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宝鸡文化产业发展的回顾与前瞻

栏目:财经金融发布:2010-08-18浏览:2426下载172次收藏

    摘要:文化产业成为支柱产业是城市发展的必然选择。文章对宝鸡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存在问题进行盘点,探讨文化产品设计、文化产业规划,加强文化诉求与生活方式的结合,提出增加文化内涵是加快实现关中—天水经济一体化,实现宝鸡特大城市、经济区副中心、次核心城市建设目标的当务之急。
 
    关键词:宝鸡;文化产业;文化资源
 
    一、引言
 
    文化产业成为支柱产业是城市发展的必然选择。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文化建设,把文化建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四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2009年6月25日,国务院颁布《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将宝鸡定位为特大城市、经济区副中心、次核心城市。这是有史以来国家对宝鸡发展最高的一次定位,宝鸡的发展也由区域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宝鸡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积淀,是华夏始祖炎帝的诞生地,是周秦王朝的发祥地,也是盛唐文化荟萃之地;宝鸡民间艺术多姿多彩:皮影戏、木偶、剪纸、刺绣、社火、脸谱、泥塑、草编等独具一格。通过文化产业的影响力、辐射力可以有效带动相关产业,依托文化产业集群所有资源整合形成相互依赖完整的产业链优化地区产业结构,带动宝鸡经济实现富民强市的战略目标;可以更好地为国际社会认知宝鸡城市形象,感受宝鸡城市综合竞争力;文化产业建设对积极推进宝鸡跨地区、跨行业重组整合,实现集约化、规模化经营具有重要意义。
 
    二、宝鸡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宝鸡极其丰富文化资源是发展文化产业得天独厚的重要条件,但文化资源并不是产品,更不是产业。虽然近年来,宝鸡市委、市政府坚持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协调发展,高度重视文化产业发展,“文化旅游名市”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效,但目前宝鸡文化产业在文化产品形式、文化产品功能、文化产业功能等方面同质化现象显著,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一)文化产业总体规模偏小,存在高投入、低增长趋势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宝鸡文化产业有了一定基础,但目前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2003-2007年五年间,宝鸡人均第三产业增加值虽从2664元增加到4641元,但同期全国人均增加值从2924元增至7309元,全省从2567元增加到4966元,宝鸡的差距显而易见。2002年以来,三产增速一直回落,均低于gdp增速2个-3个点左右,第三产业内部结构中技术和知识密集程度较低。据2005-2007年财政数据统计:2005年宝鸡投入的文化事业经费为1719万元,2006年投入2303万元,2007年增至3140万元,比2006年增长837万元,增幅达36%。2004年列40万元为市直艺术团体的演出补贴、设施设备专项补贴,2006年支持市直艺术团体设备购置及维修60万元,2007年支持70万元,对文化事业投入呈现逐年增长趋势;但是2007年宝鸡三次产业之比为10.6:9.4:0.1,第三产业比例低于全国9个百分点。2008年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1.1:0.3:8.7;与文化产业相关的三产业出现高投入、低增长的趋势。宝鸡文化旅游资源丰富,但是2006-2008年连续三年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出现了下滑趋势,比全国低11个百分点,比全省低了4个百分点。宝鸡2003年广播电台1座,电视台1座,县级广播电视台10座,广播和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分别达到98.96%和98.33%;2008年广播电台1座,电视台1座,县域广播电视台10座,广播和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分别达到99.13%和99.05%。五年来广播电视基本没有变化。2003年宝鸡拥有艺术表演团体14个、艺术表演场所16处、群众艺术馆1个、文化馆13个、公共图书馆12个、文化站178个;2008年宝鸡拥有艺术表演团体22个、文化馆14个、公共图书馆13个、文化站138个、社区文化中心162个;五年来宝鸡艺术团体及图书馆等几乎没有变化。
 
    (二)文化产业发展不平衡,行业发展差异明显
 
    从宝鸡文化产业分布来看,在文化产业的80个行业中产业相对集中的是:文化旅游业、演出展览业、文化娱乐业、文物业;而文学艺术业、广播影视业、音像制品业、文化信息业、网络服务业、文化教育业等发展有限;此外,休闲健身娱乐活动、摄影扩印服务等行业有一定发展;传统文化行业的书、报刊出版、制作和发行,音像及电子出版物的出版、版权服务等总量不足;影视业、动漫业处于未涉足与起步阶段;有广阔发展前景的网络、传媒等新兴文化服务行业规模小;文化用品、文化设备的生产、销售不足。传统文化产业中的各类产业如新闻、出版、广电和文化艺术、制作,文化艺术服务等行业,比全国平均水平低。一方面在创新力度和创新能力不够,另一方面市场运作程度不高,这些行业中许多单位带有事业性质,与市场经济接轨的主动性欠缺,对政府依赖性强,难以发展壮大。
 
