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乡镇综合调研报告

栏目:调研报告发布:2011-06-02浏览:2331下载263次收藏

一、“十一五”工作回顾

过去五年,是xx发展步伐较快、质量较高、成效较好的五年。五年来,乡党委政府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紧紧依靠和团结全乡各族人民,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努力克服了低温冰冻、重大干旱等自然灾害带来的严重影响,较好地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的各项目标和任务,全乡经济社会呈现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

2010年全乡农业农村经济总收入27773.65万元,比2005年16986万元增长10787.65万元,增长63.5%,年均递增12.7%。农民人均纯收入2018元,比2005年的1158元人均增收860元,增长72%,“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长率为11.5%。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153万元,同比增长25%。

(一)农业经济稳步发展,经济总量不断增加

粮烟生产得到巩固提高。粮食生产连续5年获得丰收,2010年粮食总产量1359万公斤,年均递增18.7%。山区烤烟支柱产业得到巩固,实现了“既控得住,又稳得住”的目标,烘烤技术得到进一步改进,烟叶品质得到进一步提升。2010年完成收购任务62.5万公斤,实现产值965万元。

畜牧业进一步发展壮大。2010年全乡存栏大牲畜1.6万头(匹),生猪3.7万头、山绵羊2.4万只、禽类5.5万羽。出栏肉猪3.8万头,肉牛0.31万头,肉羊1.6万只,肉禽出栏10.7万只,禽蛋产量54吨。分别比2005年同比增长22.6%,21.3%,35.8%,22.3%,11%。实现畜牧业产值8000万元,比2005年1275万元增长341%,年均增长率为68%。

林业效益日趋明显。五年来,累计完成封山育林23万亩,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19万亩,完成人工造林10万亩,采伐人工商品林12万立方米,实现木材价值1亿元,平均每年实现木材产值2000余万元,加上其他林业经济收入,每年林业产值3000万元,人均林业经济收入1000元。森林覆盖率由2005年的52.8%提高到2010年的56.9%。

劳务经济增长较快。做好农村剩余劳动力技术培训,积极搭建就业服务平台,着力解决留守人员生产生活问题。五年来,累计输出农村剩余劳动力1万余人,实现劳务经济1亿元。

其它产业取得新突破。五年来,坚持稳粮强烟调结构,发展优质高效农业,以优质稻、冬早洋芋、生姜、热果、油茶等为主的后续新兴产业发展迅猛。2010年,种植优质稻0.85万亩,产量500万公斤,实现产值2000万元,种植冬早洋芋2万亩,产量4万吨,实现产值6000余万元,柑桔、大枇杷、大树杨梅等热果1.5万亩,实现产值900余万元;生姜2万亩,产值4000万元。

(二)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发展后劲不断增强

五年来,投资470.49万元,新建各种水利工程45件,新增灌溉面积0.05万亩,改善灌溉面积0.08万亩,解决了9589人的饮水困难。农业机械化程度明显提高,2010年农机作业面积达1.9万亩。投资1000余万元,修通了菌凤(菌子山-凤凰谷)旅游专线,完成了水寨、花桂、鲁克、平寨的乡村公路建设,全乡通车里程达600公里。投资2200万元,分两批实施了法岗、花桂等6个村委会的“866”工程,54个自然村1.3万群众受益。投资800万元,完成狗街、曲祖、新庄科3个村委会新农村建设。投资267万元,实施了下沙戈寨、脚家箐、新庄科、水寨、大厂5个省级重点村建设。投资200万元,完成水寨、下冷坡梁、路稠3个民族团结示范村建设。农村能源建设力度加大,完成沼气池建设5000口,清洁能源使用率达64%。

(三)旅游产业健康发展,第三产业全面提升

旅游集镇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先后投资2000万元,实施xx大道硬化、绿化,民族文化广场建设,民族文化广场商住楼建设等工程。新建了乡村客运站、龙布瑞酒店、三观楼酒店等旅游服务配套设施,交通、餐饮、住宿条件得到改善。成功举办了十一届“三月三”民族民俗文化旅游节,xx对外知名度不断得到提高。2005年8月,被评为全省规划建设60个旅游小镇之一。2007年,被评为云南省第二批“生态乡”。2010年,被评为云南省第三批文明风景旅游区,凤凰谷风景区成功申报为国家4a级风景区。2010年,共接待游客4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8000万元。

(四)财税收入稳步增加,存款金额较快增长

着力加强财源建设,强化税收征管,财政运转正常。2010年全乡财政总收入275.5万元,与2005年175万元相比增长57%,实现地方财政一般性预算收入55万元。实现存款额达8775万元,与2005年相比增长139%。

(五)民生问题高度重视,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科技推广力度加大。以农业农村实用技术为核心,以培养乡土人才为重点,不断加大培训力度。积极引进新技术,在烟叶施肥、烘烤和优质稻种植上取得新的突破,冬早洋芋推广“双垅高墒”种植技术,平均亩产2吨以上,科技对农业生产的贡献率进一步提高。

教育工作成绩显著。认真落实“两免一补”政策,2010年,全乡共减免中小学生教科书费31.1万元,补助寄宿制学生生活费90.6万元。五年投入954万元,实施中小学危房整体改造暨标准化建设,教育基础设施得到改善。2010年“两基”迎国检得到了省市检查组的充分肯定。

