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问题及对策
根据县委的调研活动要求,我利用下乡、业余等时间,通过走访、约访、召开座谈会等多种形式,就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问题,进行调查研究,现将调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镇党支部108个,其中农村支部61个,党员2623 名。其中大学生村官任支部副书记2人,大学生村官任村主任助理16人,书记、主任“一肩挑”的有8人。35岁以上村干部73人,占干部总数的94.8%。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村干部92人,占干部总数的32.1%。
二、存在问题
1、部分村班子不团结、内耗严重。由于家族、派系等多种原因,部分两委成员摆不正自己的位置,两委之间互相争权夺利,相互猜疑,部分村两委成员关系不协调,尤其村支部书记和村主任之间矛盾分岐更大,导致两委工作“两张皮”,内耗严重,使全村各项工作不能很好地开展,严重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2、党员发展不平衡、支部班子后继乏人。现在全镇党员干部年龄结构偏大,结构不合理。有的村支部书记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怕有能力的青年人影响自己的“权益”,以种种理由要不长期不发展党员、不吸收新鲜血液、紧闭入党大门,要不只发展自己的家族成员,导致一些有文化、有能力的年轻人被关在党员大门外,致使农村党员老、弱、病残,造成班子后继乏人。而现有的一些只有小学文化程度甚至文盲的党员,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这种状况严重影响了党支部凝聚力、战斗力的发挥。
3、农村集体经济薄弱、发展受限。现有的大部分农村集体经济薄弱,负债严重,又没有产业支撑,使农村的各项事业无法正常开展,我镇西北片地处半山区,没有大企业,不仅村集体经济薄弱,就连村民收入都比较少,严重影响了村道路、两室、饮水等基础设施的发展。
4、农村干部有后顾之忧、工作动力不足。目前,村干部还没有落实相应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除支部书记、村主任工资比较高外(县财政负担),其他两委成员工资得不到有效的保证,有的经济基础薄弱的村的村干部工资年年不能正常发放,影响了村干部工作的积极性,个别因年老、疾病长期担任村干部并退下来的老村干部,生活贫困,得不到组织的照顾,也影响了现任村干部的积极性。
5、组织创新能力不强、工作思路较窄。相当一部分农村干部思想不解放,没有创新能力,长期不发展村集体经济,得过且过,“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没有真正发挥“一好双强”作用,有的村干部没有大局意识、为人民服务意识、带领群众致富意识,只顾自己的“小家富”,不想“大家共同富”。部分村干部没有自我加压思想,不积极主动开创农村工作局面,如在修路、村两室翻建工作上,还停留在满足于完成上级布置的常规性工作和突击性任务,还有一部分村干部存在畏难情绪,有“等、靠、要”思想。
三、对策、建议:
一、健全制度、明确责任,促进农村干部和谐。
农村两委关系密切,与村支部书记和村主任协调配合、职责明确、团结共事是密不可分的。而有的村“两委”关系之所以不协调,主要原因就是对自身位置认识不清,职责不明,互不服气。有利的事争着抢着干,无利伤人的事推诿扯皮无人管。因此,首先,健全完善制度。通过学习培训、制度下乡等措施,进一步落实“一制三化”工作制度,用健全完善的制度明确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的地位,使村支部成员和村委会成员明白工作流程制度,明白村委会是在村党支部领导下开展工作,是领导与被领导关系。其次,明确职责。按照工作职责,对两委成员明确分工,各负其责,防止互相扯皮推诿。第三,积极发挥镇党委作用,在协调村两委,尤其是村党支
浅谈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问题及对策
本文2010-12-02 09:30:51发表“调研报告”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824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