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乡镇政府工作报告二
政府工作报告
——2011年1月18日在xx镇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xx镇人民政府镇长
各位代表:
我代表镇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团结奋进、攻坚克难,“十一五”期间全镇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显著
“十一五”期间,镇政府在县委、县政府和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镇人大及社会各界的有效监督和大力支持下,团结带领全镇广大干部和人民群众,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齐心协力、真抓实干,圆满完成了“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目标任务。
经济总量增长较快,综合实力显著增强。不断创新工作方式,狠抓各项措施的落实,全镇经济呈现出平稳较快发展的态势。2010年,全镇生产总值实现73392万元,比上年增长15%,是2005年的2.3倍,年均增长26.08%;财政收入年均超额完成县下达的任务数;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470万元,比上年增长25.02%,是2005年的 2.6 倍,年均增长32.04%;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4745元,比上年增长10.27%,是2005年的1.8倍,年均增长16.02%;粮食总产量实现2876.2万公斤,是2005年的1.9倍,年均增长17.93%;全镇居民各项存款余额达8500万元,是2005年的2.9倍,年均增长38.66%。
结构调整稳步推进,产业化程度日益显现。紧紧围绕“优粮、强烟、旺畜、兴林、稳薯、固桑、扩菜、推转移”的工作思路,不断巩固提升粮、烟、畜、薯四大支柱产业,逐步培育壮大蔬菜、劳务、核桃等后续骨干产业,农业生产逐步向区域化、基地化、规模化、产业化方向发展。一产业与二、三产业结构比由2005年的69∶31调整为2010年的60∶40。
土地流转有序推进,改革开放成效明显。鼓励和引导农户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合法流转,农村土地依法合理流转的成效初步显现,引进农业龙头企业,推进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进程。五年来,全镇共流转土地2794.18亩,引进香港田园食品有限公司、昆明振宣商贸有限公司等6个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带动群众种植蔬菜、竹柳、金银花、西瓜等。农村综合改革不断深化,政府机构改革积极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改革、教育体制综合改革等顺利实施。
基础设施明显改善,村镇面貌焕然一新。五年来,全镇累计固定资产投资达24838.2万元。重点完成了普山水库和小易堡水库除险加固,“新芳”油路大修改造,乘明和雨补“866”工程,堡子村易地搬迁,7个省级重点村,8857m2的中小学危房改造暨标准化建设,综合文化站、林业站、工会和为民服务中心标准化站点建设,农村公益性公墓等工程项目建设,启动中心敬老院建设项目,农业发展后劲明显增强、村镇面貌明显改观、社会事业明显进步、人文环境明显改善。
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和谐xx稳步推进。通过样板建设和测土配方施肥、良种良法、病虫害防治、增雨防雹、农机作业等新技术的培训及推广运用,全民学科技、用科技的意识不断增强,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日益显现。积极争取项目资金,排除学校危房安全隐患,办学条件不断改善。共拆除危房6828m2,改造新建8857m2,移交村委会1185m2。整合教育教学资源,共收缩校点11个,教育教学质量明显提高。圆满完成综合文化站建设和6个农家书屋工程建设,镇文化站被评为“省一级文化站”。广播电视实现了“村村通”,有线电视入户率达93.9%。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入开展,共创建各类文明村(单位)22个,其中省级文明村1个,市级文明(村)单位3个,市级科普文明村1个,市级文明学校2个,县级文明村(单位)15个。积极参加全县组织的各类文体活动,均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完成了7个村级卫生所标准化建设,自2007年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来,年均参合率达95%以上,累计受益群众35.23万人次,减免医疗费872.2万元,有效缓解了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人口与计划生育政策认真落实,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质,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严格落实耕地保护政策,土地管理执法力度不断加大,依法开展基本农田栽种桉树的清理工作。顺利启动第二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修编工作。省级“生态乡镇”的申报创建工作顺利进行。认真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共兑现各种惠农补助资金3353万元。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民政优抚、农村低保和农村特困户救助政策深入落实,确保了弱势群体的生产生活。“五五”普法工作圆满完成,干部群众的法制意识不断增强。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领导干部安全生产“一岗双责”、信访工作责任制、领导干部矛盾纠纷调处“一岗双责”等机制,全镇社会治安、安全生产形势稳步好转。2006年被曲靖市委、市政府命名为“平安乡镇”。2010年被市委、市政府评为“平安农机示范乡镇”。
政府职能有效转变,自身建设不断加强。认真落实法治政府八项制度、阳光政府四项制度、责任政府四项制度和效能政府四项制度,修改完善了《xx镇机关内部日常管理制度》、《xx镇村干部管理办法》、《xx镇领导干部行政问责办法》和《xx镇领导干部行政问责办法实施细则》等制度,对镇机关中层干部进行了调整充实,干部队伍结构进一步优化。严格执行《中共xx镇委员会议事规则》,自觉接受镇人大和社会各界的有效监督,认真履行职责,依法行政,规范运行。
