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扶贫办工作总结暨2011年主要工作目标任务
xx县2010年扶贫开发工作在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及上级扶贫主管部门的亲切关怀和县委、县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和《xx县“十一五”扶贫开发规划》,认真贯彻落实省、市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和县委十届六次全会、县第十四届三次人代会议精神,对照年初上镜承诺工作目标任务,切实把扶贫开发作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中心工作,进一步统一思想、加强领导、完善思路、突出重点、强化措施,按照《xx县“十一五”扶贫开发规划》的目标任务要求,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七大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贫困村为主战场,贫困农户为主要对象,以农民增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劳动者技能和综合素质为重点和切入点,坚持解决温饱和巩固温饱并举,开拓进取,截止目前,积极争取各类扶贫项目和资金5319万元,其中:财政扶贫资金1639万元(100万元安居工程100户,104万元基地、引导性培训,兴边富民整村推进项目19个950万元,省级15个重点村225万元,市级产业项目5万元,易地搬迁项目2个175万元,扶贫互助新试点2个60万元,革命老区项目1个20万元)。上海对口帮扶资金470万元;宝钢援建项目资金410万元(其中200万元用于解决人畜饮水项目);扶贫到户贷款指标2800万元,通过项目建设的有效组织实施,预计农民人均纯收入可达2484元,比2009年增长10%,预计解决贫困人口7600人,比2009年增8.6%,较圆满的完成了年初目标任务数,贫困乡村呈现出经济持续增长,社会事业不断进步,贫困农民生产生活条件逐步改善的良好局面,农业农村经济稳步发展,新农村建设全面推进。现将学习和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十一五”扶贫开发成效显著
“十一五”以来,xx县委、政府始终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生产自救、自力更生”扶贫开发原则,不断完善工作思路,强化措施,突出重点、亮点,以贫困村为主战场,贫困户为主要对象,共争取各类各项目建设资金23815万元,通过整村推进、易地搬迁、劳动力转移安置培训、产业扶持、安居工程、到户贴息贷款、上海市及金山区对口帮扶、宝钢援建等项目建设有效实施,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是整村推进顺利实施。按照“统一规划、整合资金、落实责任、形成合力、综合开发”的要求,实施整村推进195个村,整合项目资金5140万元(其中省级130个3840万元;上海市及金山区对口帮扶41个665万元;宝钢援建24个635万元);分别从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生态环境建设、科技培训、社会公益五大类集中综合整治,着力改善贫困村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村容村貌,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6年的1116元增加到2010年的2484元,增1368元增幅为 122.6%(预计数)。二是劳动力转移安置培训力度加大。累计培训9700人投入资金320万元(其中技能培训2700人180万元,引导性培训7000人140万元),外出务工3000人,劳务收入1.4亿元,比“十五”期间增21%。三是科技及产业扶贫取得新进展。“十一五”期间我县重点突出畜牧业、茶产业、蚕桑产业和咖啡产业、中低产林地改造项目投入,投入691.4万元(其中畜牧业121.4万元、茶产业390万元、蚕桑产业60万元、咖啡产业70万元、中低产林改造50万元),比“十五”期间增3.37倍,进一步打牢了山区群众脱贫致富基础。四是安居温饱工程建设效果明显。“十一五”期间投资4620万元,使1848户近8316人贫困人口,彻底告别了四面通风,摇摇欲坠的茅草房和杈杈房、危房,比“十五”期间增2倍。五是易地扶贫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十一五”期间投入易地扶贫资金545万元,完成易地开发转移安置242户1210人,从根本上改善了搬迁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基本解决了搬迁群众的温饱问题。“十一五”期间累计解决贫困人口36525人,比“十五”期间增9.8%。六是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十一五”期间新增可灌溉基本农田2089亩,新增经济林果82178亩,新增牲畜类(猪牛羊等)养殖9605头,新增水渠97公里,新架设人畜饮水管道206公里,新增连(串)户硬化路面237公里,新建沼气池及节能灶1759口,实用技术培训94861人次。
二、2010年各项工作主要做法
(一)充分认识“创先争优”及“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和“效能政府”建设教育活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与扶贫工作有机融合,建设廉政服务学习型机关。办领导始终履行“一岗双责”目标责任,结合“创先争优和学习刀会祥同志先进事迹”及“民主评议政风行风”、“七制度一办法”教育活动,开展强化学习制度,适时学习、深入学习,树立终身学习观念,学而思进,主要选学省、市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县委十届六次全会精神及邓小平建设社会主义特色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文献、十七届四、五中全会、《党章》、《效能政府四项制度》等,认真查找在思想解放、体制机制、工作作风、工作方法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并围绕这些问题进行深入系统的分析研究。始终把党风廉政建设同行业政风有机融为一体,不断强化工作措施,提升干部职工廉洁自律意识和服务意识,为顺利完成全县扶贫开发工作任务起到了积极的保障作用。