    (三)文化产业的主体产业不完整,支撑产业不完备,带动产业不发达,衍生产业拓展不到位,致使宝鸡文化产业难以发挥集聚效应
 
    宝鸡较少的文化资产分散在广电、报社等不同部门,难以形成规模和合力,缺乏市场竞争力和创新发展的活力;文化产业的主体产业在思想观念、运行机制、产业内容和经营方式等方面定位缺失,致使宝鸡文化产业的支撑产业不完备,带动产业不发达,衍生产业拓展不到位,难以发挥宝鸡主体文化产业的集聚效应。
 
    (四)文化产品传播方式落后导致文化产品缺乏吸引力和竞争力
 
    宝鸡文化产品形象不突出,对外宣传促销工作薄弱,营销手段不灵活,对主流媒体和网络平台的利用度不高,不能吸引消费者;艺术团体剧目生产、演出服务、公关宣传能力不足,优秀演员、优秀节目被忽视淹没,几乎游离于社会舆论之外;文化产品成规模的文化品牌不多、品牌形象不鲜明、特色不突出,市场感召力和影响力不强;许多文化产品在包装、设计、产品推广等方面力度不够,经济效益难以显现。另外,市场拓展能力不强,营销能力普遍较低,尚未形成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营销模式,导致文化产品市场占有率低。
 
    (五)文化产品同质化消弱了竞争力
 
    宝鸡境内各类文物点3358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处。有馆藏文物48000多件(组)。其中国宝级珍贵文物55件(组)。一级珍贵文物600多件。文化旅游资源丰富,但文化产品同质化趋势明显,具体情况(见表1)。目前宝鸡现有旅游景区内及周边商业及配套设施不健全、停车场规模小管理混乱,旅游商品市场存在“小”、“散”、“乱”,多数景区没有游人中心,影响景区形象及景区竞争力,难以留住游客;星级饭店规模小、专业化程度低、经营效果不佳、平均房价和出租率低,经营效益不理想。
 
    (六)宝鸡文化设施规模小,档次低
 
    传统文化业在广播电视数字化推广方面与发达省份的二、三级城市有一定的差距,视听新媒体业务(网络广播、网络电视、ip电视、通信方式手机电视和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cmmb)等)作为文化传播载体发展相当有限;图书馆年接待读者10万人次以上,按宝鸡市总人口376万计算,年访问量只有2.7%,按市区人口75万计算也只有13.3%的访问量,年流通书刊20万册次以上5.4%和26.7%,图书馆自动化、网络化、藏书量、功能不足;文化馆只有数量,软硬件建设以及所发挥的效能远远不够;民间艺术品业虽有一定的发展但作坊式生产,存在大批量生产、偷工减料、粗制滥造等现象;文化娱乐业大多数企业经营条件、经营活动资产运行状况和效率及可持续经营的潜力普遍不高,市场运营能力、竞争能力普遍不高,拥有品牌运营能力的企业几乎为零。
 
    (七)文化旅游资源散乱、多而不强
 
    文化旅游经济总量不大、品牌不响、产业水平低等问题仍比较突出。产品大部分属于观光型,趋于老化、同质化,缺乏一种借助文化旅游来繁荣文化产业和借助文化载体来表现旅游优势的自觉性。旅游产品、工艺品、艺术作品表演等转化为文化商品提供给消费者的能力有限。“工业观光”、“农业观光”发展缓慢,缺少大项目支撑,缺乏具有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精品景区;旅游投资渠道相对单一,旅游项目策划、包装水平不高,招商引资能力不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旅游区至干线公路连接道路标准较低,通行能力有限;旅游接待服务设施难以适应多元化旅游消费需要,旅游特色餐饮、购物相对滞后;旅游公共服务和咨询服务设施建设尚未启动,很难满足自助游消费需求;旅游从业人员层次较低,致使宝鸡文化旅游产业名气大游客少、传说多看头少,产业发展带动作用未得到发挥。
 
    (八)文化资源开发不足
 
    以行政化为主的文化资源配置方式必然造成文化产业的集中度很低,竞争同质化、同构化。具体表现在:一是只通过每年一次的宝鸡省亲祭祖大会及姜炎文化论坛开发姜炎文化,活动的介入人群相当有限。姜炎文化的生活习俗、崇火、尚红习俗、医药、姜姓氏文化、周秦嫡传形成客家文化等没有得到深度开发。二是周秦文化开发主要以(国家级)周秦文化产业示范区——中国礼乐城,以大型乐舞《周颂》、“天下第一灯”、八音编钟长廊、一湖两岸亮化、青铜流金广场、中华礼乐城地标等文化工程为表现形式。周秦文化《周礼》中的“五礼”没有深度挖掘、音韵开发不足;秦文化中的政治及制度文化的开发不够,与之相关的支撑产业、带动产业、衍生产业的拓展不到位。三是石鼓文化的历史积淀只通过人造景观传达。四是宗教文化开发不充分,宝鸡除法门寺外还有麟游九成宫、凤翔灵山、太白青峰古寺等,宗教文化核心产业和相关文化产业(宗教文化领域的宗教文化产品或者文化服务,如宗教建筑、宗教文物、宗教艺术、宗教研究机构等)开发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宝鸡文化产业发展的回顾与前瞻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