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某县地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1年地方财政预算(草案)报告
xx县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文件(四)
xx县二○一○年地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二○一一年地方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书面)
2011年2月15日在xx县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xx县财政局局长
各位代表:
受县人民政府县长的委托,现将xx县2010年地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1年地方财政预算草案提请县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审查,并请政协委员及列席会议人员提出意见和建议。
一、2010年地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2010年,在县委的正确领导和人大、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全县财政工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xx县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审查通过目标,狠抓增收节支,深化财政改革,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全力以赴做好“扩内需、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各项工作,促进了全县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全县财政总收入完成12594万元,比2009年决算数增收1620万元,增长14.8%。
全县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6765万元,比2009年决算数增收1045万元,增长18.3%。其中:税收收入4794万元,比2009年决算数增收479万元,增长11.1%;非税收入完成1971万元,比2009年决算数增收566万元,增长40.3%。全县财政一般预算支出完成62281万元,比2009年决算数增加9051万元,增长17%;
全县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支平衡情况是:地方一般预算收入6765万元,上级补助收入57113万元,上年结余390万元,调入资金173万元,收入总计64441万元;地方一般预算支出62281万元,上解支出2088万元,年终滚存结余72万元(其中结转下年53万元,净结余19万元)。
全县基金预算收入完成255万元,比2009年决算数减收130万元,减33.8%;基金预算支出完成1288万元,比2009年决算数减少1561万元,减54.8%。
全县基金预算平衡情况是:基金收入255万元,上级补助收入981万元,上年结余209万元,收入总计1445万元;基金支出1288万元,年终结转157万元。
二、2010年全县财税工作主要情况
(一)依靠管理促进增收,提高财政保障能力。
在经济保持稳定发展的基础上,全县财税部门从管理入手,健全和落实各项财政收入征管制度,依法加强税收和非税收入征管,促进财政增收,为提高财政保障能力打下基础。一是认真落实收入任务和责任,加强收入跟踪考核,调动各方抓征管促增收的积极性,每年做到“年初有目标、全年有跟踪、年终有考核;二是严肃征管纪律,充分发挥信息化征管手段的作用,加强税收稽查,提高税收征管效率,全力做到应收尽收;三是加大对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的税收监管,严格执行“以票控税、先税后票”的管理办法,规范代征代扣,确保税收及时足额入库;四是严格减免税审批和税前扣除审批管理,加大清理欠税力度,促进税源转为税收;五是积极推进非税收入管理改革,进一步完善非税收入管理办法,为全面加强和规范政府非税收入管理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依法将非税收入及时足额收缴入库。
(二)积极争取上级支持,缓解县级财政压力。
在县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财政部门在积极组织收入的同时,将争取上级财政的关心和支持作为重点工作,在全县各级各部门的密切配合与共同努力下,2010年我县争取到上级各种补助56240万元,比上年增加8623万元,其中:财力性转移支付23032万元,比上年增加901万元,专项补助33208万元,比上年增加7722万元。上级财政对xx的政策倾斜和不断增加的资金支持,为缓解我县财政困难,支持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积极筹措资金落实和兑现各项民生增支政策,优化支出结构,努力构建公共财政体系。
一直以来,县委、政府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有关“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各项重要政策措施,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把改善民生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与落脚点,把群众的冷暖放在心上,千方百计筹措资金保障民生需要,努力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的实现。
一是积极筹措资金落实各项惠农政策,增加三农投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2010年农林水事务支出11780万元,比上年增加4148万元,增长54.4%。全县安排农村能繁母猪保险61万元,水稻保险20万元,发放对农民直接补贴资金2510万元,其中退耕还林补贴442万元,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805万元。通过不断增加投入,全县农村基础设施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农业生产水平显著提高,传统产业得到巩固提升,特色产业规模和品牌初步建立,农业保险范围不断扩大,乡村债务逐步化解,实行“一事一议”,农村焕发新的活力;林业方面,森林生态效益补偿、退耕还林成果得到巩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迈出新的步伐,林农造林护林的积极性显著提高,农村能源建设成果丰硕;水利方面,丛干水库等重大水利工程顺利推进,农村饮用水条件极大改善,水利基础设施明显改善。
二是教育投入稳步增长。2010年全县教育支出11807万元,比上年增加723万元,增长6.5%。在上级财政的支持下,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长效机制全面实施,全县共有20916名中小学生享受到补助公用经费优惠政策,10843人享受贫困家庭寄宿学生生活补助,安排资金3401万元用于农村中小学d级危房改造和校舍安全工程建设,对考取高等院校的家庭困难学生实行了救助机制,农村义务教育“普九”债务化解完毕,“两基”成果得到巩固,教育事业健康有序发展。
三是加大对社会保障的投入。2010年全县社会保障支出10626万元。全年安排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2428万元,27453人领取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金;安排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792万元,共有5265人领取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初步建立起以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城乡最低生活保障为主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了下岗人员再就业、促进残疾人医疗和就业,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标准,残疾人、失业人员等特殊困难群体医疗、生活得到基本保障,农村老党员享受到生活补助,为全县农户购买了农房火灾保险,防灾救灾、恢复重建工作成效显著,红十字事业健康发展。
四是医疗卫生投入大幅增加。2010年全县卫生支出7691万元,比上年增加3988万元,增长107.7%。财政安排资金1674万元,全县13.95万人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 42.25万人次享受了医疗补偿。基本医疗保障覆盖面不断扩大,基层医疗服务体系的完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实施提升了我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水平。
五是科技、文化体育与传媒、计划生育等社会事业协调发展。2010年,全县科技、文化体育与传媒、计划生育支出1490万元,比上年增加306万元,增长25.8%。通过普及科学技术知识,实施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和建设创新型德宏行动计划,加大对科技人员和科技成果的奖励力度,使全县科技创新积极性不断提高,科技成果加速转化为推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文化方面资金的投入,使基层文化馆站、图书馆等硬件设施不断完善,
2010年某县地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1年地方财政预算(草案)报告
本文2011-02-27 15:31:27发表“工作报告”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86929.html
- 2025 年《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考卷一.pdf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