行信贷投入带来了困难。如永胜县涛源东村农民胡栋梁,发展经济意识较强,前两年承包村闲置土地200亩种植甘蔗,取得一定经济效益,现又向周边村子承包土地1200余亩,准备种植甘蔗,因付土地承包款及前期投入资金需向永胜农行申请50万元贷款。经永胜农行调查了解,该农户项目收入稳定,每年可实现利润60万元左右,但由于该农户家在农村,房地产均属集体性质,不符合银行贷款抵押担保规定,最终未取得银行贷款支持。                                                                                                    &nbs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稳健货币政策下县域银行业支持经济发展存在的难点及对策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