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贪官外逃的基本特点及预防措施

栏目:调研报告发布:2011-07-16浏览:2920下载182次收藏

贪官外逃的基本特点及预防措施  

   

随着经济体制转型和改革的深入,腐败已日益成为经济发展和改革进程的痼疾,国家公职人员以权谋私(俗称“贪官”)犯罪后携款外逃的案件日益增多。应当从理论上就当前贪官外逃的基本特点进行总结和概括,以建立健全防范贪官外逃工作机制。  

一、当前我市检察机关掌握的贪官外逃的基本情况  

自1994年至2006以来,全市检察机关网上在逃职务犯罪嫌疑人23名人,其中销案7人;抓捕9人;自首7人,未作处理1人。最近几年,我市检察机关所办理的职务犯罪案件未出现在逃人员情况。  

二、贪官外逃的基本特点  

总结近些年贪官外逃现象,有四个明显的特点:  

(一)从外逃的对象上看,中高级领导干部,特别是处级干部、国有企业官员和金融系统人员逐渐增多。  

外逃的国家工作人员中,过去大多是一般工作人员,而近年来级别较高的领导干部也开始外逃。在携款外逃人员中,银行工作人员、财政工作人员、工商管理工作人员,所占比重较大,据有关方面的统计占了70%以上。金融系统是携款潜逃的多发区和重灾区。  

(二)从出逃的时机和过程看,多是早有预谋、精心设计、长期准备,一般都要经历复杂的准备程序。  

从出逃时机上看,目前已从过去的因案发仓促个人出逃,发展到有准备、有预谋的家庭成员全体出逃;从出逃时间的准备上看,除少数因东窗事发临时决定出逃外,一般都要经过一年的准备时间,或者更长时间。  

(三)贪官外逃必然伴随资产外逃,且资产外逃的形式、手段、方式多样,数额巨大。  

(四)从资产外逃的数额和数量来看,目前个案外逃资金数额都比较巨大,已从过去的几万、几十万发展到现在的几百万、上千万,甚至上亿元。愈七成出逃贪官涉案金额过千万元。  

三、、关于健全防范贪官外逃工作机制的若干意见和建议  

要从根本上预防贪官外逃,必须用立法、司法、行政等多学科、多层次、多领域手段综合治理,建立长效预防机制,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对党员干部的监督管理、加强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出入境证照管理以及严格进行海关、边防检验制度化,才能起到有效地预防贪官外逃的效果。  

(一)加强对干部的管理和监督  

首先,加强党员干部思想政治教育。要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贪官外逃,必须强化理想信念教育,高筑拒腐防变的精神堤坝。重点进行廉洁从政教育,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意识,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腐朽没落和腐败思想行为的侵蚀。把廉洁从政作为党员干部工作目标、效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其次,严把干部任用关。严格按照《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公务员法》等法律法规选拔任用干部。其次,真正落实群众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并实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责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贪官外逃的基本特点及预防措施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