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2011年乡镇党委工作报告

栏目:工作报告发布:2011-02-27浏览:2368下载241次收藏

抢抓机遇 奋力拼搏 全力开创xx科学发展新局面
—在中国共产党xx镇第八次党员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1年2月16日)

同志们:
中国共产党xx镇第八次党员代表大会是进入“十二五”开局时刻我镇召开的一次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会议。大会的主要任务是: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五中全会,省委八届十次全会、市委二届十次全会和县委十二届十一次全会精神,全面总结我镇“十一五”以来的各项工作,选举产生中国共产党xx镇第八届委员会和纪律检查委员会,选举产生我镇出席县第十三次党代会的代表,科学谋划“十二五”发展蓝图,安排部署今年重点工作,动员全镇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团结带领各族群众,抢抓机遇,奋力拼搏,全力开创xx科学发展新局面!
现在,我代表中国共产党xx镇第七届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请予审议。
一、过去五年的工作
“十一五”是xx镇发展历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五年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严峻的边境处突维稳形势以及各种自然灾害的严重影响,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镇党委团结带领全镇各族干部群众,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建好23万亩高优农产品基地,抓实新农村建设工程、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平安创建工程,推进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与社会和谐”的发展思路,创新方法,细化措施,全镇呈现经济发展、边疆稳定、民族团结、社会进步的大好局面。“十一五”末,全镇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15049万元,比2005年的5073万元增长9976万元,年均增长24.3%;农民人均纯收入3074元,比2005年的1100元增长1974元,年均增长22.8%,超额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一)产业结构不断优化。镇党委始终把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放在首位,切实加强对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领导。在稳粮基础上,扎实抓好产业发展,区域特色产业带布局基本形成,产业基地由2005年的8.5万亩增加至2010年的23.2万亩。巩固提升甘蔗产业,全镇共种植甘蔗5.2万亩;大力发展特色经济林果产业,累计种植核桃5.2万亩,橡胶5.5万亩,澳洲坚果2.3万亩,咖啡1.2万亩,茶叶7471亩,膏桐1.7万亩,其它经济作物1.1万亩。加快畜牧业发展,通过扶持大户、技术培训、品种改良、强化防疫等措施,畜牧业产值逐年递增,由2005年1000万元增长至2010年的3100万元。
(二)基础设施不断改善。镇党委多渠道争取项目、筹措资金,加快农田水利、卫生医疗、人畜饮水、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瓶颈”制约得以逐步破解,发展后劲得到增强。通过实施兴边富民工程、整村推进项目、安居房改造和移民搬迁工程,广大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14个村的农村公路通达工程全部完工,已有99个自然村开通了公路。修建蓄水池,架设供水管道,加快人畜饮水工程建设,已有89个自然村架设了自来水管道;实施灌溉沟渠和坡改梯建设工程,提高农业产量。协助县上组织实施农村电网改造工程,解决了长期困扰农户的用电难题,目前,全镇已有103个自然村通了电。认真组织开展“两有两洁”建设工程,村容村貌得到较大改善;切实抓好村卫生室建设,实现了每个村都有卫生室,并配备了24名村医。协助县上做好昆钢水泥厂、劝桥河电站、凤尾河电站、大丫口电站、中山河水库等重大项目建设工作。以旧村旧房改造为抓手,全力推进新家园行动计划。2010年,县上下达我镇旧村旧房建设任务407户,目前,已完成233户,321户正在建设。以后将逐年加大建设力度,使全镇各族群众都有一所平安宜居的新家园。
(三)改革活力不断显现。针对阻碍发展的诸多问题,镇党委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不断完善制度建设,拓展发展空间。一是优化组织资源配置,创新农村工作机制,“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强势推广并显现生机活力,村民参政议事能力不断提高,村民民主自治基础得以不断夯实;二是林改主体改革和退耕还林整改工作全面完成,林农爱林护林意识不断增强,林业经济得到较好发展;三是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全面完成,明晰了产权,落实了受益主体和管理主体,重建轻管的情况得以解决,水利工程惠民效益将逐步显现;四是村级财务改革顺利推进。成立村级会计委托管理中心,实施村级财务公开,村级财务管理得到全面加强;五是招商引资工作效果初显。全镇共引进企业7户,到位资金1675万元,提高了我镇的就业率,促进了全镇经济快速发展。
