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区十二五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工作探究
让社保的阳光普照全民
——xx区“十二五”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工作探究
xx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是关系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社会热点问题,是社会安定的重要保证,是社会稳定的“安全网”。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十七大报告高屋建瓴地对中国特色社会保障体系的制度框架、制度目标、重点领域等做了高度概括,明确了社保体系的建设发展方向,勾画出了中国特色社保体系的框架蓝图。
一、“十一五”期间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的长足发展及问题
“十一五”时期,我区各项社会保障政策逐步建立,在这一时期中,社会保障制度框架初步建立,社保政策逐渐深入人心,广大人民群众开始沐浴社保阳光。
(一)创业促就业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全区上下全面落实积极的就业政策,努力扩大就业和稳定就业局势。
1、收集用工信息搭建就业服务平台。一是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在区人力资源市场实行就业指导、用工登记、求职登记、职业介绍、就业培训等“一条龙”的就业服务。二是组织不同形式的招聘会,为求职者提供就业信息。三是开展“充分就业社区”创建和“再就业援助月”活动,为困难群体送岗位。四是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切实做好返乡农民工就业工作,建立返乡农民工监测点,配备联络员,准确掌握返乡农民工择业要求、创业意向、培训专业要求等动态,为做好返乡农民工就业工作创造了条件。
2、有效落实就业再就业帮扶政策。一是积极筹集再就业专项资金,开展灵活就业人员社保补贴,为1956名灵活就业人员提供社保补贴289.48万元。二是落实国家再就业优惠政策,为自谋职业人员办理《再就业优惠证》,为企业开展了劳动就业服务企业认定。三是下调失业保险费率,落实“岗位补贴”政策,鼓励企业不裁员、不减薪。对困难企业共核发岗位补贴102万元,惠及职工1724人。
3、深入推进全民创业。一是采取创业培训和小额担保贷款的模式,进一步推动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通过开展减免各类登记管理税费,鼓励各类劳动者自主创业,自谋职业。二是将职业教育体系与siyb创业培训相结合,加大后续扶持力度。三是发挥小额担保贷款的助推作用。开辟了小额贷款“绿色通道”,简化操作程序,推行联合审批、一站式服务、限时办结等,使小额担保贷款成为劳动者自主创业融资的主要渠道。“十一五”期间,共为432名各类劳动者发放小额担保贷款2160万元。
“十一五”期间就业再就业情况
工作完成指标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城镇新增就业
4968
4558
4528
4822
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
4056
3810
1657
2045
劳动力市场推荐就业成功
5962
4569
1228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
7147
7356
10158
8280
城镇登记失业率
4.36%
4.03%
4.36%
4.25%
开展小额担保贷款
1500万元
2160万元
“十一五”期间职业技能培训情况
培训项目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再就业培训
2617
1250
1729
1751
创业培训
173
367
458
就业前培训
2087
1263
1158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
4189
2214
2731
137
在岗职工技能培训
1185
1236
1620
(二) 社会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
一是强化了社会保险扩面征缴,社保基金支撑能力不断增强。 “十一五”期间,社会保险扩面累计达8.5万人,其中,养老、失业、职工医疗、工伤、生育、居民医疗等险种新增参保人数分别达1.5万人、0.6万人、1.5万人、1.7万人、0.3万人、2.9万人,均大大超过“十一五”规划目标任务。
“十一五”期间社会保障情况
社会保障项目指标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城镇养老保险扩面人数(人)
4280
6403
2483
1874
城镇养老保险征收金额(万元)
9500
9800
失业保险扩面人数(人)
1032
1058
1165
2297
失业保险征收金额(万元)
258
297.17
城镇职工医疗保险扩面人数(人)
5021
4708
2302
3118
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征
某区十二五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工作探究
本文2010-10-28 10:27:48发表“理论文章”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795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