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当前我区行政服务中心建设和发展的几点思考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是伴随经济体制改革在上层建筑领域进行的一场重大改革,是政府行政方式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而进行的一场变革,对于促进政府行政观念更新转变、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行政管理制度必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随着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步步深入,我区的行政服务中心建设得到长足的发展,通过近二年的实践和努力,行政服务中心所凸现的成效引人瞩目,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也日益明显。如何进一步规范中心的建设,完善“一站式、一条龙”的审批体系,充分发挥功能,促进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是摆在人们面前的一个全新课题。本人据此进行了一些调研,并结合实际工作体会在此谈一点肤浅的认识。
一、行政服务中心所取得的成效
行政服务中心作为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中的新生事物,其成立的目的是促进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宗旨是便民、高效、廉洁、规范,功效是公开办事规程,方便人民群众,从源头上遏制腐败。中心成立以来,坚持不懈地朝这个方向努力,边探索、边研究、边实践、边创新,取得的成效是十分明显的,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通欢迎和支持。其成效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创新了工作模式,促进了改革深化
行政服务中心未成立之前,行政审批制度的改革只是在有关行政职能部门内部进行,是真正意义上的“自我改良”,各项工作“隐藏”在各部门的工作中,其深度和广度难以明鉴。这种“不公开”的自身改革一时很难触及问题的根本,对原有的审批运转方式和操作程序冲击不大,那种“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衙门作风在某些部门依然存在。行政服务中心的成立,即从形式到内容对各部门传统的审批理念和审批模式带来了革命。政府在逐项清理、削减和规范审批事项的基础上,要求具有行政审批事权的部门在中心设立窗口,所有事项按照能进则进的原则进入中心办理,公开审批事项,公开办事规程,倡导优质服务,体现了政府改革的决心和力度,这就加深了人们对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认识,客观上也形成了外部强有力的推动和监督作用。工作模式的创新,深化了行政审批制度的进一步改革。
(二)提高了审批效率,方便了人民群众
行政服务中心在具体运作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进行改革创新,摸索出种种行之有效的运转机制和方法,如一审一核制、资料首交制、首问负责制、服务承诺制、预约办件制、一次性告知制、跟踪服务制等等,这些机制和方法的创新,简化了部门的审批程序,缩短了审批时限,提高了办事效率。其次,中心集中了部门的审批事项,让群众“进一个门,办好多事”在实际办理过程中成为一种可能,体现了“一站式”的服务效率。这种集中了多方面的智慧和力量,打破阵规,形成合力,服务经济,提高效率的做法受到群众的普遍欢迎和拥护。
(三)促进了政务公开,保证了依法行政
行政服务中心是实施政府政务公开的有效载体。各部门在窗口放置一次性告知单,审批事项、程序、收费数额和依据、承诺时限等都在告知单上一览无余,所有工作人员均挂牌上岗,硬件到位的行政服务中心设置大型显示屏,事项的办理进程和结果公布于众,实时接受社会各界监督。加之中心配套的先进管理方式,使各部门的行政审批服务公开、公平、公正,为依法行政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改革了服务理念,转变了机关作风
具有审批事权的行政部门在中心设立窗口,对外优质服务,变过去“你求我办事”为“我为你服务”。大厅式的服务从根本上改变了原有的管理方式。柜台式的敞开服务形式使前来办事的企业和群众在心理上与工作人员平等相处,而行使审批职能的窗口公务员的服务也更为人性化、合理化、规范化。行政服务中心的管理极为严格,一系列管理制度日趋完善,创新了行政管理和服务“星级化”标准,挂牌上岗、指纹手印上下班、微笑服务等已在中心成为自觉行动。中心的创新带动了部门机关作风的转变,窗口诚信高效的运转迫使部门提高办事效率,各部门服务群众、服务经济的理念随着中心建设的完善和发展也越来越巩固。群众赞誉行政服务中心为“政府阳光超市”。
(五)倡导廉洁从政,有效遏制腐败
行政服务中心的建立,使行政审批从内部走到前台,各项工作更为规范透明。中心的职能是协调、管理、服务、监督,特别是监督方面,可以整合纪检监察及法制等其他部门共同进行,使工作更具实效。集中审批、统一办理的运转方式,可以有效杜绝暗箱操作,规范审批程序,“一个窗口对外”“一条龙”的服务受到群众的拥护;廉洁从政,依法行政在中心取得明显成效,有效遏制腐败现象的滋生。
二、当前行政服务中心建设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近期从网上了解道,在“苏浙皖沪行政(审批)服务中心第九次联席会议”上与会人员一认为:已经走过9个年头的地方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建设,目前正进入关键时期,甚至正面临新的十字路口,社会各界对此各有议论和评价——赞扬声余音绕梁,质疑声不绝于耳。赞扬者说,行政审批改革对转变政府职能、实现服务型政府这一战略目标带来了革命性推动,它已经成为“行政体制改革的突破口”;质疑者的说法也同样直接和大胆:取消、关闭行政审批改革的操作平台——行政审批服务中心,认为它的存在又为行政审批设置了一道门槛。而处在改革实践第一线的试点者们的看法和建议似乎更为现实和急迫:取消或关闭服务中心的说法和做法过于简单粗暴,这是在回避前进中的问题,“行政审批改革不能走回头路”;但是,他们也承认,现在确实面临诸多自身、甚至地方政府都无法解决的现实难题,如涉及行政运行机制和法律体系内部的矛盾等。
我区行政服务中心运行近二年,完成了行政服务中心建设第一阶段工作――各部门行政审批工作和人员的入驻,但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阻碍中心发展的因素也越来越被人们所清晰地认识。集中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中心定位不明确,职能难以发挥最佳效应
作为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强势推进过程中产生的新生事物,行政服务中心设定的法律依据不足,其职能和要求有很大的落差。它是改革过程中“摸着石头过河”的一种尝试,虽然实践证明是一种有效的新型载体,但其运行体制上仍表现出先天不足。就其基本职能来说,它表现在五个方面:协调、管理、监督、服务、指导,但因为国家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方面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
对当前我区行政服务中心建设和发展的几点思考
本文2010-08-22 10:51:23发表“理论文章”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751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