(四)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不断巩固“两基”成果,教学质量稳步提高;不断加大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校安工程建设推进顺利,办学条件不断改善;全面落实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及贫困生救助,进一步缓解上学难问题。卫生事业健康发展。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建设不断加强,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不断完善,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缓解。计生工作不断加强。认真落实“奖、优、免、补”政策,稳定低生育水平,严格把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以内。文体事业蓬勃发展。认真挖掘和保护民族文化,开展“电视进万家”和“文化三下乡”活动,切实丰富农村群众文体生活;新建文化站和农村健身活动场所,农村文体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科技工作成果显著。以实施边疆解“五难”惠民工程为契机,推广农业科技新技术,建设科技活动室,培训科技致富明白人,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和科普工作不断深入,科技服务能力不断提高,劳动者科技文化素质明显提升。社会保障体系和城乡社会救助体系不断完善。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低保在动态管理中实现应保尽保,应退则退。认真落实党和国家民族宗教政策,宗教事务管理进一步加强。民兵预备役、工青妇、妇女儿童、老龄、残联、气象、普查、统计、档案、安全生产和消防工作取得新进展。
(五)和谐xx建设成果显著。高度重视社会稳定工作。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形成齐抓共管、协调配合保稳定的工作格局。一是有针对性地制定和完善工作预案,及时排查调处各种社会矛盾纠纷,切实加强对全镇热点、难点工作的协调力度,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突发性群体事件,协助县上成功处置“8.08”边境突发事件;二是加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惠民政策的落实力度。认真落实大病医疗救助、种粮补贴、能繁母猪补贴、家电下乡补贴、退耕还林等惠民政策;三是全面实施“五五”普法工作。在全镇深入开展法制教育,进一步增强干部群众的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同时开展“八荣八耻”学习教育活动,有力促进依法治镇和以德治镇进程;四是深入开展“平安xx”创建活动。实行群防群治,扎实抓好禁毒防艾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为全镇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一个公平正义、安定有序的文明社会环境。
(六)党的建设不断改进和加强。一是以边疆党建长廊建设为载体,扎实抓好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突出实践特色,创新活动载体,扎实有效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大讨论、创先争优等活动,进一步解决了一些制约发展的思想问题,全镇工作形成了谋事布局一盘棋、干事热情一团火的浓厚氛围;二是优化基层干部队伍建设,选好配强村“两委”班子。坚持德才兼备、注重实绩、群众公认的用人导向,以村“两委”换届为契机,鼓励机关干部回原籍村参与竞选村干部,坚持“一好双强”的标准,切实加强支部书记队伍建设,全镇村级干部队伍素质大幅提升;三是切实加强党员队伍建设。高度重视党员发展工作,严把程序关、入口关和质量关,注重在年轻、有文化、少数民族、妇女群众中发展党员,增加党组织新鲜血液,增强党组织活力,五年来共发展党员259名,已彻底消除党员空白村组。同时注重加强党员培训工作,利用现代远程教育载体,把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把优秀党员培养成村组干部,提高农村党员带头致富和带领致富的能力;四是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和管理。建立健全学习制度,强化制度建设,规范行政行为,全面推行机关站所“精品亮点工程承诺制”,村“两委”、新农村指导员“实事承诺制”,进一步增强全镇干部职工的大局意识、责任意识;五是狠抓“四个责任机制”的落实。认真抓实党委委员挂钩乡镇机关、企事业单位党支部,乡镇机关、企事业党支部挂钩农村党支部,乡镇机关、企事业党员挂钩农村党员,农村党员联系农户的“四个责任机制”,党群干群关系不断改善;六是高度重视村级活动场所建设。以“六个一”为主要内容的14个村和2个社区活动场所建设全部完成,配备了必要的办公用品;军弄农民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2011年乡镇党委工作报告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