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抓机遇 乘势而上
抢抓机遇 乘势而上
为全镇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再立新功
――吕向平同志在新厂镇2010年工作总结表彰暨2011年工作动员大会的讲话
同志们:
经镇委研究,今天召开大会,其目的是为了总结2010年及“十一五”期间的工作,安排部署2011年工作。下面,我根据镇委研究的意见,讲三个方面的问题,等会李书记还要做重要讲话。
一、“十一五”简要回眸
十一五”期间,镇委、镇政府紧紧围绕“工业强镇、农业稳镇、商贸活镇”的目标,奋勇争先,开拓进取,真抓实干,较好地完成“十一五”期间的各项工作任务。突出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工业主导地位进一步呈现。 2007年,镇委、镇政府率先谋划,周密准备,积极争取市领导支持,成功地使市委、市政府确定的江北工业园落户新厂,致使新厂的定位成了石首副中心城镇,江北工业大镇,借助这一好的平台,我们成功引进了劲酒、金驰等骨干企业落户新厂。工业兴镇、工业强镇之路在新厂焕发蓬勃生机。截止2010年全镇工业总产值达到3.2亿元,其中规模企业产值达到2.7亿元,比“十五”期末增长近80﹪,销售收入达到2.6亿,比“十五”期末增长近85﹪。工业总产值首次超过了农业总产值,凸显了工业主导地位。
2、农业结构调整进一步优化。全镇在种植业上稳定传统的粮棉油面积,大力推广菜瓜棉、菜椒棉、瓜稻、蔬菜套种等模式,大大提高了土地产出率,切实增加了农民收入。2010年全镇农业总产值达到2.5亿元,比“十五”期末增长48﹪。
3、社会事业进一步发展。十一五期间,全镇修建通村公路120公里,增加自来水受益人口2.3万人,开通数字电视用户5000多户,引资3000万元修建蛟子商贸城,投资近1000万元对镇区主干道及附属设施进行翻修扩建,争取文化教育卫生事业投入近800万元,此外,完成跨村大沟大渠清洗近35公里,投入资金近100万元。
4、人民收入进一步增加。2010年,我镇农民人均纯收入达6770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5216元,分别比“十五”期末增长71﹪和75﹪。
二、2010年所做的主要工作
2010年是“十一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我镇经济实力增长最快、镇村面貌变化较大、人民生活明显改善的一年。过去的一年,镇委、镇政府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以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总体工作思路,扎实工作,锐意进取,较好地完成了2010年的各项工作任务。
(一)、抢抓机遇,经济发展驶向快车道
我镇始终坚持把保增长作为第一要务,紧扣主题,抢抓机遇,把发展镇域经济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壮大工业经济、加快招商引资、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做文章、下功夫、促实效,有力推动我镇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1、工业经济快速增长
我镇始终坚持走“工业兴镇”之路,依托江北工业园积极向上争取政策支持,不断完善园区基础设施,不断加大对企业的扶持与服务力度,使得工业经济快速发展,经济建设实现了新的突破,规模企业产销两旺。去年,全镇规模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2.7亿元,与2009年同期对比增长36%;完成工业销售额2.6亿元,与2009年同期对比增长37%。
2、招商引资成果丰硕
我镇始终坚持全年招商、全力招商、全民招商。2010年,我镇招商引资工作扎实推进,项目建设进展顺利。一是已有的规模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劲牌酒业(石首)有限公司新增投资6000万元,金驰机器、鑫飞达油业、神康机械、惠农生物等几家重点企业都增加投入,继续扩大规模。二是新增二个招商引资项目,其中恒源服饰项目计划总投资3000万元,已投资近1000万元;伊万发饰品项目计划总投资1000万元,已投资200万元。
3、农民收入增长较快
