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卫生院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情况调研报告
从今年2月25日开始,xx作为作为浙江省试点地区,率先开始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在乡镇一级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一共有457种药物实行了零差价销售,即实行省级集中公开招标采购、统一配送,全部配备使用基本药物并实现零差率销售。在人大代表多次实地走访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听取病人、医生、医疗机构负责人等各方面对新政策的反响反映,了解实际情况,在此,具体反映如下。
一、基本情况
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一个多月来,乡镇卫生院统一实行“原价进原价出”的药价制度,医院销售药严格控制在国家药品目录307种、省级药品目录150种之内,总体上药价大幅度下降,降幅达到50%以上。对此老百姓总体上比较满意,过去看普通感冒至少要自己支付七八十块,现在二三十块就能解决了,能满足基本的医疗需求。对医生来说,门诊量剧增,据统计同比上升40%左右,同时因为药物的限制,开方有所变化,有些药品要替代使用,在接受药品知识培训的同时,要做好病人的解释工作,额外的工作量增大。
二、存在问题
(一)医疗机构运营压力巨大
1、药品“零差价”,老百姓得实惠,但医疗机构运营压力巨大。目前宁波各家乡镇医院、社区卫生服务站点的医疗服务价格不算高,而药品收入占到业务收入的70%左右,基层医疗机构一直靠药品差价来补贴医疗运营成本。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以后,药品零差价就意味着社区医院的“收入缺口”会更大。对乡镇卫生院等医疗机构来说,随着药物差价的消失,医疗运营的最大收入随之消失,以xx卫生院2月25日到3月24日运营情况为例,一个月药品总收入同比减少70万元,预计全年减少1000万左右,而医院其他的挂号、化验、诊疗等收入只有15万左右,远远抵不上每个月运营成本100万的缺口。据估算我们整个xx区就此每年有4亿的缺口需要弥补。在区级财政补贴措施未到位的情况下
乡镇卫生院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情况调研报告
本文2011-06-02 19:51:31发表“调研报告”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909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