文化事业健康发展。2009年,投资100万元完成乡文体综合站建设。建成7个村级文化活动室和4个农家书屋,今年还将新建6个村级文化活动室和3个农家书屋。继续实施“电影下乡”工程。全乡7户农村文化户、8支文艺演出队,每年为群众和游客演出110场次,观众达万余人。

卫生事业稳步推进。医疗卫生设施进一步改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进一步提高,深入开展高危孕产妇救助、结核病免费治疗、乳腺疾病普查普治等工作,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扎实有效地开展狂犬病、手足口病、流感等重大疫病的监测、预报及防控工作。2010年减免群众新农合医药费、住院费5.8万人次220万元。

计生工作成效明显。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2010年新生婴儿240人(男121人,女119人),人口自然增长率6.9‰。投资90万元完成计生服务站建设,13个村委会均配备计生服务医疗室,基层生育保健服务设施进一步加强。

扶贫开发力度加大。扶贫开发工作坚持以整村推进、产业开发、异地搬迁、社会帮扶、小额信贷等扶贫项目为重点,致力于全乡贫困地区人民群众脱贫致富。低保、五保救助工作力度加大,2010年全乡有低保户1381户2783人,发放农村低保救助、补助金285万元,发放五保救助金、补助金14万元,向受灾农户、五保户、农村特困户发放救济大米4万公斤。落实非农业低保26户47人,发放非农业低保补助金2.5万元。发放残疾军人、军烈属、复员军人优抚金、生活补助金24.8万元。全乡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覆盖率74.6%,发放农村社会养老保险3200人52万元。

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好转。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认真落实安全生产目标责任制,加强道路交通、水运、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产品质量和食品卫生等安全管理,采取“人盯人、人盯车、人盯船、人盯矿”措施,认真开展安全综合治理和专项整治,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五年来,全乡无重大安全生产事故发生。

民主法制建设稳步推进。自觉接受人大的监督,依法公开行政,完善民主制度建设,认真接待群众来信来访,不断提高行政效率。建立健全村级防控体系,推行社会、学校、家庭“三位一体”的青少年教育机制,巩固和强化“平安xx”、“平安乡镇”创建活动成果。五年来,全乡刑事违法案件发案率逐年降低,群众安全指数逐年提高。

其他各项事业协调发展。关心和重视老龄工作,切实保障和维护老年群体的合法权益,2010年发放高龄补助94300元,积极组织老年人参与各类文体活动,创建市级敬老先进村13个。妇女儿童工作扎实有效,2010年开展妇女技能培训26期培训2000人次,结合旅游开发,动员广大妇女发展民族服饰、手工艺品、养殖等产业,并在小额贷款、创业贷款等方面给予了极大的扶持,2010年发放小额贷款252万元。切实组织家长儿童开展丰富多彩的儿童文体活动,同时,倡导单位职工伸出关爱之手捐款2800元帮扶贫困儿童、残疾儿童、单亲儿童、孤儿215名;深入开展心系干旱缺水儿童爱心捐助活动,接收捐赠抗旱物资(矿泉水)19吨(折合人民币3万元),全部分发到缺水的各完小,极大的缓解了在校儿童饮水难题。圆满完成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2010年乡党委政府领导接访群众10批次,112人,干部下访216人次,办理来信来访184批次,370人,案件办结率97%。

(六)创新载体,党的建设不断加强。实行党建目标考核责任制,加强政治理论学习,积极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努力做好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做好村级活动场所建设,积极发展党员,村集体经济发展有所突破,加强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和大学生“村官”管理,做好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加大对外宣传,持续深入推行群众事务代办制、驻村夜访制、“村官论坛”三项制度,2010年共为群众代办升学就业、户籍办理、土地审批、建房手续等各类事务1798件,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231件。2010年,我乡创建为第三批省级“文明风景旅游区”、市级“五星级”平安乡,没有发生一起党员干部违法违纪问题。

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xx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困难和不足。一是基础设施薄弱,缺乏龙头企业,农业产业化进程缓慢;二是招商引资力度不够,缺乏集镇建设资金;三是农业科技水平低,劳动人口素质亟需提高;四是财政收支矛盾突出,直接投入经济社会发展项目的资金有限。这些问题只有不断加快经济社会的发展才能解决好。

二、“十二五”奋斗目标和发展思路

今后五年乡党委政府工作的奋斗目标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这一主题和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这条主线,深入实施“农业稳乡、林果富乡、商旅活乡、科教兴乡、党建立乡”发展战略,突出做好中心旅游集镇、中心村深度开发建设,突出做好招商引资工作,突出做好社会事业发展,突出做好热区作物开发,突出做好安全稳定民生工作,全面构建“生态xx、富裕xx、和谐xx”。

今后五年的发展思路是:紧紧围绕科学发展主题,认真实施“十二五”规划,快步推进旅游促三产,加强生态保护和建设,坚定不移地建设生态xx;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调优产业结构,提升乡域经济综合实力,坚定不移地建设富裕xx;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核心,加强社会事业建设和管理,坚定不移地建设和谐xx。确保农村经济总收入年均增长12%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0%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2%以上,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5%以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5‰以内,城镇化率年增1%,森林覆盖率年增1%以上。

(一)立足科学发展,突出生态特色,建设生态xx

实施好生物多样性保护,加大中低产林改造力度,大力发展木本油料植物,注重保护和发展乡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乡镇综合调研报告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