我镇始终坚持把调优农业结构作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方式。在巩固传统的菜瓜棉、菜椒棉、瓜稻等种植模式上,不断探索新型高产高效种植模式。2010年,我镇蛟子村启动蔬菜套种模式,面积达200亩以上,亩产值达5000元以上。据统计,我镇油菜面积为3.2万亩,总产量达5600吨,创产值2000万元;棉花面积为2.8亩,总产量3000吨,创产值8000万元。去年,我镇农民人均纯收入达6770元,增长率为23.3%。
(二)、齐心协力,社会事业步入和谐号。
我镇始终坚持把保民生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抓好抓落实,在具体工作中不断加大社会保障力度,不断增加城镇建设投入,严格落实各项惠民政策,加快发展教育卫生事业,严格计划生育目标管理,强化基层党建工作,努力实现全镇人民安居乐业。
1、社会保障力度加大。为切实改善民生,我镇进一步加大了社会保障力度。一是落实新农保政策。全镇参保人数15842人,收缴参保资金233.3万元,60岁以上老人4784人,已发放存折4725人,每年发放养老补贴312万元。二是改进镇村低保工作。我镇核销了一批已脱贫的低保户,把符合条件的城镇贫困户逐步纳入低保范畴。将农村特困救助改为农村低保,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扩面,新增城镇和农村低保187人。三是解决弱势群体困难。我镇为36名群众争取大病救助资金 8.09 万元;为13户特困群众争取危房改造资金7.3万元;为8名原破产集体企业职工办理社会保险;为10位任职年限较长、贡献较大的在职村干部发放养老补贴7.1万元。四是加大计生奖励扶持力度。发放“关爱女孩”高考助学金1万元,发放独生子女保健费6.48万元,发放奖励扶助资金8.18万元。
2、城镇建设投入增加。去年,我镇筹资60万元修建金驰公路和扩建光明路;筹资30万元架设路灯41盏;投资5万元新安装80个垃圾箱;投资3万元对镇区主干道划分交通标识线。同时,我镇通过土地招商,引进了一名房地产开发商,在世纪大道新建了一幢商品楼,进一步提升了城镇建设品位。
3、教育卫生快速发展。投资近30万元的镇中教师办公室改造工程顺利竣工,卫生院争取资金100万元新建接种大厅和配电房,对住院部进行改扩建,争取宋庆龄基金会基金购置一台救护车。教育卫生管理水平不断提高,镇中心学校狠抓学校管理、注重激励机制、强化教学质量,镇中、镇小教育教学综合评比位居全市前列。卫生院狠抓内部管理、注重员工培训、强化医得教育,医疗服务质量明显提高。
4、农水建设得到加强。去年,由镇统一资金、统一价格、公开公平招标,组织机械对镇辖区内的银海渠、梅中渠、石江渠进行清洗。全年镇级完成土方5万多方,村级一沟一渠完成土方32万多方,总投入资金达110多万元,极大地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促进了农业增产增效。
5、计划生育逐步好转。我镇坚持做好计划生育“三查”和长效节育工作,加强出生人口性别比和流动人口的管理,严格控制政策外生育,切实稳定低生育水平;健全计划生育利益导向和保障机制,认真落实计划生育奖励扶助政策,扎实搞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提高计划生育服务水平。截止去年9月末,我镇人口出生率为8.68‰,计生率为98.2%,出生婴儿性别比为100:107。二孩以上出生婴儿性别比为100:109,两个年度综合节育率为85%。对符合政策的农村独生子女办理中考加分36人,高考加分45人。
6、惠民政策落实到位。去年,全镇共发放各类补贴资金313.7万元。其中粮食直接补贴发放资金16.3万元;农资综合补贴发放资金70万元;粮食良种补贴发放资金23.1万元;油菜良种补贴发放资金23万元;小麦良种补贴3.3万元;棉花良种补贴34万元;发放家电下乡补贴资金82万元;摩托车、汽车下乡补贴资金62万元。
7、文化事业发展迅速。去年新建赵家湾、陀阳树、新厂、三元沟、泥北、居委会等6个农家书屋,每个农家书屋添置农业科普、教育、烹调、文学等方面书籍5000册。我镇广电网络村村通工程进一步推进,开通数字电视用户5000多户。
8、组织建设得到提高。我镇始终坚持把“建设一个好班子,锻炼一支好队伍,选准一条好路子,完善一个好机制,赢得一个好评价”的“五好”标准,作为党建的基本目标,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积极营造和谐的干群关系、和谐的发展氛围、和
抢抓机遇 乘势而上
本文2011-06-10 12:08:56发表“工作报告”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91200.html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
- 乡2024年度基层党建工作总结(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