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总结五年规划
**镇“十一五”工作总结暨
“十二五”工作安排
2006年-2010年,是我镇实现经济大跨越的五年。五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镇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工作指南,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发展是第一要务,以镇“十一五”规划为发展纲要,以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为发展主线,以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为发展目标,抢抓机遇,明晰思路,完善措施,稳步推进苹果、烟叶、项目建设、新农村建设等重点工作;顺利完成了“十一五”期间各项工作任务,开启了“十二五”发展新征程。全镇呈现出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农村经济强力推进,社会事业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发展以及人民生活迈上了新的台阶。
一、过去五年工作回顾
(一)五年来,全镇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人均收入、招商引资、非公有制经济5项主要经济指标均提前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的预期目标。全镇地区生产总值年均递增23%;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39%;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22.9%,农民人均纯收入是“十五”末2875元的1.8倍。财政收入是“十五”末136万元的2.7倍,招商引资是“十五”末558万元的3.9倍;非公制经济收入、实现增加值、上缴税金分别是“十五”末3825万元、556万元、68.2万元的2.1倍、4.6倍和3.8倍,全镇发展能量不断蓄积壮大。
(二)五年来,农村经济全面发展。粮食生产持续丰收。五年累计生产粮食4500万公斤,年均粮食总产稳定在900万公斤左右。苹果生产规模不断壮大。积极引进优良品种5个,推广了一系列高新生产技术,使苹果生产科技含量明显增加,优质果率和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进一步巩固了苹果生产在农业经济中的支柱地位。2007年至今全镇绿色食品苹果基地稳定在1.8万亩,推广sod和多维营养苹果3000 亩,累计生产苹果2.2亿公斤,**苹果在第八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上荣获金奖,申报有机食品获得成功,同时**牌苹果又一次荣获“河南省名牌农产品”称号,被省工商局评定为“河南省著名商标”,被市科协授予“优质苹果科普示范基地”、被市农业局授予“水果生产及果农培训”先进单位。烟叶生产水平稳步提高。累计收购烟叶193万公斤,投放收购资金2440万元,实现烟叶特产税532万元。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得以改善,新建炕房170座,新建集约化育苗大棚18座,烟叶烘烤、商品化育苗水平显著提高;投资350万元,对烟站进行了标准化改造,解决了群众售烟难。烟叶产业已成为强镇富民的支柱产业。林业生产成绩显著。累计完成造林2.5万亩;通道绿化82公里;村庄绿化13个;四旁植树3.5万株;林业育苗520亩;全镇森林覆盖率达到74 %。先后被市政府授予“园林绿化先进乡镇”、“林业生态建设先进乡镇”。畜牧产业化步伐加快。全镇各类规模养殖场达12个,比2007年增加8个,初步形成以猪、牛、羊、鸡为主的畜禽养殖格局。2009年全镇肉类总产2547吨、蛋类总产1868吨,比2007年分别增长45%、38%。劳务经济形势喜人。2007年以来,先后与广东、深圳等地企业建立劳务合作关系,累计完成劳动力转移1.1万人次,实现劳务经济收入600万元。2008年度被市委、市政府授予“农村百万劳动力转移工程先进乡镇”。小城镇经营管理不断深化。全镇小城镇累计引进项目6个、资金1.8亿元,完成二、三产业产值3亿元;实现工商税收180万元;新增城镇人口560人;城镇门面房开业率达98%。2006年至今连续五年被市委、市政府授予“小城镇经营管理先进乡镇”、2009年被县委、县政府评为“村镇规划工作先进乡镇”。
(三)五年来,镇村面貌日新月异。交通建设迈出新步伐。投资1000万元,全镇18个行政村全部实施了“村村通”,道路通达里程达44.2公里,部分村实现了通组入户;投资350万元,完成了马蹄至桥河段改建工程;投资430万元完成了6公里长的上石公路建设;教学条件得到新改善。筹资155万余元,新建中小学教学楼4幢;筹资6.8万元,实施了绿化、美化工程。新农村建设取得新成效。打造市级示范村两个,重点整治村4个,累计投资2250万元,相继完成了一期、二期、三期扶贫搬迁工程,不但解决了192户山区群众的安居问题,而且进一步拉大了镇区框架,镇区人口累计增长560余人,城镇功能进一步完善,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加强。新建户用沼气580座,改善了农村住户生活、生存环境。镇区建设彰显新面貌。共投入资金480万元,完成了街道、集贸市场、镇区美化、商品房建设、垃圾中转站等工程建设,城镇化功能不断完善。
(四)五年来,发展后劲明显增强。项目建设成效显著。累计实施各类项目12个,完成投资4.2亿元,其中争取政策性资金520万元。招商引资成果丰硕。引进实施工业项目1个,投资1.2亿元,于2007年动工兴建的桥河水电站项目的建成发电,结束了我镇没有工业项目的历史。民营经济快速发展。营业收入、增加值、上缴税金分别是“十五”末的5倍、9倍、15倍。
(五)五年来,民生事业得到改善。累计发放各类惠农资金446万元;累计发放低保金、五保金、孤儿救助金45万元;投资400万元,完成了**3.5千伏变电站建设任务,基本解决了我镇用电紧张问题;投资30万元,完成了3个信息化村建设,装机容量新增600部,使全镇通讯条件得到了又一次提升。投资210余万元,完成了马蹄、庙上等17个行政村72个自然村的人畜吃水工程,解决了近7000口人的吃水问题;全面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投资147万元,完成了镇中心卫生院病房楼、门诊楼建设和18个村级卫生室建设,使广大群众看病就医条件得以极大提高;武装、团、妇、统计、扶贫等工作都扎实有效开展,取得了明显成绩,社会管理不断加强,全镇大局和谐稳定。
(六)五年来,人居环境显著提升。立足本镇实际,以打造“宜居宜游宜业新**”为目标,持续深入开展环境综合整治,城镇面貌发生深刻变化。投入100余万元栽植绿化树600余棵,新建花池4个,改建花坛 230米 ,改造排水渠 600米 ,新建街区花园2处,垒花池围墙200余米,更换店牌129个,油漆粉刷临街门窗495个,新建垃圾池20个,购买垃圾筒200个,城镇化水平和档次不断提升。先后开展环境集中整治活动10次,清扫街道10万平方米,消除牛皮癣200多条,拆除违章建筑1.4万平方米,不规范户外广告30多处,纠正占到经营40处,先后建成文明生态村6个,辖区面貌得到明显改善。
(七)五年来,综治维稳全面加强。深入开展“四五”、“五五”普法活动,政务、财务全面公开,开展各类宣传活动20场次,收益人数1.5万人。坚决打击和取缔了邪教和其它非法组织,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行为,发案率不断下降,社会治安不断好转,人民群众安全感不断增强。在全镇18个行政村设立警务中心,形成了覆盖全镇的治安网络。2006年以来,共排查各位不稳定因素170件,成功办结162件,办结率达97%,群众满意率达到100%。
(八)五年来,党建工作不断提高。镇党委始终把加强党员、干部理论学习教育放在重要的位置
五年总结五年规划
本文2011-06-10 17:02:03发表“工作报告”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91226.html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
- 乡2024年度基层党建工作总结(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