刚刚过去的2010年,是“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也是全镇经济社会发展极不平凡的一年,镇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镇党委的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有效克服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旱灾带来的影响,圆满完成了镇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
(一)经济结构逐步优化。2010年,全镇遭遇百年不遇旱灾,镇政府认真落实温总理视察抗旱救灾的指示精神,按照“小春损失大春补,粮食损失经济作物补,种植业损失养殖业补,农业损失非农业补”的思路,围绕“抗大旱、保民生、保稳定、保增长、促发展”的目标,积极争取各级支持,强化抗旱移栽、压缩水稻面积、扩大玉米面积及水改旱等有效措施,众志成城抗旱救灾,将农作物损失降到最低程度,夺取了抗旱救灾攻坚战的全面胜利,全镇经济实现了平稳较快增长。
粮食产量稳中有升。全年粮食总播种面积10.35万亩,实现总产2876.2万公斤,产值5436万元,同比增长22.6%。其中玉米制种1.1万亩,实现产值1336万元。
烤烟生产稳定发展。认真落实烤烟生产收购政策,以云87为统一品种,适时移栽大田面积23500亩,超额完成了县下达的烤烟生产收购任务。完成收购总量6.06万担,实现产值4615.3万元。2010年度烤烟生产工作被县委、县政府评为先进单位。
畜牧业生产态势良好。认真做好畜禽常规免疫和重大动物疫病防治工作,防疫密度达95%以上。落实“三百工程”,大力发展规模养殖。新建成300头规模扩繁场1个。至2010年底,全镇共有8个养殖小区、扩繁场,年出栏生猪300头以上的规模养殖大户21户。全年畜产品产量达11850吨,同比增长35%。畜牧业产值达19491万元,同比增长10.5%。
林业生产成绩突出。以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为重点,围绕防护林等项目工程建设,林业各项工作均取得了较好成绩。4000亩石漠化治理和3200亩封山育林项目顺利实施,10000亩中低产林改造圆满完成,创建县级核桃种植示范样板10000亩,森林覆盖率达37.8%。认真落实林改配套政策,发放林权抵押贷款16户240万元。实现林业产值1460万元。林权制度改革和森林防火工作被县政府评为“先进单位”。
薯类生产灾年夺丰收。受百年不遇特大旱灾影响,薯类产量大幅下降,但各项科技措施落实到位,加之市场行情较好,薯类生产实现了大灾之年减产不减收。全年马铃薯种植面积48620亩,实现产值9057.2万元,同比增长36.9%。
蚕桑生产成效明显。通过加强桑园管理,搞好养蚕、产茧各环节的技术指导,精心组织鲜茧收购,全镇的蚕桑生产取得了较好成绩。全年收购鲜茧61.8吨,完成县下达任务数的2倍多,实现收购产值216.5万元,同比增长30.7%。
蔬菜生产逐步壮大。在陆良田园公司等龙头企业和xx镇蔬菜生产专业合作社的带动下,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初步形成。全年共种植蔬菜16000亩,实现产量2400万公斤,产值2256万元,同比增长6.2%。
劳务经济成效显著。把扩大劳务输出作为弥补旱灾损失的有效措施,狠抓向外输出和就地转移。至2010年底,全镇共转移输出富余劳动力6850人,实现劳务收入6850万元,同比增长18%。
非公经济发展较快。全镇现有各类个体工商户673户、从业人员1657人。全镇村办集体企业和个体私营企业实现总产值22158万元,同比增长30%。
(二)招商引资成效明显。引进云南振宣商贸有限公司等企业,在龙潭、双合、xx三个村(居)委会流转土地1500亩,种植竹柳、金银花和西瓜。引进外商投资1000多万元,把高耗能、高污染的龙潭水泥厂,技改转产为纸板厂。
(三)财税金融平稳运行。强化财政收支监管和跟踪问效,做到专款专用。财政收入完成县下达任务,保证了工资的及时足额发放和政府机构的正常运转。加大农村财务管理力度,农村财务收支行为逐步规范,严肃查处各种违反财经纪律的事件,有效防治了农民负担的反弹。全年共发放支农贷款8100万元,比上年增加100 万元,信用镇创建成果得到进一步巩固。供销部门千方百计筹措资金、组织货源,保证了农用生产物资的及时供应。工商、农科等执法部门加大对农用物资的监管力度,保障了农户的合法权益。
(四)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紧紧抓住国家扩大内需机遇,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完成或启动了20件水利工程,“新芳”线10.66公里的油路大修改造,163座卧式密集型智能化烤房,第二期1120m2的学校危房改造,4000m2的廉租房,310亩的蔬菜大棚,2个村级活动场所,1个省级重点村和林业站、工会、政务中心规范化站点等工程建设项目,全年固定资产投资达8470万元,同比增长25.02%。
(五)民生改善力度不断加大。
强农惠农政策全面落实。全年共兑现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助、玉米地膜覆盖补助、良种补贴、农业机械购置补助、退耕还林补助、能繁母猪保险赔付、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补助、家电下乡补贴、义务教育“两免一补”等强农惠农资金972万元。狮子口、xx2个村(居)委会实施“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共补助资金41.6万元。投资41万元实施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民居加固130户,拆除重建24户。投资20万元改造20户民居危房。
扶贫开发工作成效明显。全年共争取发放小额信贷扶贫资金1000万元,扶持农户293户;为20户农村妇女、复转军人、大学生创业提供了100万元“贷免扶补”贷款。圆满完成狮子口村省级重点村建设任务;为981户困难家庭申报了中国扶贫基金会“甘霖行动”资助;组织实施了162万元“曹德旺曹晖”扶贫善款资助项目,惠及全镇3个村(居)委会19个村民小组810户。
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民政优抚、低保补助、残疾人救助、高龄补贴等政策认
2011年乡镇政府工作报告二
本文2011-02-27 15:30:06发表“工作报告”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86928.html
- 2025 年《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考卷一.pdf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