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红十字筹资工作的一些思考
2008年11月11日 至19日,省红十字会赈济救护部组织延安、宝鸡、咸阳、商洛等四个市红十字会一行9人,先后赴南京、无锡、苏州、杭州、宁波、上海等地考察学习当地红十字会的筹资工作。所到之处,当地同仁热情接待并详细介绍工作经验,大家既体会了天下红十字是一家的博大情怀,也开阔了眼界、增添了见识、学习了经验,取得了较大收获。 2009年10月13日 至21日,省红十字会事业发展部组织全省挪威项目协调员一行15人,赴北京市和吉林省延边州红十字会考察学习了当地红十字会资源服务和项目工作经验,大家体会更深,收获更大。我有幸参加了这两次活动,基于本人的考察学习心得,就筹资工作谈一些体会和想法,供大家参考。
一、外地的经验
1、争取政府的资助与支持是红十字会资金来源的主要渠道。据上海市红十字会介绍,从2008年起,通过努力,他们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信任和支持,真正发挥了政府人道主义工作助手的作用。在以人为本大理念支撑下,红十字会的人道原则得到了普遍认同,市委、市政府领导认为,在全民尤其是高危行业拓展红十字会所倡导的自救互救培训项目,是利国利民、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径,应当予以加强。市委市政府当年决定,从当年起,长期把开展自救互救培训工作作为上海市的惠民利民工程,由政府出资买单,由红十字会实施培训,真正实现了红十字事业与政府的和谐与统一。无独有偶,北京市红十字会在2008年迎奥运、服务奥运的过程中,把自救互救培训作为志愿服务培训正式课程,之后也将其列为政府惠民工程内容之一,出台培训规划,由政府出资,由红十字会实施培训,并长期予以坚持。其实,就世界各国红十字会的资金来源而言,政府资助始终占大头。这已经成为全球的共识,也已经成为国际惯例。
2、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宣传造势作用是红十字会筹资的重要手段。据江苏省红十字会介绍,高度重视媒体的作用,努力为发展红十字事业拓展财源,这几年使他们受益匪浅。他们与《江苏经济报》社、江苏卫视1860新闻眼、江苏广电总台新闻中心《南京零距离》、现代快报、省文联、省教育电视台、省演艺集团、省昆剧院、南京市委宣传部、南京广电集团、江苏网、龙虎网、华视传媒、江苏音乐台、南京交通广播、苏果超市、南京经济频率等新闻文化单位合作,形成了相对集中而强烈的宣传氛围。据统计,该会仅支援抗震救灾工作就被媒体报道600多篇,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全省红十字会系统共接受来自当地的社会捐赠款物达13.73亿元,其中款10.6亿元、物资价值3.13亿元;已向灾区发出款物4.11亿元,其中款1.24亿元、物资价值2.87亿元。全省红十字会主动协助政府支援灾后重建,该会和扬州、南通等市红十字会已认建领建项目1.4亿多元。由于有媒体的参与,信息传递快,感染力强,极大地提高了筹资效益。
3、努力激发社会力量的热情参与是红十字会筹资的重要途径。一是突破传统束缚,引进合作共赢的救助观。苏州市红十字会一开始与该市工业园区新加波企业家合作,救助尿毒症患者,先后救助了155名患者,每人救助5000元。受新加波救助模式的启发,苏州市红十字会发起了“善”字系列救助活动,共计募集到的善款总值为650多万元,被救助对象已达上万人次。二是努力开发企业家的爱心资源。企业家是一个比较的特殊社会阶层,如果能把这些人的社会责任感激发起来,将为红十字救助事业寻求更多的救助资金。江苏省红十字会改变红十字会理事会成员的传统构成,把那些富有爱心,社会责任感强烈的企业家发展到理事会队伍中,增加他们对红十字事业的认同感和参与度。凡捐赠或认捐500万元以上的企业家可作为名誉副会长或副会长人选;捐赠或认捐50万元以上的企业家可作为名誉理事人选。目前,该会理事会中企业家比重显著提升,天地集团董事会向该会捐赠价值6066万元的一处宾馆的永久使用权、江苏南极星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胡毓晓认捐300万元,分别担任名誉副会长;江苏黄埔再生资源利用公司董事长陈光标向该会捐赠2000多万,被特
关于红十字筹资工作的一些思考
本文2010-10-29 14:23:46发表“理论文章”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796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