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管理应着重加强村级财务管理
财政管理应着重加强村级财务管理
村级组织是一个较为特殊的组织,依照《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它属于自治组织。但它既要自主履行村务管理职能,又要协助政府从事行政管理工作。在此情况下,村级组织的状况,特别是财务管理状况,直接关系到村民的切身利益,关系到一方的社会稳定。农村财务管理问题历来是广大农村干部、群众最关心的热点问题,也是一直影响农村稳定的焦点和阻碍农村经济发展的难点。如何规范村级财务管理便成了当前财政管理工作的重点。
一、村级财务管理的现状分析
(一)村级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是村干部工资待遇低。通过对拾桥镇2008年村干部工资调查了解,村支部书记工资最高的9477元,少的8723元,而其他村干部的工资不足6443元。扣除燃油费,电话费等费用,村干部的工资最低的只有4963元,严重打消了干部的工作积极性。
二是执行财务制度不严。《湖北省农村集体资产管理条例》和村级财务制度明文规定,会计负责村级财务的核算和监督。但是有的村主任直接经手现金,自用自批,自收自支,会计成了“票据保管员”。个别村大额支出不经集体研究讨论,少数人说了算,存在挥霍公款的现象。
三是资产管理欠规范。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村级农田水利、道路建设、房屋建设等日渐增多,鱼塘、村办企业、“四荒”地等也实行了承包经营,但在发包和出租过程中,存在着程序不合法,手续不完整,上交承包费用的方式不规范等现象。据调查,有些集体资产的发包未经村民大会或者村民代表大会通过,有的是个别人说了算;资产发包或出租仅口说为凭,书面合同少,即使签订了合同,要素也不全,条款不明,承包费的标准也不一样。
四是少数村内部监督机构形同虚设。许多行政村虽然设有村理财小组,但有的村理财小组不是由村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而是由村主要干部确定,该机构反而成为其掩盖不合理收支的幌子。有的村财务收支仍然由村干部说了算,大宗的收支事先不通过村理财小组讨论。有的村虽然实行了村务公开,但是公开的项目不具体,内容不够详实,对于村级基本建设等重大支出项目没有专项公布,对群众关心的焦点、敏感问题,如占地赔偿、承包收入、集体资产变现收入、招待费开支、村领导个人奖金补贴支出等缺乏必要的公开和说明。
五是村级财务人员年龄老化,素质较低。据调查表明:全镇21个行政村(居委会),设会计21人,年龄最大的54岁,40-50岁的有14人,占村级会计人员的67%。少数村在挑选财务人员时,任人唯亲,把一些素质低下,根本不具备从事会计工作的人,选拔到会计岗位上来,导致村财务人员业务能力较差,难以胜任会计工作。
(二)村级财务管理问题形成的原因
一是村干部法制观念不强。由于部分村干部不懂得法律、法规以及有关政策、制度,或者即使懂一些,也是一知半解,自认为只要自己不贪不占,财务管理问题无关紧要,把财务管理制度束之高阁,凌驾于制度、纪律之上,撇开制度和监督,我行我素,变村民自治为村干部自治,甚至有的为自己想方设法捞点“实惠”,明知故犯,故意搞乱财务秩序,便于混水
财政管理应着重加强村级财务管理
本文2010-11-09 14:35:51发表“调研报告”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805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