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由旅游活动引发的输入性疾病的防治措施

栏目:财经金融发布:2010-08-18浏览:2609下载244次收藏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活动已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尤其是近20多年来,由于全球人口流动的加剧、病毒出现抗药性、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等原因,过去已经控制的疾病如霍乱、鼠疫等开始重新出现或扩大传播范围,给中国经济增长带来了较大的影响,而由旅游活动所引发的疾病的传播更值得思考。文章讨论了旅游活动的涵义以及旅游与输入性疾病的相关性之后,重点阐述了由旅游引发的输入性传染病的防治措施。
 
    关键词:旅游;输入性疾病;传播;防治措施
 
    一、旅游活动的涵义
 
    对于何谓旅游活动,首先要从何谓旅游谈起。旅游的定义大体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依据惯例,从理论抽象出发给出的概念性定义;另一类是为满足统计工作的需要,对旅游边界进行划定的技术性定义。对概念性定义,目前比较普遍的看法是将审美和自娱作为旅游活动的本质,因而认为旅游是一种消闲活动,目的在于消遣、休息或是为了丰富其经历和文化教养。而根据世界旅游组织和联合国统计委员会推荐的技术性的统计定义,“旅游”指“为了休闲、商务或其他目的离开他(她)们惯常环境,到某些地方并停留在那里,但连续不超过一年的活动”。并特别提出旅游目的包括六大类:“休闲、娱乐、度假”、“探亲访友”、“商务、专业访问”、“健康医疗”、“宗教/朝拜”、“其他”。从对旅游本质的认识上看,概念性定义强调旅游的消遣性,认为旅游是利用闲暇时间进行的审美活动,是一种动态的休闲行为。在技术性定义中,消遣性并非旅游的核心要素;只要离开惯常环境、不以获取报酬为目的并且停留时间少于一年的出行,就可以看作是旅游。然而对于旅游的确切定义学术界仍然存在分歧,本人认同李天元对于旅游一词定义的描述:旅游是人们出于移民和就业任职以外的其他原因离开自己的常住地前往异国他乡的旅行和逗留活动,以及由此所引起的现象和关系的总和。显然旅游活动就是指人们出于移民和就业任职以外的其他原因离开自己的常住地前往异国他乡的旅行和逗留活动。
 
    二、传染性疾病的传播途径及其发生方式
 
    从古至今人类经历了很多传染性疾病,如痢疾、霍乱、甲型肝炎、口蹄疫、手足口病、甲型流感、结核病、非典型性肺炎等。其传播途径主要有以下八种:一是经空气传播,呼吸道传染病的病原体存在于呼吸道粘膜表面的粘液中或纤毛上皮细胞的碎片里,当病人呼气、大声说话、嚎哭、打鼾、咳嗽、打喷嚏时,可从鼻咽部喷出大量含有病原体的粘液飞沫,飞沫传播的范围仅限于病人或携带者周围的密切接触者。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感冒、百日咳等均可经此方式传播。二是经水传播,经饮水传播的疾病有霍乱、伤寒、细菌性痢疾及甲型肝炎等。它的流行强度取决于水源类型、供水范围、水受污染的强度及频度、病原体在水中存活时间的长短、饮水卫生管理是否完善及居民卫生习惯等。三是经食物传播,所有肠道传染病、某些寄生虫病及个别呼吸道病(如结核病、白喉等)可经食物传播。四是接触传播。五是经媒介节肢动物传播,指经节肢动物叮咬吸血或机械携带而传播的传染病。六是经土壤传播,土壤受污染的机会很多,如人粪施肥使肠道病病原体或寄生虫虫卵污染土壤,如钩虫卵、蛔虫卵等;某些细菌的芽孢可以长期在土壤中生存,如破伤风、炭疸、气性坏疽等,若皮肤破损,可以经土壤引起感染。七是医源性传播,是指在医疗、预防工作中,人为地造成某些传染病传播。八是垂直传播,在产前期内孕妇将病原体传给她的后代,称为垂直传播。
 
    而疾病的发生方式主要有两种:即原发性与输入性。对于原发性疾病若能及时隔离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由旅游活动引发的输入性疾病的防治措施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