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汽车产业政策与集中度

栏目:财经金融发布:2010-08-18浏览:2430下载174次收藏

    摘要:文章通过一个博弈模型解释了地方政府的行为,指出我国政府推动汽车产业兼并重组的政策不是促使产业集中度提高的有效手段,要真正提升产业集中度和市场竞争力,竞争是唯一有效的路径选择,而政府的作用在于构造充分竞争的环境。
 
    关键词:产业集中度;兼并重组;竞争
 
    一、我国汽车产业的结构性现状:产业集中度低
 
    集中度是衡量某一市场(或行业)内厂商之间市场份额分布的一个指标,它是指某一特定市场(或行业)中少数几家最大厂商所占市场份额的总和。集中度是决定市场结构的首要因素,一般而言,集中度越高,领先厂商市场势力越大,垄断程度越高,竞争程度越低。衡量集中度的指标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是crn指标和hhi指数。由于数据所得的局限性,本文使用crn指标来测度我国汽车产业的集中度。图1显示了我国汽车产业历年生产集中度,可以看出,2005年以来汽车产业集中在逐步提高(这不是企业自身发展壮大的结果而是重组的结果)。但与汽车产业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汽车产业集中度水平较低的局面尚未改变。
 
    二、我国汽车产业集中度低的深层次原因:地方政府利益推动
 
    (一)汽车产业地域分布过度分散
 
    从表面上看,我国汽车产业集中度低的原因在于汽车企业的重复建设。汽车产业的区域化发展和地方保护主义,一方面增加了产业配套的困难,损失了集中生产所具有的效率;另一方面也造成了产业重组的困难,制约了规模经济性的提高。从深层次上来看,汽车生产的地域布局的分散性与地方政府追求自身利益的激励有关。汽车工业具有投入产出比高、关联度高、波及效果强、就业容量大等特点,地方政府为提高政绩,会加大汽车产业的投入,以带动地区经济发展,从而减轻就业压力,增加税源。
 
    (二)地方政府的行为选择:一个博弈分析
 
    我国地方政府在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展开的利益博弈契合“囚徒困境”的描述(见图2)。在我国现行的绩效考核体制下,地方政府往往更倾向于追求短期政绩以保有或提高行政官员的地位上升空间,由此造成图d所示的结果,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汽车产业政策与集中度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