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对新形势下财政信访工作的思考

栏目:调研报告发布:2010-11-02浏览:2954下载165次收藏

长期以来,信访工作作为党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手段,在缓解社会矛盾、平衡各方面利益、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当前正处于建设和谐社会的关键时期,事关民生的不稳定因素依然存在,社会不稳定因素仍然是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财政部门作为综合经济管理部门,承担着资金分配的重要职能,直接关系着社会和谐稳定大局。因此,深入分析当前财政信访工作新情况、新问题,并有针对性加以解决,对于有序开展财政工作具有深远的意义。  

一、财政信访现状及特点  

随着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步伐加快,财政对民生投入逐年递增,民生财政建设日渐成效。2009年,我县累计投入民生建设资金9.2亿元,占一般预算支出的56%,涉及文化教育、城乡低保、医疗救助、优抚抚恤、种粮直补、就业安置等10余类。与此同时,诸如粮食直补、家电下乡、绩效工资等一些反映深层次矛盾问题和政策遗漏问题的财政信访案件越来越多,我局平均每月直接受理来信来访达10余件次,大量接待和信访处理工作影响了财政正常业务工作的开展。  

从当前财政信访的趋势来看,主要呈现五个特点:  

(一)信访形式多样化  

一是从登门上访、信件上访发展到网络信访、电话信访,信访渠道更广;二是从个人上访到群体集访,信访主体纷繁复杂;三是从到基层部门上访到越级信访,受访单位级别越来越高。此外,一信多投、一事多访的情况也时有发生。  

(二)信访时间相对集中  

为求信访效果,上访者往往选择一些特殊、敏感时期上访,以引起领导重视。如有的选择在“春节”、“十一”等法定长假期间或党代会、人代会等重大会议召开期间,或是国家和局部区域的重要活动期间;有的甚至选择在中央、市领导来彭视察、调研期间上访,扬言要亲自见上级有关领导。  

(三)信访问题以求决类为主  

在我县,财政信访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一是作为单位的信访者以争取和维护既得利益为目的,以要求解决某具体问题为信访请求,集中体现在社会各方面向政府争取利益,如争取预算、争取政策、争取项目等;二是以自然人为主体的信访者往往因为个人利益得失而上访,请求财政对涉及的诸如津补贴、补助金、失地养老保险等予以解决。之前,我局还发生过原农税助征员因不满政府解聘安置补偿政策,向财政局信访申诉要求政府恢复工作,代缴社会养老保险等。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方方面面的矛盾和问题也不断涌现,涉及财政的信访越来越多。  

(四)越级信访比较突出  

群众唯上为大观念比较严重,认为只有找上级领导才能引起有关部门重视,才能达到解决问题的信访效果,从而一味越级上访。比如,原农税助征员就曾在薄书记来彭调研期间到我局信访,扬言要见市领导。从近年来我局信访受理情况看,超过半数受理件为上级有关机关批转办理件,甚至有个别事项已经重复处理多次,属于典型重复越级信访。  

(五)涉及的遗留问题较多  

近年来,国有企业改制破产造成大批下岗失业人员、农业税收政策调整引发农税助征员解聘以及失地农民最低生活保障需要等原因造成了诸多社会遗留问题,此类信访问题带有政策性和普遍性,处理和疏导工作的难度较大,是影响当前社会稳定的主要因素。  

二、财政信访存在的原因  

从财政信访基本情况来看,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县域经济困难、财政保障不力、民生建设滞后等客观因素,也有个别部门重视不够、民生投入不均、群众素质偏低等主观因素。同时,财政信访也存在着各部门信访的共性因素和财政信访的个性因素。  

(一)受县情因素影响  

我县作为典型的农业穷县,农业弱,工业化、城镇化水平不高,交通建设滞后,地理劣势明显,以旅游为代表的第三产业也才刚刚起步,缺乏稳定的骨干财源,财政收入较低,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民生建设需求。同时,由于社会老龄化程度较高,农村留守人口主要以老少妇等弱势群体为主,社会保障需求突出。  

(二)决定于财政部门行业特殊性  

财政作为管“钱”的部门,社会敏感度高,易成为上访焦点单位。特别是近年来,随着财政体制改革和国家惠民政策的实施,一系列反映国有资产流失、津补贴兑现、民生款项落实等问题集中于财政。而部分问题不易解决,重复信访现象突出,造成财政部门信访量偏大。  

(三)县级单位成为信访受理中心  

随着国家“以人为本”的民生建设进程不断加快,乡镇已从过去的管理型政府逐步过渡为服务型政府。农村税费改革后,乡镇财力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削弱,自我调控能力降低。因此,乡镇政府为减轻自身压力,往往把一些问题推给上一级政府。同时,大量赴市进京上访问题也转入到县区一级,从而使得区县一级信访量偏大,县级各部门自然成为信访受理主要部门。  

(四)信访调解机制不健全  

很多信访群众为反映问题,信访件投递实行“撒播”式,即同一信访件同时反映给市、县级政府,以及同一级政府的不同部门。部分批转到财政部门办理的信访件要么涉及到体制问题,要么决定权根本不在财政,承办起来难度大,经常是“哑口无言”、不知所措。比如,农税助征员问题就涉及到体制遗漏问题,仅财政部门根本无法予以解决。  

(五)基层财政信访基础工作薄弱  

就财政不稳定因素来讲,乡镇、村社是财政信访的源头,也是财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对新形势下财政信访工作的思考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