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国家公职人员职务犯罪心理与预防的调研报告
职务犯罪是一种严重的腐败现象,是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是检察机关打击的重点和难点,就一个地区而言,清楚的了解本地国家公职人员职务犯罪的状况、特点、原因,是搞好本地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基础,应引起党委政府的重视,采取有力措施,从源头上预防和遏制职务犯罪的产生,促进经济社会的健康、有序发展。根据党的十六大“加强教育,发展民主,健全法制,创新体制,把反腐败寓于各项重要措施之中”的有关精神,针对目前我国公职人员职务犯罪的状况,我们对近几年来查办的职务犯罪案件情况进行了广泛的调研,对当前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犯罪的特点、犯罪心理和预防对策作一简单剖析。
一、当前我国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犯罪的现状与特点
近几年,发生在行政执法部门和国有企业的职务犯罪案件较多。相比而言,发生在金融部门的职务犯罪案件下降趋势明显。涉案人员既有单位负责人,又有财务人员,犯罪嫌疑人也有一般经办人员。其中发生在国有企业的职务犯罪案件,以业务员挪用公款居多,人员年龄相比而言呈年轻化趋势。作案手段多为截留收入不上帐直接进行侵吞,或收到资金不上交单位、挪作他用所占比例较大;而企业业务员职务犯罪则大多是采用收取货款不入帐直接挪用,一些新的作案方法开始出现,作案方法更趋隐秘。贪污案件的数量相对稳定,挪用公款案件呈下降趋势,其他性质案件数量相对较少。
二、犯罪心理剖析
为进一步深刻剖析犯案人的犯罪心理,我们在相关企业做过一个心理测试。同样的工种岗位,由于在不同的企业,甚至在一个单位的不同部门,所得到的报酬却差距甚大你会感到:
1、不公平,心里很气愤 2、想办法跳槽 3、寻找机会捞钱财 4、无可奈何,结果有22人选择1,有52人选择2,有5人选择3,有31人选择4。本题答案中只有4是相对平衡的心理,其他三个答案都是不平衡心理的体现,特别是2、3,已将不平衡心理转化为行动。通过这道题,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收入的高低并不一定会产生不平衡心理,但同样的贡献却得不到同样的报酬,是一定会产生不平衡心理,这种心理越强烈,离职务犯罪就越接近。而强烈不平衡心理的人数愈多,预示着职务犯罪率愈高。这是我们应该引起高度重视的方面。
又如针对职务犯罪主要诱发因素是什么,有这样一道题:
在当前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哪一层次的人易发生职务犯罪:
1、具有决策权的人 2、具有管理权的人
3、具有监督权的人 4、具有某种特权的人
结果有38人选择1,有26人选择2,有18人选择3,有44人选择4。这里说明更多的人相信决策权、特权的拥有者更容易发生职务犯罪行为。决策权就是我们一般情况下的领导权,是一个部门中最难以制约的权力,其腐败引起的危害性也是极其严重的。而特权是一种更趋隐蔽的权力,是一般常规监督机制无法制约的权种,因此,其腐败的机理更强大。从调查的数据中已充分提示我们,要在机制和制度上重视对决策权和特权的制约。
在开放性题目中,一些受试人员对自己走向犯罪时的真实思想作了描述。题目是:你在跨出犯罪的第一步,主要的诱因是什
关于国家公职人员职务犯罪心理与预防的调研报告
本文2010-11-08 22:37:28发表“调研报告”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80517.html
- 2025 年《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考卷一.pdf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