(二)认真做好2009年度各类各项扶贫项目的扫尾、验收工作。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责成县扶贫办、县人大办、县政府、县政协办、县监察局、县审计局、县财政局等相关部门领导成员组成县级扶贫项目检查验收组,对我县2009年度实施的中央及省级财政重点扶持村项目19个投资950万元、上海市及金山区帮扶项目12个投资420万元、宝钢集团援建项目6个投资210万元、扶贫信贷项目指标3000万元、县内就地就近搬迁安置点2个投资200万元、劳动力转移培训项目3700人投资116万元等建设项目采取“听、看、查、访、谈”的方法进行了检查验收。在整个扶贫工程项目实施中,各项目实施乡(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组织受益农户严格按照实施方案要求进行建设,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抓好了项目实施进度,做到了领导到位,措施到位,补助到位,落实到位,如期完成建设任务,建设质量合格,并通过市级交叉验收,做出了验收结论,提出了整改建
一、“十一五”扶贫开发成效显著
“十一五”以来,xx县委、政府始终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生产自救、自力更生”扶贫开发原则,不断完善工作思路,强化措施,突出重点、亮点,以贫困村为主战场,贫困户为主要对象,共争取各类各项目建设资金23815万元,通过整村推进、易地搬迁、劳动力转移安置培训、产业扶持、安居工程、到户贴息贷款、上海市及金山区对口帮扶、宝钢援建等项目建设有效实施,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是整村推进顺利实施。按照“统一规划、整合资金、落实责任、形成合力、综合开发”的要求,实施整村推进195个村,整合项目资金5140万元(其中省级130个3840万元;上海市及金山区对口帮扶41个665万元;宝钢援建24个635万元);分别从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生态环境建设、科技培训、社会公益五大类集中综合整治,着力改善贫困村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村容村貌,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6年的1116元增加到2010年的2484元,增1368元增幅为 122.6%(预计数)。二是劳动力转移安置培训力度加大。累计培训9700人投入资金320万元(其中技能培训2700人180万元,引导性培训7000人140万元),外出务工3000人,劳务收入1.4亿元,比“十五”期间增21%。三是科技及产业扶贫取得新进展。“十一五”期间我县重点突出畜牧业、茶产业、蚕桑产业和咖啡产业、中低产林地改造项目投入,投入691.4万元(其中畜牧业121.4万元、茶产业390万元、蚕桑产业60万元、咖啡产业70万元、中低产林改造50万元),比“十五”期间增3.37倍,进一步打牢了山区群众脱贫致富基础。四是安居温饱工程建设效果明显。“十一五”期间投资4620万元,使1848户近8316人贫困人口,彻底告别了四面通风,摇摇欲坠的茅草房和杈杈房、危房,比“十五”期间增2倍。五是易地扶贫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十一五”期间投入易地扶贫资金545万元,完成易地开发转移安置242户1210人,从根本上改善了搬迁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基本解决了搬迁群众的温饱问题。“十一五”期间累计解决贫困人口36525人,比“十五”期间增9.8%。六是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十一五”期间新增可灌溉基本农田2089亩,新增经济林果82178亩,新增牲畜类(猪牛羊等)养殖9605头,新增水渠97公里,新架设人畜饮水管道206公里,新增连(串)户硬化路面237公里,新建沼气池及节能灶1759口,实用技术培训94861人次。
二、2010年各项工作主要做法
(一)充分认识“创先争优”及“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和“效能政府”建设教育活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与扶贫工作有机融合,建设廉政服务学习型机关。办领导始终履行“一岗双责”目标责任,结合“创先争优和学习刀会祥同志先进事迹”及“民主评议政风行风”、“七制度一办法”教育活动,开展强化学习制度,适时学习、深入学习,树立终身学习观念,学而思进,主要选学省、市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县委十届六次全会精神及邓小平建设社会主义特色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文献、十七届四、五中全会、《党章》、《效能政府四项制度》等,认真查找在思想解放、体制机制、工作作风、工作方法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并围绕这些问题进行深入系统的分析研究。始终把党风廉政建设同行业政风有机融为一体,不断强化工作措施,提升干部职工廉洁自律意识和服务意识,为顺利完成全县扶贫开发工作任务起到了积极的保障作用。
(二)认真做好2009年度各类各项扶贫项目的扫尾、验收工作。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责成县扶贫办、县人大办、县政府、县政协办、县监察局、县审计局、县财政局等相关部门领导成员组成县级扶贫项目检查验收组,对我县2009年度实施的中央及省级财政重点扶持村项目19个投资950万元、上海市及金山区帮扶项目12个投资420万元、宝钢集团援建项目6个投资210万元、扶贫信贷项目指标3000万元、县内就地就近搬迁安置点2个投资200万元、劳动力转移培训项目3700人投资116万元等建设项目采取“听、看、查、访、谈”的方法进行了检查验收。在整个扶贫工程项目实施中,各项目实施乡(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组织受益农户严格按照实施方案要求进行建设,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抓好了项目实施进度,做到了领导到位,措施到位,补助到位,落实到位,如期完成建设任务,建设质量合格,并通过市级交叉验收,做出了验收结论,提出了整改建
2010年扶贫办工作总结暨2011年主要工作目标任务
点击下载
本文2010-12-25 17:38:04发表“年终总结”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84438.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或者 注册
最新文档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
- 乡2024年度基层党建工作总结(02-19).docx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