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我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运行探索

栏目:调研报告发布:2010-09-05浏览:2659下载285次收藏

xx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党和政府为切实解决“三农”问题、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我县自2006年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下称新农合)以来,本着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理念,逐步建立了比较规范的以大病统筹补偿为主体的新农合服务体系,基本运行良好。笔者经认真调查研究,认为还需强化管理、制度和创新,不断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良性发展。

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惠农效果充分体现

(一)参合率逐年增长。xx县2006年参合685844人参合率78.1%;2007年参合791574人,参合率88.37% ;2008年参合812152人,参合率91.01%;2009年参合832471人,参合率93.19%;2010年参合846539人,参合率94.02%。

(二)受益面逐步扩大。2007年全年参合农民门诊就医145816人次,住院补偿54533人次,总受益人群200349人次,占参合人数的25.31%;2009年全县参合农民门诊就医175435人次,住院84480人次,总受益人数276876人,受益面达33.26%。截止2010年5月,全县参合农民门诊就医75926人次;住院36161人次,补偿比例达49%,较去年同期的44%增长5个百分点,其中乡镇住院25291人次,补偿1398.23万元,补偿比例达60%;县级医疗机构住院7105人次,补偿867.26万元,补偿比例达54%;县外住院3765人次,补偿750.19万元,补偿比例达30%;门诊统筹和定额补助共4487人次,补偿99.85万元;二次补偿195人次,补偿42万元。

(三)基金运行平稳。2006年统筹基金补偿1510万元,使用率为82%;2007年统筹基金补偿2866万元,使用率(统筹部分)高达91.9%;2008年统筹基金补偿3953万元,使用率为85%;2009年统筹基金支出6117万元,基金使用率93.2%,高于市平均水平。截止2010年5月,基金专户收入5002.078万元。其中,统筹基金3309万元(省级2709万元、县级600万元),参合农民家庭帐户基金1693.078万元,统筹基金人均到位39元,到位比例为35.45%(2010年统筹基金人均财政补助110元/人)。基金支出3617.11万元(家庭帐户支出467.19万元,统筹基金支出3149.92万元)。目前到位基金使用率达95.19%。

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运行的主要问题

(一)监管存在一定隐患。突出表现为乡村管办不分,乡镇“新农合”办公室设在卫生院,院长兼任合医办主任,合医经办人员工资在卫生院支出,无法履行监管职责。

(二)保障机制不完善。政府对农村医疗机构实行差额预算管理,医院的职工收入、业务运转和自身发展离不开单位的经济收益,导致医疗机构以及职工在诊疗服务过程中的趋利行为难以避免。

(三)管理监督机制不够健全。监管难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存在农民的趋利心理难面对;医疗机构趋利行为难避免,不合理医药现象时有发生;医疗风险难预测,检查、用药合理性难掌握;违规行为难处罚等问题。

(四)经办机构服务有待加强。新农合经办机构人员一种是财务人员,一种是医务人员,既懂财务又有一定医学常识的非常少,要切实做好医疗报账工作难度大。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我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运行探索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