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关于中西部地区返乡农民工就业问题的探究

栏目:理论文章发布:2010-09-10浏览:2072下载130次收藏
 

 

 

——以重庆市合川区为例

 

杜俊洁,李思贤,罗俊来

(重庆工商大学,重庆 400067)

摘要:农民工是我国一个特殊群体,“农民”是其身份,“工人”则是指其通过契约从事非农产业。在中国非城即乡的格局下,重庆“城乡统筹”的改革试验代表了国民经济的全局意义。而作为该项改革的焦点之一,返乡农民工的现状问题和未来解决之道一直备受关注。

关键词: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

中图分类号:     f331+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0)-08-0028-2

 

 

我国农民工是一个流动性较大的群体,亦工亦农、亦城亦乡的流动状态构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基本特点,其返乡行为始终与外出行为长期共存。

1 重庆市合川区返乡农民工现状

1.1 人数众多

根据合川区劳务办统计的数据来看,自2008年10月以来,全区累计农民工回流人数为21.81万,占全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总数的53.1%,直接受金融危机影响的仅有1.32万人。至今年3月底,全区返乡回流农民工中有转移就业愿望暂未找到岗位的有4700余人,占回流总数的2.15%。

1.2 综合素质低下

返乡农民工普遍以低学历、无技能或技能单一者为主。根据合川区的统计,小学学历及以下7.85万人,占总回流人数的36.0%;初中及以下学历的回流人数17.75万人,占总回流人数的81.4%;大专学历及以上0.83万人,仅占回流人数的3.8%。将回流人员是否接受培训做个分析,未接受任何培训的回流人数与接受过培训的回流人数比例为2.37∶1。这说明对于企业来说,外出务工人员的素质是他们很看重的,即使面临着裁员的危机,也是有着轻重与先后之分的。

2 农民工集中返乡产生的影响

大量农民工返乡,对自身乃至整个重庆市的经济、社会各个方面都有一定负面影响。

2.1 增大了农民工经济和心理压力

根据合川区返乡农民工的年龄结构来看,以31-40岁的壮年为主,是家庭的经济支柱,负担着全家人的衣食住行、子女的教育等开支。因失业返乡失去经济来源,势必增加经济压力,生活陷入困境。

农民工失业返乡,生活方面一下子从原来的充裕变得拮据,一时不能适应。想外出工作又因自身素质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想提高素质又舍不得花钱花时间进行培训,这在心理上必然会背负巨大的压力。

2.2 增大了重庆就业市场的压力

重庆是我国新兴的工业城市,正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吸纳就业的能力有限。各区县还没有建立起一套完善的劳动力市场信息、职业介绍、劳务派遣、劳动保障、职业咨询指导、就业信息服务、职业培训等城乡公共就业服务体系,要实现返乡农民工“二次就业”难度大增。因此,农民工大规模地集中返乡行为无疑会加剧农村劳动力剩余的趋势,使重庆就业市场面临巨大的压力,延缓我国城市化进程。

2.3 影响社会的稳定

一方面,由于返乡后失去收入来源,同时又缺乏基本生活和社会保障,在这种情况下,其中相当一部分将成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关于中西部地区返乡农民工就业问题的探究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