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论我国社会成员收入分配不均下的制度缺陷

栏目:财经金融发布:2010-08-18浏览:2576下载277次收藏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收入规模快速扩大。与此同时,国民收入分配体系呈现出分配不均衡的格局。劳动要素所得分配降低,各经济主体内部分配不均衡等。因此,研究国民收入分配机制,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对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收入分配;制度缺陷;对策
 
    改革开发以来,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2009年我国gdp增长已达到8.7%左右,但是国民收入分配体系分配不均衡格局情况越加严重,我国劳动者报酬偏低、国民收入分配向国家和资本倾斜等问题仍较突出。由于分配格局的不合理,国内经济增长结构不平衡的矛盾日益突出,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减缓。因此而积蓄的社会矛盾与风险已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社科院发布的《2009年社会蓝皮书》显示,近年来我国劳动报酬所占国民收入比重逐年下降,基尼系数从1982年的0.249拉大到2008年的0.41995。因此,改革分配制度、调整利益失衡已成为社会共识。
 
    一、分配不均下的体制缺陷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体制逐渐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但随着收入分配制度的改变,居民收入手段的多元化,加之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不力,引起居民收入有较大差距的扩大。究其机制,主要在于:
 
    第一,政府的分配政策有所倾斜。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分配机制呈现出了多元化,如按劳分配、按资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等等,而不同的分配尺度在初次分配领域中共存必然导致收入分配的差距。一是国家分配政策有所倾斜,实行了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结果是伴随着效率的提高,自然形成了一些不公平;二是对部分沿海地区开放城市的优惠,造成了地区间的不公平;三是对不同所有制之间的不同政策,造成不同所有制企业之间市场竞争力不同和经济效益不同,也带来了职工收入的差距;四是法制不健全,造成很多经济上的漏洞,信息不公开、渠道不畅通也造成了社会不公。
 
    第二,市场机制调节会导致收入分配不公。市场是按照投入的生产要素的贡献来分配的。在市场分配收入制度下、人们相对收入水平取决于人们对生产要素的占有水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论我国社会成员收入分配不均下的制度缺陷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