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调节基金征收人员的工作“宜与忌”
做为一名价格调节基金征收工作人员,在日常的征收工作中,通过所见所闻,结合实际情况,有这样几种感受,在工作中应注意的“宜”与“忌”。
一、宜“和”忌“吓”(音贺)
所谓“和”,是指态度温和。“吓”是指盛气凌人。在征收价调基金工作中,一定要保持温和、恭敬的口气与对方交流,这样不但有利于塑造良好的公务员执行公务的形象,更有利于征收工作的顺利开展。中央及地方各级各次会议反复强调、三令五申,要求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避免出现“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那种官僚主义作风。做为人民公仆,不能成为凌驾于任何人之上的人。假设采取“威慑”、“生硬”的态度,不仅有损形象,而且对征收工作起到了巨大的反作用。可以设身处地的想一想,做为被征单位,本身对各收费单位就有一种抵触情绪,加之态度强冷,必然对征收工作造成极大影响。
二、宜“理”忌“厉”
所谓“理”是指耐心细致的讲道理、宣传政策文件。所谓“厉”是指工作方法简单粗暴。在遇到首次缴纳价调基金的单位和个体经营者时,会向征收人员提问:“这是一种什么费?”这样的情况下,要耐心、细致、全面的把有关价调基金方面的问题讲解清楚,使经营者明白其中的道理。绝不可以出现这种情景:严厉的说道:“一种政府性基金,马上缴纳吧。”由于经营者是刚接触到价调基金,认为是新生事物或者是暂时的不理解,极有可能不配合征收工作的正常进行。因此说,宜“理”忌“厉”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
三、宜“清”忌“情”
“清”是指在工作中清正廉洁。“情”在词典上的一条释义为:人受到外界影响而产生某种心理或行为,这里是指在工作中有随意性的产生。宜“清”忌“情”总体说来,就是对所有被征单位一视同仁,在实际工作中时刻保持公开、公正。这一点不但是工作中一条铁的纪律,也是工作人员的行为准则,更是推进价调工作不断前进的强大动力。例如:避免不了有的经营者会假装说:“我的经营状况太差了。”或者采取其他手段企图得到征收工作人员的怜悯。所以说,时时刻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应知切不可产生随意性。否则,被极少数被征单位所蒙骗,牢记“以工作为重,以征收工作大局为重”的基本原则。为圆满的完成征收工作任务创造广阔的空间。
四、宜“解”忌“结”
所谓“解”,是指在工作中尽量避免矛盾的产生,以及化解矛盾。所谓“结”是指不顾实际情况,工作机械性强,教条主义严重,从而导致不必要的矛盾。譬如说:有的被征单位由于资金周转困难的原因,或者是驻富中、
价格调节基金征收人员的工作“宜与忌”
本文2010-10-15 10:58:37发表“理论文章”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784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